摘要:语文素养的提升,阅读素养是核心环节。但囿于教师传统经验和课堂改革的滞后,在统编教材推进的当下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经验告知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阅读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囿于教师传统经验和课堂改革的滞后,在统编教材推进的当下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立足多年来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体验,就培养学生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着力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多年的语文教学,尤其近年来由单篇教学加入群文多篇教学,以致整本书阅读教学,我在教学中尝试了“早读制度”、“图书交换制度方法” “一帮一制度方法”等序列化的制度、方法,并以此有序、有效地推进了我的语文教学活动。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上有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接手一届小学初段的学生,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读一段文字、一篇课文均必须先标上小节号,勾画生僻字词,做到基本了解主要内容,让每一名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基于语文能力提升着力阅读方法传授
新课程标准、教材无疑是我们教学活动开展的罗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类。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文、古诗、哲理性童话寓言等。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写人记事”文字,首先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写的人、事,了解文本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其次教会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人物有关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写景状物”文字,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写了什么,写作顺序或观察顺序;其次明确景物特点;再次学会抓重点词、句、段,体味感情。通过做实一学期教学后,多数学生的语感、阅读和写作能力会得到较大提高。
三、基于能力迁移把自主读书权交给学生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做配角,不当主角。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读书的氛围,把读书的主动权给学生,无疑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重要理念。如何将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是将读书时间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不能让读书成为阅读课上的形式,走过场,草草了事,只由如此才有效果。其次,在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时段教师应当助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如合作学习,除了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当培养小组长真正成为合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发言者,才能使小组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初始阶段小组长有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有规划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并人人轮流担当小组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
四、基阅读兴趣培养聚焦课外阅读活动引导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贯彻,强化了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成为当下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今天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可以丰富词语,又可以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当作故事课来上。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谁读的书多;举行故事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谈体会,谈收获,相互启发;还可以举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检查读书效果。检查后,认真总结,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经验告知我们,语文素养的提升,阅读素养是核心环节。只有海量的阅读思考,才能全面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才能促進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的新时代力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将是我们语文教师恒久研讨的课题。
四川省苍溪县龙王沟小学 李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