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的适应性改造与可持续发展

2021-09-10 07:22詹宇洋施诺
启迪·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詹宇洋 施诺

摘要: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出发,探讨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和地域建筑的可持续探索等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给予相关行业以借鑒,实现“建筑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愿景。

关键词: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适应性改造、绿色建筑

一、建筑全生命周期

自“建筑生命周期”概念在上个世纪末被提出以来,就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两个基本的论述始终不变,即建设过程中材料的循环与建筑活动不同阶段的囊括。这种阶段分为启动、制造、建造、使用、维护和处理(淘汰)等六部。同时,这个过程对应的是从自然中提取建造所需的材料,或是一个旧建筑拆除后,余下材料的重新利用,这就相当于一个新的生命周期的开始。“建筑生命周期”可以引入自适应变换(或转换重用)的定义,即建筑物经常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面临函数使用的变化。自适应变换是将旧建筑改造成新用途,同时保留其历史特征的过程。其目标是增长建筑寿命,或赋予其多个生命周期,以满足其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和其他需求。

二、建筑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性的概念源于对地球有限资源的理解。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地球只有一定的负荷能力,即它承载着一定数量的生物,它们以特定的生活方式无限期地生活。因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就应该要考虑到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而不再是只满足于当下人们的需求。

2、21世纪建筑大趋势

现如今,人们几乎可以生活在一个完全模拟室外的内环境中。正因如此,也导致了污染物急剧增加,对地球环境的威胁急剧扩大。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开始在城市与建筑领域,展开了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和可持续性探索。其中,适应性改造主要针对旧建筑更新,而可持续探索主要面向新建筑设计。

三、适应性改造策略

1、保存场所精神的艺术改造

1979年,舒尔茨提出了“场所精神”理论。认为不同的环境与场所,对应不同的行为需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场所精神的保存就是用新的历史脉络将场所本质具体化,而建筑就是最好的“场所精神”最好载体。现如今,不少城市历史街区、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就是为了契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并传承城市的精神。这种改造实践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

2、提高环境表现的技术改造

以老建筑环境绩效改善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建筑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成为未来适应性改造发展的重点。这些改善包括了改善现有建筑的性能,运用可持续绿色技术使其适应新的用途等。这不仅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建筑成本,还保护了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①降低原有建筑能耗。环境方面的改造与提升,不仅是对旧建筑的结构和设备进行更新修缮,还需要打破原有使用模式,将外部自然环境引入内部,有效降低建筑层面的能源消耗。②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例如在对屋顶改造时,可将天窗与太阳能板结合,可以同时满足采光和太阳能发电的需求。

(2)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与健康指标。改善室内环境质素,包括安装照明指南以改善室内照明及使用地面空调,相对于最基本的空调和照明模式,更能让人舒适,还能避免空调病。

(3)减少废物排放量。①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措施包括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通过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减少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固体废物。当涉及到自然和生态系统时,没有什么是浪费。所有物质都是回收的,是物质和能源链的一部分。可持续生态建筑就是要实现人工与自然环境共存。

四、可持续发展探索

近年,一些有识建筑师们进行了建筑创作中地区性、试验性等可持续发展探索,主要以下三类。

(1)注重建筑材料的低能耗或回收利用。

在建筑设计时注重于选择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材料的异地生产、运输等环节,保护了自然环境、降低了建筑造价,还能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

(2)从地方性出发,适应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以建筑所在地的生活方式为依据,吸收地方性传统建筑设计原理中的合理内核,将其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如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和马来西亚杨经文博士利用自然能源(光线、风力、热能、太阳能等),开拓性的创造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建筑类型等。

(3)利用高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利用如新的建筑结构技术、电脑智能技术等,发现并使用新建筑材料(如塑料充气建筑、帐篷式建筑和日本的纸质建筑等),让人们意识到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是可行的,并非只是空想。人类可以适应地球上的各种环境,掌握自己的命运。

五、结语

建筑环境是人类使用主体创造的,离开了人类的使用将失去其基本意义。建筑设计要以人为中心,设计建设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同时还要兼顾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概念出发,对于理解建筑之于环境的关系,实施旧建筑的适应性更新与新建筑的可持续性创造,都有着极大的意义。相信,只有坚持了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建筑真正地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庄惟敏.建筑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 于英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J].电影评介,2011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绿色建筑审查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