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冬萍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来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贴近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知识真正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作用。在信息技术于教育领域得到广泛普及的今天,本文尝试以农村小学为切入点,从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其应用策略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进行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水平,鼓励学生去探索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参与现实生活,对于小学生在数学领域的核心素养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农村小学来说,信息技术更可以成为拓展学生眼界的重要渠道,帮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了解 更加广阔的世界,彻底转变数学学科在小学生心中的印象,成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下就对该领域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加以论述,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意义
构建生活化课堂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的主要潮流之一。因为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学习过程中为了构建起新的认知,往往需要有具体的参照。生活资源显然是学生最熟悉和最感兴趣的参照对象。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也有着鲜明体现,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在该领域的作用在于为教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创造便利条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参与度。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小学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
1、高效构建生活情境
客观上看,农村小学生的生活是相当丰富的,农村地区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而且因为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不同,农村小学生的生活还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想要采用生活化教学并构建生活情境的时候,需要进行相当复杂的考虑和设计,否则很可能顾此失彼,不能有效照顾到全体学生的需求。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高效构建生活情境,通过对各种信息化资源的灵活应用将生活资源浓缩在一段简短的视频中作为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入较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这样一个动画视频:几名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玩,随后一名同学从家里出发,挨个去另外几位同学家找人。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家”布置不同的物品,处处体现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只要能够看出是什么物品即可,不用太多的细节。这样一个视频制作起来并不困难,也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上的现成资源来完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展示出几种典型的农村小学生家庭布置,引起全体学生的充分兴趣,同时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升了本节课内容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
2、趣味引入生活资源
在以往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不少教师考虑到生活化教学,会在课堂上引入生活资源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勾起学生对探究生活化数学知识的强烈兴趣。但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能够真正带到课堂上的资源是比较少的。比如学习比较大的面积单位的时候,教师就算想到了可以用田地来举例,也不可能带到课堂上,只能通过图片展示或语言描述等方式来联系生活。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则有了更多的方法可以选择,能够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入生活资源,拓展对生活资源的利用范围及生活资源本身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对比视频,在视频中有一个人,然后画面纵向倒退,人越来越小,到一定位置后暂停,显示出“市亩”,代表此时画面中田地的大小是1市亩;接着画面再次倒退,以同样的方式逐渐出现1公顷和1平方千米。这样教师虽然不能将田地带到课堂上,但是信息技术给了学生去直观认知和理解的可能,学生很容易发现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随后视频再给出不同画面下田地的具体数字,比如变长,然后带领学生去探究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的学习效率能有很大提升。
3、技术再现生活素材
上文提到,在农村小学生活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为教师引入生活资源创造便利條件。还有些生活素材是农村小学生通过电视等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在农村其实并不常见。对于此类素材,教师不可能将其引入课堂。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将这些生活素材再现出来,满足小学生的求知需求。或者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建议,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关于数学的疑问,然后再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拓展农村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时候,学生提出他们通过电视或互联网见到过很多城市的广场或者礼堂等场景,这些场景中有各种各样的多边形和组合图形,他们想知道这些地方的面积到底有多大。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搜集信息,然后据此去收集整理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视频等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而除了要带领学生针对这些生活素材展开面积计算外,教师应适当补充内容,比如向学生介绍这些地方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平时大概是什么样子的,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全面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起以生活为中心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希望大家都能够利用好这一先进技术,找到有效的策略和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出全新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马春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新课程(中),2019,{4}(12):113.
[2]杨贵平.基于信息化的农村小学数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上),2019,{4}(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