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1-09-10 22:04尹燕辉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尹燕辉

摘要: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激活参与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入浅出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反思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大多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策略,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必然也会影响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因此,立足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课题进行详尽讨论,具有理论参考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问题意识

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決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此,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育应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形成与发展。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尤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在数学课堂上颠覆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思想,打破定势思维束缚,从“老师教”过渡到“学生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深度探究,以“问题”为载体寻根溯源,真正掌握数学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积累解题经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基于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分享如下:

一、改善师生关系,激励自主提问

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关键一环就是改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放下内心“包袱”,主动融入课堂氛围,才能主动与老师互动、积极与同学合作,潜移默化地生成问题意识。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解读新课标,明确数学课堂“教”与“学”的角色定位,做好课堂协助者与合作者,保持和谐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学习与思考,在问题启发下促进思维发散与创新。例如,学习“线和角”时,测量角的大小需要用到度量工具“量角器”,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标准的量角器,再提出问题:“大家在这个量角器上看到了什么?”“对于量角器的认识与使用,你还有哪些问题吗?”有了教师的点拨与启发,学生也有了“提问”的方向,如有人问道:“量角器为什么有内、外两个刻度?分别是测量什么用的?”“为什么量角器的中心只有一个点,但是有两个半圆的刻度?”激励自主提问,由浅入深地列出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学生也因有了疑问而产生自主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指导学习方法,引导有效提问

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以及学法指导策略,往往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关系。因此,优化设计教学过程、引导有效提问,一气呵成。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多元课堂模式,以“问题”为驱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产生质疑、大胆设问,应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思维水平,课堂提问不能脱离实际,甚至天马行动,否则陷入“高耗低能”的状态;再有,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定势,从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外资源,设计“问题”应表现出多元性、发散性特征,调动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例如,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试商法”、“求除数的近似数”等要点,课上导入问题:“若35或者36是除数,没有与之相近的整十数,应该如何试商更合理?”学生通过探究问题、交流实践,深化对知识理解与运用,奠定了培养问题意识、引导有效提问的基础。

三、创设生动情境,启发多元提问

数学课堂上,一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敢提问、不会提问,除了没有掌握方法以外,也与课堂氛围和情境体验有一定关系。如果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则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主动提问的积极性,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本节课主要教学目的在于掌握统计图表知识,学会自主收集与整理数据,并指引学生结合不同的图表提出不同的问题,体会数据统计的应用价值。教学实践过程中划分几个合作小组,围绕“我的零花钱”为主题进行数据统计、绘制表格,统计每个人每个月零花钱使用情况,并启发学生结合数据和表格提出问题,如:“今年3月份谁用的零花钱最多?”“去年一年,谁平均每月使用的零花钱最少?”“怎样用统计图对比某个学生全年12个月的零花钱支出情况?”学生每一次提问,也就对应一次解决问题,掌握更多的统计知识。

四、唤醒探究体验,强化深度提问

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从唤醒探究体验着手,由浅入深推进自主学习过程,实现深度提问、深度思考。例如,学习“运算律”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生活场景:“小明到超市购物,买了2包果冻,每包4元;买了3盒薯片,每盒6元;买了1盒巧克力,每盒10元,他一共带了100元。”给出已知信息之后,再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如有的学生问道:“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小明付款100元,需要找零多少钱?”在自主提问驱动下,大家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这一过程中实践运用“运算律”,了解运算顺序,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解题思路豁然开朗,不仅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也锻炼了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离不开教师指导与学生配合。具体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教情”与“学情”,营造学习氛围,激发自主提问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一突破问题要点与难点,既能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调动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云蕾.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20(15):33.

[2]叶美宽.探究基于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J].考试周刊,2021(23):79-80.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