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舟 雷雨露
【摘 要】曾侯乙墓竹简属于战国早期的遣册墨迹,其虽归为楚系,但并不似典型的楚系文字风格,具有曾国自己的个性特征。竹简文字笔力雄健、结字修长,风格奇雄险峻。其用笔、结字和章法特点展现了战国早期美化大篆风气对手写墨迹的影响。
【关键词】曾侯乙墓;竹简;书风特点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9-0019-07
【作者简介】1.朱友舟,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雷雨露,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二、1—141号简结构修长险峻、率意生动,受春秋金文美化风气的影响
春秋时期美化大篆风气盛行,以《王子婴次炉》铭文为开创这一书法风尚的权舆之作,其字形狭长,线条瘦劲飘逸、屈曲摆动;以《王子申盏》《王孙遗者钟》为美化大篆的成熟之书,楚书影响长江流域各诸侯国书法风气的改易,后者大体以此为基础。徐国、蔡国、许国等在春秋晚期都受到这种美化颖长的时风影响,战国早期以曾侯乙为代表的曾国书风也体现了这种影响,曾侯乙编钟铸造铭文就是这一美化风气的有力证明。曾侯乙竹简处于这一时代,其书写风格必然会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体势纵长,拉长纵向笔画,尽显王室气度。从曾侯乙竹简文字的字体结构来分析,大致有如下明显的特征:
(一)字势欹侧纵长
1—141号简文字字势欹侧纵长,凌厉多姿,其纵长结构近似于西周中期以来的大篆体势,夸张纵向笔画,字势摇曳纵长。如表10,部分左右结构的字通过将两部件错位的方式形成竖向的纵长之感,一般写成左低右高之势甚至写成上下结构,同时注意穿插揖让,使得字形修长有度而不显松散。上下结构的字也因势利导来扩张纵向的势态,而独体字通过夸张主笔的方式形成修长体势。
(二)独特的水滴状结构
曾侯乙竹简文字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尽量夸大包围之势,呈现上尖下宽的水滴状和合围的势态,婉转圆曲。这种水滴状的结构在同墓出土的编钟铭文中也较为常见,字形修长婉转。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同样也存在水滴状结构。沃兴华先生和马国权先生都曾指出,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的风格与侯马盟书一脉相承,线条、结体甚至写法都非常相似。同样出现水滴状结构的现象也可作为曾侯乙墓竹简文字与侯马盟书文字相似的一个例证(如下页表14)。
曾侯乙简中“口”部也是写成小的水滴结构且上端多封闭,如下页表15中的其“口”部的上端搭接呈尖尖的形态,即与“口”部下端多交错的形态形成对比,信手自然中又透露着书手的细致。从如此成规律的写法可看出,这正是南方在艺术上喜好圆曲、华藻作风的体现,也是基于该书手的精心设计或书写习惯而形成的特殊现象。
(三)用笔恣肆的穿插连带
春秋战国时期是汉字剧变的时代。春秋以后,旧秩序的崩坏,为实用书体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战国时期,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而广泛,因而简化的、草率的字体大量流行。丛文俊先生提出春秋以后以盟书为代表的古文重在实用,字形因书写的潦草简率而多变化。这不是一种单纯地针对实用书体去做任何具有特别意味的填充与创造,而是从传承有序地对整个文字体系式样的检验与认知中,约定俗成地撷取转移,以潦草简率的形式重新塑造了古文书法美。曾侯乙墓竹简文字作为简牍墨迹,也是实用的日常手写体,文字中有正体大篆系统中并不会出现的部件和笔画之间随意穿插以及牵引连带等现象,这些简率的特征体现了手写体的率意灵动,同时又具有书手自身迅疾恣肆的书写惯性。
1.笔画之间的穿插。由此可见,曾侯乙竹简的书手应该对当时的字形把握得相当娴熟,才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笔性以及书写节奏游刃有余地书写,这也体现了文书简的率意属性。
2.偏旁之间的穿插。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的左右结构极具特色,左右偏旁极少并列,形成高低错落之势,字势向左下倾斜。
3.牵引连带。
由于遣册的快速、率意书写,曾侯乙墓竹简文字中不仅有行草书意味的穿插,还有连贯书写产生的牵引连带,虽形式上仍是字字独立,但笔断意连,书手在书写时有顺势而为的意识和手势,这也是手写墨迹的一个进步之处
(四)险峻——左右强烈错位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字势纵长的一个原因是,其将左右结构的字错位成左低右高的欹斜之势,或是直接写成上下结构,字势险绝,创造大胆。这种安排可能是为了反映楚系文字的艺术审美趣味;也有可能出于合理利用竹简空间的考虑;还有可能是该抄手的个人风格特点使然。一些学者认为曾侯乙墓竹简的文字纵长与其用字构繁以及简面宽度受限有关。而笔者认为:虽然部件繁多是致使曾侯乙墓竹简文字体势纵长的原因之一,但是必须考虑春秋修长美化的风气的影响,如曾侯乙编钟的金文体势欹长便是最好的例证,可见曾侯乙墓简体势纵长乃时代风气使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应该考虑地域书风和书手个性以及书写习惯。马王堆出土的《合阴阳》竹简宽度1.1厘米,这种形制属于竹简中宽度之最,其简上的文字也是横向取势,体势宽博,由此可能会联想到简的形制是否会影响到简上文字的体势,那么曾侯乙墓简写成如此险绝之势是否是因为其简面极窄?但资料显示曾侯乙竹简宽约1厘米,与《合阴阳》仅0.1厘米之差,这也从侧面印证曾侯乙简文字体势纵长与简的形制并无直接关系。
(五)字内空间与字形变化多端
1.字内空间布白求变化。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在结体上有欹侧险峻的势态,其字内空间布白也极具变化,或紧凑,或疏朗,给人一种明快的节奏感,而非似金文一般一丝不苟的均匀布白。
曾侯09
2.相同字避复。
西周金文中相同字一般不避复,字字基本相同,更注重规整统一。曾侯乙竹简由于是记录墓葬中物品的清单,内容多重复,相同的字也必然很多,但书手在处理这些相同字的时候,通过改变字的主笔形态、笔画粗细、体势结构等方式使得反复出现的文字生动多变。通过变换重心、字势以及笔画粗细使得相同的字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体现了书手丰富的书写经验以及对于艺术的高度敏感。
三、章法特征——跌宕摇摆,意气飞扬
竹简章法特征主要表现在纵向的竖行方面,横向的关系观照则相对较少。通篇联络呼应、流通贯气,才能构成生动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曾侯乙墓竹简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刚健细劲,郁拔纵横;虽有摇曳摆动的曲线笔画,但方硬的转折以及梭形强直的纵向笔画中和了曲线所带来的流媚之感,展现出的是一种锐利爽劲,锋芒毫不遮掩,气势凌厉张扬。
(一)字形大小长短多变化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行列的摆动并不明显,通过字形大小的变化来调节整体章法的布局,笔画较少的字写成扁方的结构或紧靠简面的一边,来留出布白,如下页表23中43号简中字形大小错落,显得舒展大气,错落有致,行气贯通。
(二)疏密结合
曾侯乙墓竹简文字在一组简中会有强烈的粗细对比,气韵生动,风格粗犷。有的简字距疏朗空旷,如74号简的章法排布。相比较而言,62号简文字的排布则显得较为局促、紧密,字势也不似前者那般纵长。变化多端的布白形式使得曾侯乙墓竹简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三)欹正交互
曾侯乙竹简中大部分文字字势端正,但有一部分欹侧纵横,如80号简呈现出左低右高的倾斜之势,显得意气飞扬;而70号简字势端正平稳,险绝与平正交互出现,神出鬼没,不可捉摸。
曾侯乙墓竹简属于战国早期遣册,文书簡所呈现出的独特面貌由其所处的时代、地域以及本身的内容性质、书手的个性等因素交织而成。战国时期文字使用日益频繁,草率、简化的字体大量流行。曾侯乙墓竹简作为简牍墨迹,其简率的书写,如笔画穿插、牵引连带等特征十分显著地体现了时代性。纵观曾侯乙竹简,其文字体势纵长,纵向笔画摇曳斜出,无不映射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美化大篆风气对于长江流域各诸侯国书法风气的影响。纵然时代风气和地域性特征以及内容性质、使用目的会对书法风格造成巨大的影响,但能否将这些时代、地域特征淋漓尽致地变现出来,与书手高超的书写技巧密不可分;同时书法也是书手表达情感和对于汉字理解的一种方式,不同书手其审美能力的差异也会造成不同风格。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造就了如此绚烂、奇雄险峻、威武洒脱的曾侯乙墓竹简文字书风特征。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湖北省博物馆.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三):曾侯乙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
[2]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J].文物,1979(7):25-31.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
[4]朱友舟.曾侯乙简与包山楚简书法比较研究[J].荣宝斋,2020(7):11-13.
[5]黄敬刚.从曾侯乙墓钟磬铭文书法艺术看其礼制[J].黄钟,2012(2):71.
[6]黄惇.战国竹简墨迹的笔法问题[J].书法研究,2016(1):137.
[7]沃兴华.上古书法图说[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8]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9]陈松长.中国简帛艺术编年与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