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琳
摘 要:大量研究证实,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在3~5岁间变化显著,而且儿童在不同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存在颇多相似之外,发生变化的年龄也大致相同。这个阶段的儿童最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这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教育上要从小抓起。
关键词:幼儿;生态环境;自然教育;启示引导;亲子活动
什么是自然教育?自然教育与幼儿产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对幼儿有什么样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自然教育风气盛行,许多父母都崇尚给孩子进行自然教育。但是,在对待自然教育这个问题上,许多父母都犯了“自然教育就是要孩子走向自然”的错误。
一、什么是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采用自然为教育的主体,再通过人类的教育作为媒介,辅以科学的方式将教育进行下去。这种自然教育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将儿童的学习融入大自然中,更加直接地让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同时这种自然教育的方式也更加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儿童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具有独立意识,因此在教育中不能强迫他们进行学习,自然教育就很好地符合了这一点。因为在自然教育中,就有“融入、系统、平衡”的特点,以此对儿童展开自然教育,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都是较好的。
二、自然教育给孩子真正的学习体验
自然教育中包含了很多的教育方式,如让儿童到自然中去进行观察、在自然中进行相应的游戏、对自然中所感受的内容进行记录等,使他们得到全面锻炼。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通过看到孩子本身的东西,再向外延展与探索,与应试教育形式有着不同的立足点。自然教育可以看作是学校之外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辅佐教育形式,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索、证实。
三、自然教育给孩子宝贵的精神品质
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带着尊重和爱这个目标的,是要教导孩子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自然。无论是对一朵花、一根草、一粒种子,体验它们的生命,都是报以敬畏的态度,是对生命的尊重,进而了解生命的多彩和不易,尊重和保护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当孩子体验自然的时候,能够获得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这种尊重也会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孩子养成更高的精神品质,学会在自然中如何与人相处。设想当一个孩子为了不惊扰喂食的鸟雀妈妈而选择了屏声息气的时候,他也就自然学会了课堂上不窃窃私语,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自然教育,教会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体验一花一草一木,懂得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孩子体验、观察、分析和思考等能力。
四、自然教育的正确做法
很多父母在对自然教育的理解中认为,自然教育就是要让孩子自行地去体验自然,而不需要父母的参与或干涉。但其实,老师的引导,亲子之间的活动更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自然,定期带孩子亲近自然是自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健康体能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一个良好的、拥有综合素质的幼儿,健康的体魄是成长过程中坚实的基础,因此就需要在自然教育中强化幼儿的体能课程开展。一个健康的体魄,能够为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幼儿的教育中,不仅要对他們的思想、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体能的培养也不能忽视,要在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下确保身体健康。
幼儿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保证良好学习的基础,结合我园“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把“玩出健康”放在幼儿首要的发展目标。其目的是锻炼幼儿身体,达到增强体质,培养幼儿的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多项技能,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做个有心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根据幼儿的生长发展规律和体育活动规律,创设良好的环境,以游戏化的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健康体能游戏,不仅增强幼儿的体质,更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五、自然教育给幼儿带来的深远影响
自然是什么?
大自然是幼儿进行自然探究主题的活教材,是幼儿成长进步的源泉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园内或本地的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在自然主题活动探究中积累有益经验,帮助幼儿与大自然建立紧密的联系,引导他们去看、去听、去触摸,在亲历观察记录中实现幼儿自然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它并不完完全全指的是原生态的环境,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父母要善于抓住孩子日常生活的环境,引导孩子观察周边的自然事物,如院子里的小花小草、路边的树木,引导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自然教育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深入丛林,它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去探索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命。虽然里面有许多智慧值得我们学习,父母一定要学会多引导孩子去亲近自然,不要让电子产品充斥着孩子的童年,而剥夺他们在大自然中欢跑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蒋春美.浅谈自然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启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3).
[2]冷雪.论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