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兰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代表着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教学标准指导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所在。而小学数学在小学整体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一定的成长和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价值,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思维能力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养成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小学教师的重点工作。并且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点课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在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下,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严谨性的特点,教师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起到锻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目的。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方面
1.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知识,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例如,可以巧妙地利用有趣的活动进行数学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找到其中存在的数学规律:一只鸡两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扑通一声掉进水里[1]。然后让学生按照这个规则继续往下续写,提问一下两只或三只鸡怎么说。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之前的规律轻松地说出两只或三只鸡的说法,而随着数量的增多,数数已经很不方便了,这就需要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进而引出新的数学知识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要寻找独特的教学内容,打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数学知识的原理学习逻辑性强,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选择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即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有趣的方式结合起来展开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数学课堂学习。例如,在学习“重量的单位”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从称重自己的橡皮、书本开始,一步步加强对重量单位的认识,也可以从书桌、椅子开始,一步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重量单位的形象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开始思考克和千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这样,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就变成形象的直观记忆,从而使学生真正从实践练习中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运用能力,真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方面
一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熟练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如正方形各边的长度是多少?当学生回答出来各边的长度时,老师可以问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轻松地回答出来,然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谁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面对这样的问题,没有学过的学生可能会用加法计算,但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有没有快速、简单的计算方法;以此引出乘法的知识:4×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周长;学生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炼,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一步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
三、教师的教学活动方面
1.教师要设计趣味性强的课堂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更加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对于打折的理解,学生有时候很难将折算的比率换成百分比应用到具体题目中去,这时就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超市中的商品打折,怎样才能买到最便宜的商品,给学生一些虚拟货币,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计算,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让他们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交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交流沟通的作用。讨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有很多优势:第一,能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课堂讨论,学习气氛会比较活跃轻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第二,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乐于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在讨论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点,要通过改进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明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策略浅探[J].学周刊,2021(12):129-130.
[2]党延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2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