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 李志英
摘 要:高校是国家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的提出使高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既注重了专业性又关注了育人性。文章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应以“整全人”的培养为基点开展教育教学,在探讨课程思政时代价值意涵和育人价值意涵的基础上,课程思政应从课程、教师、学生出发围绕课程内容、教师知识、学生经验等挖掘思政资源,以教师“人师”身份影响以及课程教学两种主要途径进行课程思政。
关键词:课程思政;整全人;科学育人;思政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9-0084-03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要求,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植于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就我国高等教育而言,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高校要兼顾学生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发展,既要满足个体发展之所需所求,又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进而实现促进社会发展之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因此,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意涵
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成果,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意渗透更加严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其思想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较强的可塑性,他们一方面在学校接受主流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也会受到社会上其他非主流思想及形形色色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影响。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思想发展,塑造学生价值观。
在当前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和变化的教育对象面前,高校面临着风起云涌的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想文化碰撞愈加深入,各类思想观念交锋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愈加尖锐复杂,这既是高校发展的机遇,也是高校发展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当下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与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两种途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思政”则是依托于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协同育人。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科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肩负精神塑造和价值观教育的责任,通过“课程思政”,挖掘专业课程的价值内涵,把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与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确保符合国家需要的專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内涵:育“整全人”与科学育人
课程思政是在深化思政课程体系基础上在专业课程领域的建构,因此,课程思政更多强调专业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所具有的育人价值。课程思政在发挥育人价值过程中应把握两个价值意涵:育“整全人”以及科学育人。
(一)课程思政立足于育“整全人”
育“整全人”,即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以德育为基础,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旨在教人求善、求真、健体、审美、树立劳动价值观,它们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以德育为基础的全面发展教育使人生价值得以升华,人的发展走向“整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自己的四种忧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不去讲修养自己的品德,不去讲求真正的学问,知道义之所在也不能够有所行动,存在不道德的行为也不去改正,这是我的忧虑。在孔子的观点中,德、学、义、善都很重要,也就是说教学既要培养道德,又要讲习学问。这四句表达了孔子忧品德、忧文化衰颓变乱。孔子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意为立志高远,以道德行为为根本,依赖于仁爱之心,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范围之内[3]。立己立人,以仁、德为引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当下所提出的立德树人具有相似内涵。如果没有相当的德行为依据,人生就如无根一般,也就不能实现最终的发展与成熟。
德育与智育具有不可分割性[4]。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通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与引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与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思政应遵循科学育人的规律
育“整全人”是课程思政的立足点与出发点,科学育人则是课程思政所要遵循的规律,其中包括教育的基本规律、德育的一般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1.课程思政作为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应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通书·文辞》)。首次提出“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文章就是要表达思想。文章要表达思想,学校教育更是如此。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特定场所,要教书,更要育人,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要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于人的思想品德养成的系统性特征,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体现育人价值,使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的各要素之中。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教书育人,也真正能使教书与育人形成有机结合。
2.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应符合德育的一般规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学生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的过程,同时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课程思政应遵循德育的这些过程规律来进行。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进行积极影响,并使学生将这些影响内化为内在的品质。
3.课程思政应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当代大学生自我观念已经形成,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他们思维活跃,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具有独立意识与批判意识,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当代大学生掌握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获取信息的媒介也越来越丰富,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需要更为理性的思维与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缺少理性的思维和辨别能力,便会陷入复杂的信息流中,陷入面对问题简单思考及非理性表达的困境中。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兼具变化性与可塑性特点,课程思政正是借力专业课程中的育人价值实现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与批判。
综上,课程思政只有在把握育“整全人”与科学育人两种价值意涵的前提下,才能借助思政资源达到育人之目的。
三、课程思政资源的三大来源:课程、教师与学生
基于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如何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依赖于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课程思政的资源挖掘是围绕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的深度开发,在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及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以期在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培养家国情怀、社会担当。
(一)基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首先是基于对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深入理解与分析,在教学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对授课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即体现专业课程内容与逻辑体系,通过对教材的再开发,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例,课程教学要关照国家、社会及个人,即离不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同时,在课程中有意识地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思想文化相关资源。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等内容进行思政资源的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才能真正体现育人价值,也才能体现专业与思想的有机融合。这些资源的类型是丰富的,可以是文字的、实物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视频的。
(二)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思政资源
除了围绕课程大纲、教材等丰富思政资源,教师知识本身也可以构成思政资源,教师知识在构成上既包括理论性知识,也包括实践性知识。陈向明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5]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基于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而形成的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识。教师应有意识地基于育人目的丰富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情境判断与反思,调动储备的知识与经验,绘制具有教师个性化色彩的且具有思政内涵的“知识地图”,以满足课程思政的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功底、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等都是课程思政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思政资源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及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行为,注重自我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等都体现出了作为“移动互联网一代”的特点[6],因此,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应有意识地针对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与经验,将思政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建立密切联系,增加思政资源的鲜活性。基于学生生活经验思政资源的挖掘应关注学生生存意义的指引和生命境界的提升,综合考虑学生个体经验、情感,尤其是能够引起大学生感悟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追求有意义、有价值人生的相关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思考个人理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相关资源。
通过课程资源的立体架构,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做好课程资源增量与优化的同时,让现有资源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培育时代新人,实现课程思政与我国的教育目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向同行。
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教师与教学
课程资源的挖掘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多方努力,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寻找有效的路径十分关键而且重要,总体上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路径。
(一)兼具“经师”和“人师”身份的教师引领
专业课程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塑造品格、端正品行、提高品位;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把道德伦理育人放在了教师工作的首位。教师工作不只是简单的教书,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如何有效地将教书与育人融合统一,具体来讲是“入深入细、做好做实”,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学生是具有完整人格与獨特个性的生命体,不同专业学生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需求与定位,因此要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在悉心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专注度的同时,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在教师教学全过程中体现育人价值,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等中融入思政理念,充分体现育人要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兼有“可显”与“可隐”方式的教学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作为显性课程进行的;而专业课程则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挖掘相应的思政资源,在教学过程实施中既可以是显性方式,也可以是隐性方式。
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内容涉及方法论、价值观等内容时,适宜选择显性方式,讲清、讲深、讲透,避免含蓄表达与模棱两可。其他教学内容依据所挖掘的思政资源,以人文社科专业课程为例,可以通过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尤其是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背后隐藏的价值指向,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师生间与生生间讨论中走出困顿与迷茫;也可引导学生通过讲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弘扬中国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课程思政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积淀了扎实的价值基础。育“整全人”就是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知识、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课程思政正是以育“整全人”为出发点,通过立德树人、立德铸魂,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及高尚的理想情操,回应时代需求,育国家所需之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2]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
[3]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314-320.
[4]张鲲.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命题与建设路向[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5]陈向明.教师实践性知识再审视——对若干疑问的回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4).
[6]谢玉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时代责任[J].思想教育研究,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