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
摘 要: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同向同行的育人要求。实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应找准学科内容和“课程思政”内容的契合点,通过隐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社會责任意识,结合专业特色以法治事件作为“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突破点,增强法学课程的育人导向作用,培养“德法兼修”的法律专业人才。
关键词:法学;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9-0027-02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高等教育应当打造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校专业教育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等教育领域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释析
法学乃“公平”“正义”之学,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依法治国道路上,需要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专业性法律人才。法学教育承担着法治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大责任,对思想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完善尤为关键。高校开设法学课程不但承载着专业知识的培育,也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各大高等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法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提炼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对培养法科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专业教学长期以来注重学科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但在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培养方面有所忽略。“课程思政”改革是要挖掘每一门课程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问题。教育部文件中提出的“课程思政”并非“为思政而思政”,而是在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探寻授课内容的切入点,生动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有利于扭转课堂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通过课堂授课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法学课程的育人导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有利于在公检法司以及相关法务领域内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二、实现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找准学科内容和“课程思政”内容的契合点
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中,每门专业课程特点各异,但都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育人资源。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这两种类型的“课程思政”深挖思政元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理工科院校在课程思政教育领域,多强调“工匠精神”和勇于奉献的家国情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本身“旨在揭示人类生活关系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研究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1]。课程内容本身即天然具备带有意识形态领域的色彩,更应当强调坚守“底线意识”[2]。具体到法学学科,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对法学概念、法律条文的解读,而要通过统筹、规划课程设计,结合法学专业特点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无缝对接,做到“基因式”融合,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最大化。
以民法为例,课程内容涉及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精神,充分体现了“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的人文精神以及追求社会生活稳定的美好愿望。民法所倡导的“意思自治”绝不是无所限制的,而是以公序良俗、诚实信用原则来合理限制当事人的自由,即自由建立于对彼此权利的尊重和容忍之上。民法无论是从实体还是程序规则的设计角度,都体现了最高程度的诚信要求。民法所蕴含的民事行为调节机制与精神价值追求,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社会稳定器和经济推进器的巨大作用。因此,民法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中的“继承法”等课程内容,亦可以从各个知识点的角度提炼出本学科的“课程思政”要素。如《继承法》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在教学中可重点强调该法条的法旨精神,即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提倡弘扬这种美德,为具有这些美好品德的人给予了法律上的权益保障。“继承人以外的人”对被继承人虽然没有法律上的抚养义务,但在经济、生活上提供了主要的帮扶,理应获得被继承人的部分遗产。从授课内容上,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教化作用,将“法律知识传授”与“法价值引领”无缝对接,实现培养“德法兼修”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目标。
(二)通过“隐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隐形课程”这一概念,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受教育群体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隐性课程”与传统显性教育相比较最大的区别表现为非教学课堂的间接性教育和渗透性教育。美国隐性政治教育的核心效果,是使受众群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国的道德价值体系教育。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有较大的区别,中国高校长期以来采用“面对面”的显性教育,美国高校则采用“隐性教育”,即美国高校不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社会活动途径、社区服务途径、宗教教育途径等综合性模式进行专业的道德教育[3]。美国高校同样重视大学生政治思想和价值观的塑造,培养了大量忠于美国的专业精英人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冠以课程之名。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吸收借鉴经验,以“隐性教育”方式辐射到实践教学环节,以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有效补充。高校在校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参与社区法制建设以及协助各级法律援助中心的案件,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服务型学习增强职业责任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中去。
(三)以法治事件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素材
不同于传统纸质媒体时代,全媒體时代网络舆论环境相对宽松。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价与意见较为情绪化,具有一定的冲动性[4]。相比于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高校法学生更加关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发生的热点案例,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传播迅捷,容易受到非理性司法舆论的负面影响。专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缘由、梳理该法治事件的过程,而不能简单盲目迎合网络观点[5]。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法学专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针对社会的热点法治事件进行专业分析,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培养学生对司法舆情的正确判断能力。面对全媒体时代真伪并存的网络信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专业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全面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意识,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人才“双育意识”以及教学能力和政治素养,是顺利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据 2018 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法学“课程思政”的改革实施需要高校教师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执行能力,深刻领悟、消化、吸收本学科专业蕴藏的“思政元素”,在课程中自然呈现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精神等核心价值元素。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理论和课程知识融为一体,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各种生动、有感染力的案例视频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主动学习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形成良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机制。
三、结语
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将社会主义法价值引领渗透进法学专业课程,通过学科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和引导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元素有机融入法学课堂教学,将感恩社会和敬畏法律内化为自己的责任,从而实现学习内动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育目标,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6]。
参考文献:
[1]石丽艳.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
[2]万林艳,姚音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中国大学教育,2018(12).
[3]张冰冰.中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4]翟幸娟.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向性引导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8).
[5]李洪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话元素挖掘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9).
[6]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