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电极技术发展概述

2021-09-10 12:20达,樊
信息记录材料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贴片电信号

黄 达,樊 迪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 保定 071054)

1 引言

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是通过显示屏再连现续心观脏察活动监,测揭心示脏心电律活的动主的要一变种化无创[1]的。监在测临方床法应,用能上够,针对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心电监护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临床使用的心电监护设备是一般由心电电极传感器、心金电属导平联板线电极和、设吸备附主电机极组、成圆。盘其电中极,等心多电种电形极式传感[2]器,包随括着技术的发展,贴片式的电极传感器因其结构简单、信号质量良好、制造使用便捷,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心电电极是用来摄取人体心脏活动生物电的器件,是采集心电信号的关键材料,作为日常心电监护系统中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的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心电监护设备的数据输出,进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为了得到性能更加优良的心电电极,国内外研究人员从多个角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3]。

2 湿电极

根据电极的作用方式,可将其分为湿电极和干电极。湿电极多选用Ag/AgCl材料,由导电胶充当导电介质,在电极和皮肤之间形成一个导电通路,使得生物电信号可以在皮肤和电极传感器之间进行传导,同时因为粘合剂的固定作用,保证了电极和皮肤间的紧密接触,确保采集到的心电信号的质量。

图1所示的预置导电膏形式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贴片[4]即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湿电极,其在透气性好的无纺布基材上粘合双面压敏胶,基材的中心位置连接带有银/氯化银的电极扣,在电极上直接预置导电膏,为减缓导电膏内有效成分的挥发,在导电膏表面覆盖吸塑盖,并以双面压敏胶粘合密封,使用时,揭开吸塑盖后,直接将贴片贴于皮肤表面即可。

图1 预置导电膏的心电电极贴片结构示意图Fig.1 Structure diagram of ECG electrode patch with preset conductive paste

在湿电极中,导电胶的性能对心电电极采集的信号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但其自身的刺激性和挥发性也是限制湿电极整体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于这种结构的湿电极,其最大的限制就在于导电胶的有效性,因导电胶本身含有易挥发性的溶剂成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内部溶剂挥发,导电胶逐渐变干,导电性能大幅下降直至失去电信号传导作用。

为了延长湿电极的保质期,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的电极结构形式,例如丹麦的安保蓝点电极片,在电极贴片内部添加了电解液存储层和阻隔层,利用泡棉结构存储导电液体,尽量减少导电成分的挥发。进一步的,水凝胶片开始应用于湿电极中[5],这种结构的电极也有称之为固态胶电极,如图2所示,利用水凝胶材料制成水凝胶片,其本身具备粘性、导电性的功能,可直接接触氯化银电极扣和人体皮肤,从而形成信号通路,例如3M红点电极、杭州迅达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均使用了导电水凝胶片。但是在使用该类型的产品时,还是需要注意其包装的密封性,开封后,水凝胶内的溶剂仍会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挥发,直至失去作用。

图2 水凝胶电极Fig.2 Hydrogel electrode

3 干电极

湿电极中因为导电介质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佩戴的舒适度,且无论导电介质为何种材料,其随时间变化都会逐渐凝固,进而导电性能减弱,引起测量误差,不适用于长时间监测,尤其是在可穿戴监测设备上缺点尤为明显,为克服湿电极固有缺陷,干电极的研究应运而生。干电极与皮肤直接接触,与皮肤之间没有导电介质,长期穿戴不会引起皮肤刺激,舒适性较湿电极大大提高。

干电极种类较多,包括硬质干电极、柔性衬底干电极、柔性织物干电极、微针电极等[6-7]。其中硬质干电极多使用金属材料,但其材料特性导致电极与皮肤表面难以形成稳定的接触界面,不仅受运动伪迹干扰较大,且对舒适感有一定影响。而柔性干电极能够更好的实现与人体皮肤表面的贴合,更加适应可穿戴智能监测设备的需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将电极材料做薄,使其本身具备柔性,然后添加在柔性背衬上即可制得柔性衬底干电极,银纳米线、PEDOT:PSS、聚吡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均可用于充当电极材料,这些材料兼具了优良的导电性和一定的柔韧性,通过丝网印刷、涂布等方式添加在柔性的背衬材料上即可[8-9]。例如Chlaihawi等先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将银片印制在PET膜材表面,然后将多壁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作为导电聚合物附着在银层表面,制成一款柔性的干电极,如图3所示,因其在电极-皮肤界面处良好的共形接触,柔性的干电极能够更好的识别心电信号中的典型波形[10]。芶立等还提出一种以天然皮革为衬底的心电电极结构,利用氮气等离子体对皮革进行处理清洁,然后利用溅射法镀银或银浆涂覆,在皮革表面制备导电涂层,摒弃了传统湿电极中导电凝胶成分,避免对皮肤的刺激,提升可穿戴舒适性和透气性,而且这种柔性衬底的干电极还可集中在胸带、腕带或服装中,作为可穿戴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电极部分[11]。

图3 柔性衬底心电电极Fig.3 Flexible substrate ECG electrode

直接将导电材料融于纺织材料中,并以其作为电极原材料,即可制备柔性织物电极。柔性织物电极将电极材料和背衬材料融为一体,具备手感柔软、舒适性好、透气透湿等优点,还可在一定程度变形,适应皮肤不同的状态,其组织结构多样,机织、针织、刺绣等方法均能实现心电电极与织物甚至衣物的融合,制得的智能心电衣,有助于实现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护[12-13]。柔性织物干电极在保证电极基本性能的基础上,一般还需考虑可洗涤性,日本东丽(Toray)开发的纺织电极技术,通过浸渍了导电聚合物(PEDOT:PSS)的高导电涤纶纳米纤维织物制备成含心电电极的T恤衫,衣物清洗后,仍能正常传输心电信号[14]。

在实际应用中,干电极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如皮肤接触阻抗大、运动时与皮肤之间有滑动、信号噪声大等。为降低皮肤接触阻抗,提高信号质量,出现了三维微针电极的概念,即在电极表面添加微结构,制成微针模样,当电极与皮肤贴合时,微针刺入皮肤的表皮层,达到真皮层,使得电极能够更好的获得心电信号,如图4所示[15]。刻蚀法、3D打印、微成型组装等方法均可以用于制备三维微针电极,但是,这种微针电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号质量,却是以破坏皮肤为代价的,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限制。

图4 不同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方式Fig.4 Different contact modes of electrodes and skin

随着人们对主动健康的重视,可穿戴智能健康监测类产品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所以,虽然干电极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诸多缺陷,其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其优异的穿戴舒适性使得其拥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4 新型电极

得益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技术在近些年获得了较大突破。在心电监测领域,穿戴式设备能够进行心脏类疾病的长程和连续监测,推动疾病诊疗模式由传统的“发病-诊断-治疗”的被动模式转变为预防为主的主动健康模式[3,16],是符合当下智能医疗健康的发展趋势下的科技产品,也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产品。而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心电电极传感器在生物相容性、可穿戴性、便携性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17],能够适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新型电极随之出现。

4.1 可拉伸结构电极

人体皮肤表面并非单一的平面结构,且运动时,皮肤会处于收缩-拉伸的不规则状态中,因此,无论是从动态信号质量还是穿戴舒适性角度,都对心电电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进了新型电极的发展。

为满足智能可穿戴心电监护设备的要求,新型材料、新型结构的心电电极不断出现,例如张森浩等利用电子束蒸镀将金、钛制成薄膜的蛇形电极,并嵌入在PDMS层中,由于蛇形电极的优异导电性、可拉伸性以及聚合物基体PDMS的可拉伸性能,柔性心电传感器可以在高应变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可以与皮肤进行寿命更长的保形接触[18]。林媛等也提出了一种可延展柔性心电电极的结构,电极层以金属或石墨烯为原材料,利用激光切割或机械切割的方法,将其制成线宽为10 μm~1 mm的蜘蛛网和蛇形线结构,如图5所示,衬于无纺布层形成柔性电极,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增加电极在各个方向适应人体皮肤形变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舒适性,还能提升抗运动干扰的能力[19]。

图5 可延展柔性心电电极Fig.5 Extensible flexible ECG electrode

4.2 复合电极

因监测原理的限制,心电电极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多个监测点的电势差来反应心电活动,故每次至少需要两个电极方能使用,而对于监测最为全面的十二导联心电图,需在身体不同部位同时粘贴10个电极,且不同电极的监测点都有特定的要求,尤其是胸导联的6个电极,如图6所示,使用时需严格注意各电极位置和顺序,佩戴Holter时,大多数人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方能完成穿戴监测,为方便使用,有研究人员尝试将多个电极集成在一个电极片上,有专利中就提出了一种集成了V1-V6电极的心电电极片[20],在佩戴时,仅需单个贴片即可,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图6 胸导联电极位置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chest lead electrode position

4.3 定制化电极

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出现在市场中,例如、美国AliveCor公司研发的ALiveCor Kardia、粒恩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FitPatch-H1等,其设备体积小,使用方便,病患佩戴监护设备后,通过蓝牙可与智能手机连接,实时传输心电数据。为方便使用,多家公司针对自身的产品配套研发了心电电极贴片,例如美国IRhythm公司研发的ZIO XT Patch、DMS Service公司的myPatch、正心科技的CardioGuard等,在现有心电电极贴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设备特点,推出了专用的心电电极贴片,如图7所示,在信号质量、穿戴舒适度和使用便捷程度等方面提升了性能。

图7 myPatch及配套心电电极贴片Fig.7 Mypatch product and ECG electrode patch

5 结论与展望

心电电极是心电监测系统中收集心电信号的关键部分,心电信号的好坏首先受到电极传感器的影响,保证电极材料与皮肤的有效贴合、降低接触电阻、消除噪音等都能有效提高心电信号的质量,为医生诊断提供有效的数据。

当前,对于心电电极的研究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增加湿电极的舒适性和提高干电极的信号质量。

采用水凝胶片结构的心电电极贴片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获得了较广的应用,但仍受湿电极导电介质的限制,尤其随着智能可穿戴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适用于长时监测、佩戴舒适的新型生物心电电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促进了研究人员对柔性干电极的研发,无论是材料方面还是结构方面的创新,都越来越重视舒适性,但是干电极在信号质量的表现以及比较复杂的生产工艺,限制了其规模化的生产应用。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兼顾信号质量、穿戴舒适性的心电电极,实现长时间的连续性监测,成为了智能可穿戴心电监护时代的迫切需求,同时,为了方便普通人群能够实现日常监测,使用便捷性也逐渐成为新型的心电电极贴片考虑的一个因素。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贴片电信号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贴片电阻银离子迁移失效分析及工艺优化
基于Code Composer Studio3.3完成对心电信号的去噪
心脏细胞微针贴片,可治疗心肌梗死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随机森林的航天器电信号多分类识别方法
微型的皮肤贴片 让你不运动就能减肥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