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刍论

2021-09-10 01:22黄弥儿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8期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记忆

□ 黄弥儿

中国乡村地域辽阔,景观资源丰富。作为一种可资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宝贵资产,乡村景观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乡村景观中的纪念性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尤其是视觉部分,在特色乡村景观中最为直观也最具有代表性,在改善和提升乡村景观品质、保护和优化乡村景观风貌、创造优美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伴随着乡村振兴发展,受关注度日益增高。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大规模的拆除重建、无序的旅游开发和低水平的更新废弃,使一些承载乡村情感和集体记忆的空间场所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景观空间的均质化和风貌特征的城市化。乡村由此面临着地域特征模糊、传统文化消解、乡村情感淡薄的危机。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破坏既包括物质层面的破坏,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流失,还包括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误读和曲解所造成的建设偏差。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之所以备受关注,既有人们普遍对家乡风貌的怀旧心理和情感依恋的内需动力,又有建设特色乡村景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外需推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是对这种需求最为直观综合的表达。本文尝试在文献评述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解释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概念和内涵,以期为未来乡村景观的建设保护和解决乡村规划建设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避免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中的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1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概念及内涵辨析

关于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概念,目前在相关学术理论研究中,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定义,文献中几乎找不到对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概念的明确表述。基于汉语构词和概念组合的逻辑性理解,根据语义组合原理,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是一个由“乡村”“纪念性”和“视觉”为定语的复合词。从这一角度解读,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是乡村景观中的一种景观类型,属于乡村景观的范畴,是乡村景观中具有视觉景观属性特征的纪念性景观。

1.1 乡村景观、纪念性景观和视觉景观

乡村景观存在于广大农村与乡镇环境中,是有别于城市景观,具有特定景观行为、景观形态和景观内涵的景观类型,是由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1]。相比城市,乡村空间广阔、地域多样、人口分散、环境自然,优越的地景环境和丰富的风景资源为乡村景观奠定了良好基础,由此形成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景观格局,本乡本土自然和人文生态特色十分显著。所以,从景观特征上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1]。

关于纪念性景观,刘滨谊在《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一书中给出系统的归纳和阐释,指出纪念性景观包括用于标志某一事物或为使后人记住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2]3。并且强调纪念性景观的时间特性,根据景观载体与其承载事件间的时间关系,既有因“历史”形成的景观,也有为“记忆”营建的景观,还有与“生活”相伴的景观[2]7-8。

视觉景观一般指人们在视域内所看到的景观。实践表明,在人类的景观行为中,通过感官摄取的信息量绝大部分来自视觉。甚至从某些定义上看,景观就等同于视觉景观。视觉感知不等于只用眼睛看,还有通过大脑进行分类、对比、联想,以此感觉和认知客观对象,最后得到经过整理、分类过的主观感觉和知觉。可见视觉感知是景观空间感知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方式。景观形态、色彩、肌理是产生视觉感受的主要方面[3],是视觉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主导空间的特性[4]。

1.2 视觉要素对纪念性功能的增强作用

人对景观的视觉感知和审美有关。人们通过视觉对景观空间的认识,既取决于审美客体—景观空间的视觉要素,又取决于审美主体—人的经验与记忆、感觉与理解,并且与人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情感相关联。自然、丰富以及和谐的视觉景观空间,能够对人产生吸引力,获得美感,引发共鸣。所以视觉要素对景观的纪念性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持续的视觉注意,更易于在人的大脑中形成深刻和持久的记忆,产生永久的纪念性作用。

纪念性景观与视觉景观有着千丝万缕的本质联系。物质建造和构筑物、书写与叙事、行为与民俗三者的共同作用和相互蕴含,是形成纪念性景观的丰富资源[2]9。其中的物质建造、构筑物以及与行为和民俗等相关联的活动载体都是视觉景观,都是以视觉要素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并主导空间的特性[4]。纪念性景观的文化承载、情感寄托和精神延续功能,能够使人产生刻骨铭心的情怀和经久不衰的记忆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鲜明、直观的视觉要素来实现。

1.3 乡村景观的纪念性功能和视觉价值

乡村景观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产生的[3],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一方面反映现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另一方面因其年代久远,是人类景观中最具历史价值的遗产[1]。因此,乡村景观是乡村记忆最广泛的载体,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烙刻鲜明的地域色彩与印记,是乡村中具有独特形态和文化特征的记忆场所集合,是乡村农作活动、村居活动、社祭活动等日积月累的产物,是具有特定纪念性功能的景观。

乡村景观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乡村中的自然、聚落和农田等可见景观是构成美丽乡村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景观元素,因此乡村景观是具有视觉价值的景观。乡村景观的审美体验就是视觉上的审美体验。优美自然的乡村视觉景观,既包括具有视觉审美感受的乡村环境,也包括含有乡村审美体验的视觉观察[3],是乡村景观中那些具有视觉吸引作用、能够形成视觉感受、产生视觉吸引机制的景观要素,是在人们的视域范围内能够感知到的乡村自然风景和人工环境的总和。

1.4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概念和内涵

通过对以上相关概念的梳理,至此可以对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进行解释和定义,引申出其概念和内涵。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是乡村景观中具有纪念性功能和视觉价值的一类景观的综合。外延上既具有乡村景观的共性,又具有纪念性景观和视觉景观的特性,是乡村景观、纪念性景观、视觉景观3类景观交集的景观集合(如图1所示)。内涵上是乡村景观、纪念性景观和视觉景观三者属性的统一,具有有别于城市景观、非纪念性景观和非视觉景观的性质、形态和内涵。

图1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与乡村景观、纪念性景观、视觉景观关系图

根据与乡村景观、纪念性景观和视觉景观的关系,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涵和特性:一是乡土性。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是乡村自然性景观、聚落性景观、文化性景观和生产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纪念性。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是值得后人缅怀和铭记、能够引发联想与回忆、承载乡村历史和文化的物质性景观和抽象性景观。三是视觉性。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以其特有的视觉要素和吸引机制给予人们独特的视觉审美体验,是具有鲜明视觉审美价值的景观。

2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主客观作用机制

人对景观的印象、记忆和情感,来源于人的空间感知。空间感知是人对周围感觉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过程,是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在大脑中的主观反映。如前所述,视觉是人们接收和认识外界环境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视觉感知是空间感知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人的空间感知不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因素作用,还会受到其性别年龄、生活阅历、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

人的视觉在处理信息时,具有明显的对视觉信息进行积极选择的能力[5]。视觉吸引是一种保留相关有用信息,抑制无关干扰信息的认知机制。通过视觉吸引行为过程,人的视线能够快速被视域中的空间所吸引,成为视野中感兴趣的焦点,同时对人的生理感知和心理认知产生影响,由此提取感兴趣的视觉特征,依据人眼被吸引的频率、时间和反复程度,从而判断对空间的感兴趣程度[6]7。

景观空间中的视觉感受,是通过空间尺度和距离、实体、边界、色彩、线条、形体、瞬逝自然景象、植被、质地、水体、动态景象、阳光等一系列视觉吸引要素的作用而形成的,并且由于视觉吸引要素在景观空间中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7]。其中空间尺度与距离是影响视觉感受最重要的要素,是决定其他视觉吸引要素能否参与视觉吸引机制运行工作的前提[8]。

景观的纪念性与人的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具有密切联系。地方依恋是人与地方之间基于感情、认知和实践的联系,是分析人与景观情感联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取决于人对空间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地方依恋的基本构成要素,地方认同是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随着一个人居住时间的增长,通过其了解程度、环境感知的不断加深,地方认同程度日益提高,地方依恋感会随之增强。

基于视觉吸引的空间感知是影响地方依恋的主要因素。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会随着空间感知的变化或增强或减弱。尤其是对“过去的环境”的视觉感知极为敏感,一个地方的空间要素其形态的改变、位置的迁移或色彩的变换,都会导致人的空间感知的变化,进而引发地方依恋的减弱或中断。这是由于变化后的空间要素和人的地方记忆不符,从而影响人的地方认同感和认同度[9]。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是基于视觉吸引的景观,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视觉感受需求,因此是能够引发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的景观。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对情感的承载和引发作用,是基于地缘关系和历史记忆而形成地方认同和产生地方依恋的结果,既是乡村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空间,同时又因其纪念性特征而与岁月的沉积和主观的认知感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记忆和场所特征

景观是与记忆两者同为历史的再现,具有高度密切关联性。记忆铭记于景观中,同时影响景观的构建,使景观成为承载记忆的重要方式[10]。记忆理论在景观研究中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于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和皮埃尔·诺拉的记忆场所理论。景观建立在集体记忆场所之上,是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集体记忆是生活在同一地域环境下或拥有共同的意识和情感的群体对特定文化的认同和记忆[11],是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的重要基础。乡村记忆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们在乡村历史变迁中所保存的、共同拥有的一种集体记忆,乡村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生活观念等都是其重要体现。它存在于乡村各个可能的载体中,形式多样,遍布乡间,影响着乡村居民的生活和交往。

乡愁是特定文化群体集体记忆在情感上的反映。“乡愁”一词最早出现在诗词和散文中,用于表达远离家乡的忧伤情绪或思念家乡忧愁心情,既含有对家乡故土的记忆和怀念,又含有对历史文化的感受和认同。随着乡愁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对乡愁认识不断提升拓展,在推进地方特色景观挖掘提炼、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建设方面,乡愁守护、文脉延续的理念产生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记忆场所是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12]65。记忆场所蕴含丰富:从客体特征看,记忆场所主要包括历史性建筑、景物、场地空间及其承载的仪式性活动与历史故事。记忆场所既可以是象征性的和仪式性的,也可以是日常性的或偶发性的。记忆场所具有多样性、异质性及隐匿性的特征。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12]。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是依托乡村自然环境、物质建造、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等而形成的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情感价值。其不仅存在于具体的空间场所中,含有基于场所的物质属性;还承载文化传统和乡愁情感,含有基于时间的非物质信息。人们对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记忆和情感,会因活动的丰富而深刻,因空间的独特而增强,因时间的历久而弥新,因个人的特性不同而存在差异。

4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风景园林三元论

可以看出,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内涵构成是一个包含乡土性、纪念性和视觉性的三元概念,三者在乡村视觉景观风貌,承载乡村情感记忆上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可通过风景园林三元论[13]来理解和研究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

根据风景园林三元论,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以山水、草木、天地为背景元,以村落、田地、设施为形态元,以聚居、农事、社祭为活动元(如图2所示)。由此一步分解:按照乡村景观构成,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包含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聚落景观(如图3所示),这是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客观物质基础。按照纪念性景观含义,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可分为承载缅怀与追思的景观、承载联想与回忆的景观和承载历史与文化的景观(如图4所示),这是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主观情感价值。按照景观空间视觉吸引机制,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包含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景观层面(如图5所示),以景观空间视觉吸引机制为依据,结合乡村视觉景观的空间特征,将视觉性作为联系乡土性和纪念性主客两个层面的媒介。

图2 基于风景园林三元论的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结构示意图

图3 基于乡村景观的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结构示意图

图4 基于纪念性景观的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结构示意图

图5 基于视觉吸引的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结构示意图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在微观层面,是景观单体和要素,包括尺度、位置、色彩、风格、材质、形式等。在中观层面,是景观要素的组合方式,包括空间中景观要素的空间布局方式、比例尺度关系、特定组合形式以及与纪念性情感体验相关的视觉景观空间序列。在宏观层面,是景观空间的相互关系,其特征主要表现在视觉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对视觉客体来说,是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组合关系;对视觉主体来说,是其与景观空间的关系,如聚居、农业、自然等视觉景观空间的协调性、可见性、完整性、改造度、破坏度等,对承载引发人们纪念性情感作用的强弱程度,其中视角、视点、视域、视距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从景观载体与其承载的事件景观之间的时间关系看,乡村中除有那些因历史而形成的瞬时性纪念性景观[2]7,如古塔、古桥、古屋、古坊;为记忆而营建的延续性纪念性景观[2]8,如碑碣、牌阙、陵墓、寺庙;还有大量从古至今与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相关联,与乡村的文化模式和生产方式相适应,伴随历史进程逐渐形成、变化和发展,体现当地农作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的频率性纪念性景观[2]8,如与农事活动相关的田地、设施、器具,与聚居活动相关的街巷、院落、井台、河埠、店铺、作坊,与社祭活动相关的道场、祭坛、祠堂、戏台等。

5 结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广大乡村区域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建设挑战,而表现在景观保护和建设方面的问题是记忆场所的破坏、景观内涵的缺失和文化认同的危机。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和概念梳理,阐析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乡村内涵和纪念性、视觉性外延。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既是乡村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空间,同时又因其纪念属性和视觉特征,与时间岁月的沉积和主观的认知感受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图6所示)。本文意在帮助从业者从一个较为具体的层面,认识和理解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及其在乡村的开发建设中进行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实现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图6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研究框架

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作为乡村景观,它有助于提升乡村品质,保护乡村风貌,创造优美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纪念性景观,它是承载乡村情感和记忆的重要载体,对重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视觉景观,它既是视觉审美的物质对象,成为乡村空间形态、环境景观乃至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们感受乡村意象,形成地域文脉和场所认知的重要空间对象。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希望通过较为清晰的定义,厘清乡村纪念性视觉景观的含义,有助于建设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记忆,创造人们深深依恋的、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纪念性景观记忆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记忆翻新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