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乡土文化的规划传承刍议

2021-09-10 01:22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8期
关键词:村落乡土空间

□ 丁 玲

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根脉,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乡村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变,传统乡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更是文化传承的问题。如果中国乡土文化遭到破坏,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就可能会断裂。”而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一直沿袭城市规划的设计方法,停留在表象的物质层面,忽视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传承。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响应国家树立文化自信的要求,探索保护传承乡土文化的规划方法,赋予乡土文化新的生命力,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乡土文化的振兴需要多方协力,本文从规划建设视角,剖析乡村传统文化智慧,探寻乡土文化的规划传承策略,旨在为新时期的村庄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乡土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辞海》中文化包含两层含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乡土文化是具有“乡土性”的文化,指根植于乡村生活中,由乡村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传承与发展形成的意识形态和人文活动。乡土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基因,其特征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农耕产业属性

乡土文化的地域范畴为乡村,既是居住聚落,也是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文化主体是相对自治的、自给自足的、资源共享的相对小范围群体。因此,乡土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机制都与农耕生产密不可分,其文化内涵更质朴、更务实、更生活化。

1.2 自然生态属性

乡土文化的农业生产基础决定了乡土文化与自然环境及生态条件存在紧密的依存关系,因此乡土文化的表现形态及核心价值是与外部环境相存相依的自然生态属性,基于此也形成了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具有独特魅力的物质环境特征。

1.3 地域本源属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乡村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生产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差异性,基于不同地区自然物质生态环境而形成的乡土文化,也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及民族特质,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

1.4 社会内生特征

农业生产形成了人与土地的稳定关系,也造就了乡村这一相对固化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乡村中的人际关系以“亲缘”“地缘”为基础,支撑着乡土文化及社会关系的延续,其特征体现在:一是社会关系的凝聚性,乡村社会以共同姓氏形成宗族,以族规、家训等构成宗法制度;二是互助体系,在盖房、节庆、耕作等方面的互帮互助,体现朴素道义和情感义务;三是信仰的一致性,一般有共同的祭祀活动;四是治理的约定性,乡约是村落自治及保障共同生活的重要制度。

2 乡土文化的价值解析

随着社会物质基础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乡村在从传统形态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乡土文化价值的共识出现了弱化及偏差,乡村遭遇文化自信危机,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亟待辨析、传承。乡土文化的价值精髓不是简单的建筑形式或符号语言,而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村落与社会协调相处的适应性方法和智慧。

2.1 环境特色

村庄环境特征是村民适应自然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乡村风貌。除了传统的美学价值之外,其深层内涵特征在于乡村从建村选址到布局形态,与外部环境、地形地貌的因借、依存、融合的特点。村落的选址布局往往与生产生活所需密不可分,通常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是首要因素,如具备充沛的水资源、可供开垦耕种、开阔平坦的土地;村落附近往往还有一座柴山可为日常生活提供资源供给。这些都体现了传统劳动人民充分适应、利用自然的生存智慧。

2.2 空间格局

空间格局由乡村内部的聚落格局、街巷肌理、场地环境等空间构成。乡村空间与村落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息息相关,形态顺应地形、开合有度,是融生产需要、交通组织、孩童玩耍、生活休憩、社会交往等多功能的复合场所。

较为典型的是村落入口空间与环境融合,村落入口是村庄重要的公共空间,传统村落的入口,往往是一处小巧的路亭、一片葱郁的风水林、一座沧桑的石桥,强调的是村庄入口的和谐,传达的是生产生活的质朴情感。

例如桂林市全州县石塘镇沛田村的入口空间就是与环境巧妙融合的典范。如图1所示,村落入口围绕一小水塘展开,在功能上,既可饲养鱼类、放养鸭鹅,也可为建筑防火提供消防用水,同时还承担雨季排洪防涝的重要功能。在空间处理上,入口场地北宽南窄,呈不规则倒梯形,南部开敞面朝水田,自然巧妙地将村外开阔的田园景观过渡到村内封闭的巷道空间,并利用梯形的透视效果使整个空间在视觉上亲切宜人;在环境感受上,水塘周边的石板路沿水岸自然转折,水面倒映着错落有致的屋脊飞檐,塘边柴草堆积,三两鸭子戏水其中,体现农家生活意蕴。

图1 沛田村入口水塘

2.3 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是功能、技术、美学统一的范例,建筑空间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尊重,设计手法十分灵活。平面布局因地制宜,采用自由多变的组合,不按固定的格式强求统一。注重空间与外部环境的渗透,充分利用地形、自然通风及采光等自然条件。

桂北民居是结合地形、布置灵活的典型代表,如图2所示。建筑与等高线平行布置,适当采用挖、填、筑、移等手法对陡坡地形进行处理,具备较强的山地适应性[1]。

图2 桂北建筑适应地形做法示意

2.4 人文气质

人文气质指乡村的生活劳作状态、社会关系及情感记忆等,包括乡风民俗、观念信仰、乡音方言、歌舞艺术、戏曲民谣、传统工艺、村规民约、宗法制度、节庆祭典、邻里关系、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乡愁的载体,也是乡村治理及规划实施的重要基础。

3 乡土文化的传承思路

3.1 广泛提取,多角度评判

村庄规划中要将乡土文化进行传承和再塑,应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进行提取。一是物质层面的提取,主要对象为乡村聚落空间、农业空间的建筑与环境特征;二是非物质层面的提取,主要对象为乡村地区所保留的民俗传统和生活方式,这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精神本源。

应从多个层面,客观综合地对乡土文化进行价值评判,才能真正找准乡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价值精髓。如从地域价值角度,应提炼出体现本土地域特色的价值特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土风貌;从价值感知角度,应注重村庄与自然相得益彰的人居环境美感,提取乡土文化的美学价值;从价值内涵角度,要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基因要素,在设计中巧于因借、顺势而为,才能实现适应当代的乡土文化传承。

3.2 顺应发展,多维度保护

乡土文化蕴含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传统建筑语言的简单汇集,更是契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内核。保护好乡土文化的基因及价值内核,需要科学地确定保护内容,应兼顾文化和民生、长期利益和现实的需求,在整体环境、建筑聚落、历史要素等传统的物质环境维度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情感维度的保护。这包括非物质文化民间习俗,也包含在客体空间时间上叠加人的记忆、体验、感受等,使村庄成为承载乡愁的“场所”,使人们从礼仪、建筑或构筑物上感受村庄的“场所精神”[2]。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及乡土记忆的保护,塑造村民的文化潜意识,培育对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形成“乡土情怀”。保护内容表述不应笼统空泛,必须一村一路、一房一屋具体地展开,要形成明确的、可操作的条文。

3.3 与时俱进,创新性传承

乡土文化的传承要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正是乡土文化传承的灵魂。应结合时代需求,用知识盘活乡土文化资源,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基础设施,为乡土文化传承创造良好环境。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了守住传统文化的根脉,增进村民的福祉,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村民生活的品质。优化乡土文化的传承环境,应重点保护和创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场所和载体,不仅具有地理学上的空间意义,还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归属意识,在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传统的祠堂、寺庙、古街道、古村落、集市等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另一方面,要建设好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文化大院、文化站等现代公共文化空间,提供便捷有效的文化服务,充实乡村文化生活。

4 基于乡土文化传承的规划策略

4.1 乡土环境的修复

乡村聚落环境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理念,也是当代山、水、林、田生态格局的建设典范。村庄规划应注重本底资源环境的保护修复,夯实村庄存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环境的修复要秉承生态共同体的全局理念,对乡村生态价值进行整体研判,梳理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将底线思维、绿色发展作为规划的根本。要尊重乡村原有的地形地貌、自然形态,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合理确定村庄人口容量,划定村寨发展边界,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乡村绿色发展的原动力,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4.2 聚落空间的营建

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动因与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特征密不可分。因此,村落的保护区别于文物保护建筑,营建思路上应体现村落演变、更替的历史过程的原真性、动态发展的整体性。一是组群布局。传统村落建筑群体受地理环境、民族构成、社会文化影响,在建筑形制和空间布局上特征鲜明各异,规划建筑布局应注重遵循村落原有建筑的传统肌理,才能体现不同村落的聚落特色。二是街巷设计。村庄道路建设应注重与老街巷的肌理协调,传统街巷的整治应以维护、清理为主,避免过度设计。三是环境整治。传统村落的环境乡野质朴,村落环境整治应避免盲目照搬园林化设计,以清理、整治为主[3]。地面铺装注重自然渗水,慎用水泥填缝,留出青苔生长空间,绿化结合农民生活生产需求,以本土、经济类植物为主。四是设施配置。传统村落路灯布点应根据空间环境要求设置,灯光照度适度,管线若暂不能埋地处理,只需梳理整齐、安全可靠即可。标识导引设施在样式设计上应自然简洁,鼓励老旧材料的再利用。停车设施不应进入村落核心区,宜分散外围布局。

4.3 传统建筑的传承

建筑文化的传承,应把控好传统风貌的内涵特征,注重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空间、建筑与生活的协调处理智慧。伴随时代的发展,积极探讨其演变、更新和发展模式,形成既具有传统风韵又能充分适应当代生活的形式。

对于现状建筑的风貌整治,鼓励种植乔木、攀爬类植物进行立面美化,营造建筑掩映在绿树葱茏中的乡村环境。鼓励建筑组群的通道联系及院墙的通透处理,有助于恢复乡村守望相助、邻里社区的关系。

传统村落中大量历史建筑或特色建筑,由于经费等原因,面临保护的困境。应秉承“量力施策、措施可逆”的原则,以自然村村民为主体力量,发挥村两委的组织作用,采用低成本的抢救措施。传统民居倒塌后的木构件、墙体砖块、屋面瓦片应收集储存好,鼓励在村庄改造中加以利用。

4.4 人文气质的塑造

对于乡村规划而言,除了做好承载生产生活之所的物质空间规划,更要注重乡村地区给予人们的情感与认知的美好追求。乡土的非物质文化是村庄特色风情的重要体现,规划应以表格、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进行系统翔实的记录。村民是乡村社会的基础,是与乡村接触最多、最密切的群体,是乡土人文气质塑造的主体,因此应以村民为主要力量,建立技艺文化的代际传承机制。同时对于乡土文化应树立资源活化理念,应根据当代社会文化需求的发展,寻求乡土文化与当地、当代人的生活链接,进行功能的演进,并融入乡村的公共服务与公共空间的建设,提升乡村的生活方式的价值与吸引力。

5 结语

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凝心聚力的黏合剂和发动机。乡村文化自信是通过乡村规划在客观环境的重塑,提升乡民们主观上的情感认知,并高质量地转换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文化符号,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

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是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当我们用文化传承的思维审视村庄规划时,坚持科学的文化保护方法,发扬出乡土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才能实现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崇尚人文的理念,才能体现乡土社会的包容与进步,展现乡土文化对全社会心灵情操的陶冶。这样村庄规划不再是简单的建设行为,而是具有了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村落乡土空间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空间是什么?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创享空间
乡土中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读《乡土中国》后感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