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日响
当前我国各高校正在深入贯彻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要求,从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可看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确定一定成果,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综合。但聚焦高校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仍可以发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针对学生体质的提升是近年来被广泛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政策背景,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讨论采取怎样的落实方法来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
在具体探讨实际的学术问题前,需要先对本文围绕的核心概念“学生体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等进行厘清和定义以便研究更好地展开。
就当今学界普遍共识而言,“体质”是指个体由遗传及后天获得而形成的人体形态结构及机能的状态。结合学生所处的生理阶段,可将大学生体质定义为,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个体由其遗传及后天习得的人体身体状态及机能的状态。一般而言,“体质”通常包括以下五种特征: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如人体的体态及营养状况;生理功能水平,如人体各部位的工作效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如身体展现出来的速度、耐力、柔韧度等;心理状态,如本体的敏感力、意志力等;最后是适应能力,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以上五个特征也是提升高校学生体质需要参考的重要方面及衡量指标。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将“教学改革”定位为,指结合教学现状所发生的必要的,且具有一定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具有不同的规律和重点。结合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现实状况,可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定义为,在高等教育阶段,针对体育学科及相关课程所进行的有意义的、必要的转变。
在厘清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之后,需要对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高校体育进行教学教改的必要性和出发点,主要分为以下6个方面。
结合最新文献数据,就我国青少年健康调研结果而言,尽管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及营养状况较上一代有明显的提升,且随着年龄的提升体质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落实到具体身体素质衡量指标,则呈现下降或负向增长的趋势。就整体而言,身高体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很多指标则向超重方向发展。从年龄段维度分析,处于19至22岁阶段的高校学生的耐受力、体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下降趋势明显,由于缺乏系统的持续训练,此种趋势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整体而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令人堪忧,需要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教改,将学生体质提升落到实处。
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深度学习和领会标准的目的和实施要求,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是通过教授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管理的意识,并掌握相应方法。而就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来看,部分学校的课程严重偏离这一基本目标,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而结合前文现状的分析,高校体育课程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利益,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为综合和全面,不仅需要注重学生体质的指标,如形体塑造、柔韧性、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等提升,也需要兼顾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通过一定的体育课程,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
于2007年9月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但就各高校的落实情况而言,落实情况和标准要求差距较大,加之,部分高校向来将体育课程视为边缘课程,忽视其重要性,从而对国家的政策要求落实难以到位,敷衍应付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部分高校在数据上谎报或瞒报体育测试结果,从而严重影响国家学生健康标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在2014年4月,针对上述情况,教育部协同多部委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文件,目的在于督促各高校所在地政府将提升学生体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重点强调以《标准》为依据,建立和完善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体制,全面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收集上报工作。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工作的落实和推动。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三自主选课模式”要求到今年已将近十年,该模式虽然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倡导尊重个性,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体育课程及任课教师,但就十年的实践实际来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在选课时缺乏对体育课程的了解,仅凭自己的兴趣为依据,而部分体育课程项目需要有一定的身体基础素质作为基础,部分学生忽略自身身体素质不足的问题,在课程开始后一段时间就选择退缩或者甚至申请换课,而相关课程本身也缺乏相应身体素质提升的环节和课程内容,导致管理混乱。其次,体育课程设置偏离了提升学生体质提升的基本要求。部分学生在选课时更多注意的是如何短平快通过体育考试,从而获取相应学分,而部分课程为了达到足够的开课人数,在一定程度上迎合部分学生的这一需求,并有意识忽视学生在身体素质的持久性锻炼,偏重于运动技巧等相对容易掌握的训练内容,学生由于缺乏有效地、系统地、持续地指导而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体育教学教改中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从而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内容设置。近年来心理学、医学、运动学等学科的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于人的情绪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生的个性,确立良好的自我感知及概念,尤其是偏重于治疗焦虑和抑郁上,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积极的思维情感和生理反应,分散其对自身忧虑及挫折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其抗压的整体反应能力。而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来看,仅仅偏重于学生的生理身体指标的提升,完全忽视心理素质及意志力的提升,就前文的关于学生体质定义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力是学生健康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就社会现实而言,对学生的抗压能力、心理承受力、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忽视这一方面的培养,则无法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体质的效果。
由于学生体质提升不能仅依赖体育课堂,也需要配合课下的大量练习。而就大部分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的现状来看,学校各类体育设施如健身房、球类场馆、游泳馆等开放时间一般由后勤部门所掌握,因为后勤部门具有固定的出勤上班时间,导致场馆开放时间无法匹配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场馆及体育设置闲置,且无法为学生服务。体育设施资源不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课后锻炼体质的可能。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缺乏动态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质提升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学生的体育健康测试在评价机制上仅考虑横向维度,即重点放在考察班级间、年级间、院系间学生体质的差异,而忽视纵向维度的提升情况,具体而言就是忽视了学生个体自身在每个学习阶段中其体质的提升,由此造成学生无法准确衡量自身体质情况,从而缺乏提升体质的动力及参照。
综合本文对核心概念的综述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教改的必要性分析,从高校教育体育教改来落实学生体质的提升,本文给出以下四个具体的方法:
首先需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因为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体质中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表现在体育教师是否重视将体质提升相关的内容融合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去;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体能素质指标给出学生专业的体育运动处方,为学生进一步提升体质提供方向和科学的指导,而以上两个方面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地教学要求及素质要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高校首先需要做的是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并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培训建立起长效机制,从而做到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诉求及国家的各项要求而不断加强,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在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高校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在体质提升的主体作用,改革如前文所言的横向监测机制,而转变为关注学生个体的纵向监测机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覆盖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体质数据收集及分析设施,并根据实时身体数据变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质提升计划,将学生的体质数据进一步量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体育课程及相关选修课的内容及形式设置,将常规课程与选修课程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上,也可认识到不同运动类型对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体质体能。以在学生中较为受欢迎的篮球运动举例,学校可通过如智能穿戴设备来实时收集学生的篮球运动数据,并检测其需要提升的身体部位的肌肉力量或指标,并提供详细的体能训练的计划,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学生体质的提升的口号变成切实的、有针对性的、可落实的计划。
各高校在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学生们的个性化运动数据,组织体育专家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在常规课程中进一步强化运动健身功能,可借鉴专业的运动APP如KEEP、咕咚运动的模式,细化各体育专项课程中对学生的体质要求,并在学生进行选修课选课时,优先给出学生体质体能的指导和提升方案,并让学生可通过自学来对课程具有基础的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体育选修课。其次,在课程的班级分组时,学校要充分将学生的体能数据利用起来,将体质相近的学生聚合在同一个体育课程班级,便于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学生体质体能差异大而造成的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这部分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体能提升的内容,从而将体育课程课时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确保学生可根据自身体质特点找到相对合适的锻炼和学习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部分对体育课程参与度低的学生,从而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整体体质。
在操作层面,建议高校根据采集到的学生运动数据进行分班教学,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班,并针对部分因生理疾病而无法进行剧烈活动的学生,设定专门的班级,并重点讲授其体育保健知识,通过系统锻炼,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恢复身体健康。而针对身体素质及运动素质较好的学生,体育教师可增强教学的强度和难度,在体育技能及素养的提升上予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健身的习惯。
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于人的情绪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生的个性,确立良好的自我感知及概念。因此在高校体育教改中应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作为重要的课题。就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及心理素质本身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状态如本体的敏感力、意志力等以及学生的适应能力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也是学生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改革时将以上两个部分也纳入到教学中去,并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体育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个人价值感,通过运动目标的达成减少学生抑郁的情绪,考虑到当今社会,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学校教育阶段通过体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要求通过体育行为、体育思想、体育精神的宣传来完成对体育课堂教育的延展,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体育教学课程之外,高校将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延伸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将体育教学内容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进一步拓宽体育教学的深度及广度。
由前文分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仅靠单纯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无法起到全面提升学生体质的效果,高校及体育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将体育运动落实到其日常生活中去,而这就需要营造全民健身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以结合校园的各种社团组织,例如篮球社、足球社、舞蹈社、健身社、攀岩社等学生社团,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运动活动,以此补充课堂之余的学生的运动生活,并聘请体育教师作为各运动社团的指导老师,科学地指导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文化节,作为宏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情怀的重要校园体育健身文化建设窗口,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的才华及风采,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学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奋进、团结有序、竞争拼搏的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打造的重要手段,校园体育文化节将感性和理性相融合,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升个人体质的重要机遇,体育文化节一般包括体育知识竞赛、体育表演、体育游戏竞赛、体育绘画征文等形式。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学校媒体,如广播站、校内刊物杂志、校内网络论坛、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学生喜闻乐见方式定期进行宣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运动活动及锻炼的贴士,进一步营造其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民健身的校园文化氛围,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质提升的重要性,并将体质提升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落实。
我国当前的体育改革一定离不开它的课程改革。传统课程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也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应该改进。对于现代学生的体育课程来说,它应该满足社会对其人才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统一课程。学生的体育课程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科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发展意愿进行分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学习的课程,由专业老师讲解和评价。但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课程的设施,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同时,能够整合自己未来的专业素养,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另外,学校也可以在进入社会后进行相应的心理素质和相应的课程。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为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专业素质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应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相应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自身意愿进行不同方向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如需要学生之间良好的协调与合作。你可以为他们训练篮球、排球等相应的运动,你可以很好的锻炼他们。对于需要毅力和耐力训练的学生,你可以在长跑、游泳等项目中锻炼他们,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毅力和耐力。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而高校承载着为社会培养生理及心理健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教改需要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地、深刻地变革,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穿戴设备等使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科学化、合理化,将切实提升学生体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社会政策要求,提出以下五条提高学生体质的落实方法,即首先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教学素质与水平;其次,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制定个性化体质提升计划;与此同时,优化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体育设施资源合理配置;继而,重视意志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体质素质;最后,塑造并增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