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邵海亭
居民健康意识水平的增强,使得旅游运动健身成为当下热点话题,这为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花钱买健康”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居民新的消费理念。现阶段,体育消费市场逐步开始由一线城市向周边旅游区域发展,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成为联结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纽带。在这种背景下,探究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发展现状,成为我国高质量健康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建设项目,设施利用率是对于设施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以北京周边旅游区域某体育场馆为例,该体育馆2020年度开放33周,其中单周接待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为25周;单周接待人数在500~1000人的为5周;单周招待人数超过1000人的为3周。就此体育场馆而言,其开放时间较长,但总体使用率较低,接待人数较多的时间多集中在五一、十一等法定假期,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1]。
图1 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变化图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国内居民人员组成复杂,就旅游区域而言,节假日期间出行交通压力骤增,这也是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评价要素之一。在合理估算地方最大交通流量后,建设相应的城市走廊,将周边旅游区域与城市进行有机结合,降低游客进行体育设施使用的交通压力。可以借鉴新加坡的交通干线设计,其充分发挥了城市与各区域交通枢纽站的作用,依托枢纽站完成城市交通的有序管理,并在各人口密集旅游区域及社区聚集区设有大型公交换乘中心,方便游客与居民乘达各级体育设施场地。
群众的满意程度是体育设施建设的核心评价指标,通过对上海周边某旅游区域在五月份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地体育设施服务满意率为:非常不满意(4%)、不满意(14%)、一般(26%)、满意(31%)、非常满意(25%)。在不满意群众的意见筛选中,多数认为当地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的锻炼活动,应加大拨款力度,增设体育设施,满足当地锻炼活动需要。
一线城市有着良好的发展资源,例如以举办地方体育赛事为契机,修建各种体育设施,在赛事完成后,这些体育设施可以用于旅游观光使用。就调查结果而言,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但分布不均,具体表现为集中化、聚集化特点。以广州为例,2015-2020年该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场由1468个增长为3000余个,但这些体育场多修建于经济发展较为优秀的旅游区域,部分发展不佳或黄昏旅游项目周围缺乏体育设施建设。并且局部地区的体育设施没有达到国家旅游水平,仅能够提供给地方娱乐活动,无法举办大型观光活动赛事,不满足地方体育旅游发展战略。
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建设数量普遍较多,但地方政府部门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往往将资源倾斜于强势体育项目中,造成旅游项目发展出现局限性。例如,深圳作为一座国际体育赛事城市,每年举办的国际性体育竞赛项目超过500场,如网球、马拉松等。但在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建设方面,虽然有许多网球中心、体育运动公园等运动场所,但足球场、游泳场馆等投入成本较高的体育设施较少,甚至部分区域存在没有体育设施的情况。
图2 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建设情况
良好的制度政策是保障体育设施服务的基石,但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体数量不断扩大,使得体育设施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在不同社区、乡镇,由于场地大小不一,部分体育 设施规模过小,布局不集中,较为零散,功能性比较差,致使体育器设施的使用率偏低。目前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导致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使用混乱,例如,经常能看到一群大爷大妈抢占篮球场、足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场所进行广场舞,或是噪音过大影响周围旅游人员心情,在部分行政村还存在着晾晒粮食作物的现象[2]。
图3 体育场规模分类
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且对于破坏设施现象的相关法规不规范,使得设施损毁现象频发。这些体育设施多为旅游区域的辅助项目,管理部门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维护,长时间的搁置造成体育设施能用性越来越低。例如,部分篮球架篮筐掉落、广场地面开裂、体育设施损坏无法使用。这种现象不仅增大了体育设施的安全隐患,更降低了游客的使用体验,降低二次旅游观光的意愿,影响公众运动参与积极性,形成体育设施维护项目的恶性循环。
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共体育服务内容逐渐丰富和扩展,使得公民对各类体育设施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并不完全相同。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发展,重点在于体育设施的管理工作,强调非实物类的服务需求明显高于实物类的服务,通过对体育设施管理制度的完善,优化体育设施服务项目。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单、健身手册、地方旅游景点公众号等多个渠道,普及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使用知识,宣传运动健身的积极作用,弘扬健康社会理念。帮助地方居民及游客了解运动效果的同时,呼吁大家爱护体育设施,坚决抵制恶意破坏体育设施的现象,保障个人安全。可以利用体育场地举办体育赛事,如太极拳、乒乓球赛、广场舞、篮球赛等不同年龄阶层的项目,宣传全民健身理念的同时,促进公众的参与度,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为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带来新的游客资源[3]。
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发展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实时转变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建立旅游区域体育设施示范基地,成立各种专项补助基金、发展基金项目,扶持新兴运动休闲项目。领导人员要自觉承担体育设施公共服务责任,避免利用市场化借口而存在的“懒政”思想。与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游客做好信息交流工作,确保体育设施建设服务到“点子”上。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背景下体育设施基础服务建设的两大基本保障,根据现有《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等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体育设施服务管理准则,将文本案件转化为可操作性方案,提高政府的执行效率。通过对地方实际游客情况与体育设施数量记录进行跟踪建档,适时体育设施服务工作精准、长期化管理,重视项目跟进,及时指出体育设施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政府在定点体育设施服务工作中,若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与区域负责人进行沟通,快速制定解决方案,保证旅游区域体育设施服务工作的有效运行。由此可见,进一步充实体育设施服务组织保障,可以在原有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的基础上,额外增设专门负责特殊群体的体育设施运动设备,考虑到旅游群体的特殊化,设立相应的体育设施服务办公室、联系点等机构,明确不同职能的具体任务,构建明确的体育设施服务组织体系。
地大物博的自然环境条件为我国一线城市周边旅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若想实现产业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建设,就需要将旅游运动休闲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巩固工艺美术、文体娱乐、用品制造等优势产业,推动多功能运动休闲项目建设,逐渐形成体育、文化及旅游相融合的特色格发展平台。
以某一线城市为例,当地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城市周边旅游区域为基地推动各类文化产业融合,逐渐涌现出各种生态农庄、爬山等运动休闲产业示范基地,并依托这些示范基地开展文化旅游项目,带动体育设施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增强地方人员的消费意识,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实现体育设施发展的转型升级。由政府带头培育出体育、文化、旅游相融合的运动产业平台,改变传统的单一产业模式,将体育设施作为项目核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深度融合,形成极具文化内涵的运动小镇。扩大运动休闲小镇的周边纪念产品和贸易范围,完善体育设施产业链,满足游客的游玩需求。
运动融合旅游平台发展是新时代的产物,其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始,也是未来城市周边旅游行业发展发展的主基调。在其深化壮大过程中,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制定好优惠政策,改善投资融资机制,完善招商宣传工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将旅游业等其他产业融合到一起,构建多产业发展平台。未来体育设施发展要顺应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有效弥补经营漏洞,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体育设施产业新兴生态化发展[4]。
通过对一线城市周边旅游区域的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发现,现阶段部分区域体育公共设施种类单一,无法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体育锻炼的设施需求。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首先,制定体育设施使用管理维护制度,通过法律法规保障设施使用安全;其次,扩大体育设施建设规模、种类,公开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满足群众需求;再次,招聘专业人士担任体育指导员,对游客进行专业化健身指导;最后,政府要简政放权,鼓励政府与个人机构融资发展,加强体育设施与其他行业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