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俊
为获得字形完美之艺术效果的部首偏旁之合理配合方法,历代书家论述甚多,其见解亦大同小异。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著《分部配合法》,是清代书论中论述结构的经典之一,以偏旁部首为中心,讲解另外部件与之的关系。在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笔画的形态巩固、笔顺关系、偏旁部首中每个笔画之间的构成关系(教学重点)、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教学难点)。
(一)《分部配合法》曰:“口在下者,左略长以见柱石平载上。”口部在字的下方时,左竖略长,如柱子及其基石一般,有起支撑作用的力量,承载上部,使字的重心能够平稳。
两竖略斜,两横上略斜下较平。上横最长,下横次之,左竖较右竖稍长,上横与左竖可离可接,下横起笔接左竖右边,收笔超过右竖末端。如“合、名、若”等字。
(1)笔画粗细(轻重)
一个字笔画比较少时用笔稍重,线条厚实粗重,。如“古、台、名”等字。
(2)“口”部长宽比例
“口”部的形态受上部笔画的多少影响其占位的高矮,如“名”字上部斜短,则“口”部占位稍高,“喜、舍”两字上部笔画多,则“口”部宽扁。
(3)离合虚实,上横与左竖的离合有变化,左竖的起笔较重,一般横的起笔稍轻与之相离,如“善、菩、舍”等字,也可用虚搭的尖状相接,如“台、吞、若”等字,也可用实接铸入,增加厚实感,如“名”字的撇、竖、横接于一点,“古”字的三笔相聚。
(4)当“口”部左上角有短撇时,常用破角求变,如“含”字,左竖起笔从上撇尖末之左部,横的起笔与上撇之下端相接,如撇之破开左上角,既相接紧密,又空灵留气,虚实相生。行楷中也用此法,如“召、居”等字。
(5)行楷和行书中,构成关系又有所不同,下横与左竖往往相离,而上横则与左竖相接。如“谷、右、合”等字。行书中则左竖于与上横实连,下横也与右竖顺连,与左竖则相离,如“石、古、占”等字。
(二)口在左和口在右
1.《分部配合法》曰:“口在左旁者,缺一角以让右,齐其上。”
(1)构成关系:“口”在左旁时形态以长形或方形为主,左竖稍直,横折的横向上斜,折笔向左下斜,使右下角空出较多,以让右,由于“口”的形态小,在整个字的位置应偏上,向右部的上部靠近看齐。如“唱、啸”等字。
(2)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右部最上面一笔呈横势时,上部基本齐平。右部最上面一笔呈纵势或斜势时,右上部略高,如“嗅、嗟”等字。右部笔画多形态大的,左“口”应用笔轻,笔画稍细,如“嗅、鸣”等字。右部笔画少,有撇捺呈横向伸展的,“口”可笔画稍粗,位置居中偏上,如“吹、咲”等字。
在行书中,横折变化呈点状,末横化为挑,“口”部成横向两点状,与右部连写,或笔断意连,如“吐、哦、鸣、唱、吟、味”等字。
2.《分部配合法》曰:“口在右旁者,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形宜方扁而齐其下。”
(1)构成关系:“口”在右边,左竖略向右下斜,横折上斜,折笔则倾左下,末横平且长出折笔下端,“口”宜略扁或方形,而位置偏中下,不可太高如“如、知”等字。
(2)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左部形态宽扁且重心偏左下的,右“口”宜呈扁状,位置下靠,以平稳重心,如“如、知”等字。
左部取纵势且略向左下倾斜的,右“口”呈方形(或略呈长形),位置居中,如“加、和、知”等字。
在行书中,左部末笔牵丝与右“口”第一笔相连,位置居中或略偏下,如“和、知”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