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根基,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化学学科进行系统性教学,使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充分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并做到灵活运用。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较多问题。本文首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学科理解探讨初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学科理解;初中化学;核心概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3-0077-02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想将学生培养为综合型人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后续学习降低难度[1]。一方面,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科,对这一学科的理解较为模糊;另一方面,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容易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科感到抵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初中生主动投入化学学习中,教师必须抓住根本问题,抓住核心概念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的组成、化学知识的学习及化学知识的应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2]。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对化学学科缺乏兴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内容及布置的作业较为敷衍,态度不认真;第二,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不足之处,甚至没有设置化学实验课,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三,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理解初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方式
基于学科理解的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概念形成的过程,不能只是生搬硬套地对学生进行概念讲解,而应注重维持学生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应选择巧妙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的核心概念。化学不只是概念,概念中蕴含着许多物质及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本质。教师在挖掘概念背后的内涵时,应注意概念中的關键词和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形成深入的理解,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知识,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4]。
三、对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研究
(一)确立核心概念培养的目标
为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这也是当前教学的必然趋势[5]。要想让初中生充分理解化学核心概念,教师应先确立核心概念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准确认识化学的核心概念,并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6]。教师应明确什么是核心概念,并在教学中为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全面理解核心概念。教师可以画出核心概念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定适合自己的核心概念培养目标。
(二)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化学学科中的很多知识点都能够通过实验得到验证[7]。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师应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直观、具体,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并在后续学习中对其灵活运用。
例如,在讲解溶解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介绍溶解度的核心概念,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教师在提出这一概念后,可先为学生确立这一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如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溶解度后,学习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接着,教师详细解释概念,并圈画出概念中的关键词,使学生充分注意到概念中的特定条件与内容,如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条件、标准、状态和质量。条件就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标准是100克溶剂,状态是达到饱和,质量是固态物质溶解的质量。然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准备一个小烧杯、一些氯化钠和不同温度的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记录不同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然后写出实验报告及自己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在实验完成后,学生根据实验报告进行自我分析:为什么自己做的实验与标准实验结论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开展有效评价的策略
未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是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容易因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而失去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应适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无论生生互评还是教师评价,都能够给予学生认同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他人的重视,从而更主动地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更理性地认识自己,也能够使学生不断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学习他人优点,弥补自身不足。
例如,在教学氧气生成的知识时,教师应充分介绍相关知识点和具体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由两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一组先做实验,另一组检查实验成果,然后交换进行。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指出彼此的错误操作与不足之处,同时也要肯定对方的优点,进而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最后,教师进行客观的点评,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对初中化学教学引起重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化学学科的内涵,引导其掌握化学概念的规律,理解每个概念反映的本质与内容,使其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倪运南.从“建立概念”到“提升思维”:初中化学课堂以问题设计提高核心素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65.
张欧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C].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65-767.
张莉.优化化学概念教学 提升化学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8(24):11-12.
龙继忠.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核心素养的措施[A].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19年第三季度)[C].兰州: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3-4.
郭睿.化学核心概念的确立以及对应能力结构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余亮.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北京: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846-855.
林红焰,宋晓敏,陈争.基于核心概念设计中学化学教学:以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变化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02):25-28.
作者简介:梁雪峰(1968.5-),女,江苏淮阴人,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