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果要问历史教师和学生:“学习历史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估计所有人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如何记住那些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点。我国历史悠久,再加上世界史的知识,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识记知识的困难。学生死记硬背,记忆效果不理想,容易混乱。这导致历史学科成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本文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记忆知识点的难题。
关键词:思维导图;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3-0048-02
引 言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画面记忆效果比对抽象的文字概念要更好。因此,笔者着手调整自己的历史教学策略,将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与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世界脑科学专业机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的记忆为机械记忆,遗忘率很大;右脑的记忆为“形象记忆”,通过对物体形状、功能类型的辨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和长久记忆[1]。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将左脑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右脑的“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概念图,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用“画”的方式来记忆或思考甚至创作的。思维导图能将整个知识结构融合在一个系统中,只要想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就能通过知识间的联系与线索联想到其他知识,有利于将零乱的历史知识系统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形状、图案联系起来,调动视觉感官,锻炼想象力,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史知识点繁杂,学生记忆起来相当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将每个历史事件割裂开来进行单独记忆。其实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线索。思维导图可以将单个历史事件通过历史线索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记忆。使用思維导图,学生能够通过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按图索骥,最终解决问题。
二、思维导图的结构形式
(一)知识结构型思维导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这类思维导图通常采用大括号的形式,逐层展开,一般在学完一课或一个单元的内容后用于总结复习。教师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一个单元或整本书后,凭借记忆“盲画”,绘制完成后对照课本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取得理想的复习成果。
(二)时间线索型思维导图
这种思维导图一般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前后联系进行绘制(见图3),可以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帮助学生记忆,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避免学生记混历史事件。
(三)地理方位型思维导图
这种思维导图是按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来绘制的(见图4),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方位关系,特别是对于中国古代大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的国家关系,如辽、宋、夏、金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等。
(四)归纳总结型思维导图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记忆大量线性历史知识,还要对大量历史常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类比,并进行记忆。这些历史常识比线性记忆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需要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厘清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
当然,各种思维导图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有时同一思维导图可以涵盖几种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或习惯的方式来绘制。
三、思维导图的使用原则
绘制思维导图不必求全、求大,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某一章节、某一内容进行绘制,也可以就整本书进行绘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完一课后画这节课的思维导图,学完一单元后再画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最后将整本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整本书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整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记忆整本书的知识。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绘制,既可以画树状的,又可以画放射状的、环状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思维导图的效果
与传统笔记相比,思维导图对大部分学生的记忆和学习具有较高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节省学生记笔记、整理资料的时间;另一方面,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实现高效复习。
结 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在教学与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应不拘泥于形式,而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将其与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林腾希.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8(27):7-8.
作者简介:李亚利(1984.12-),女,四川简阳人,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