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红
(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预后效果差,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使患者的家庭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及精神负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由非外伤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偏瘫和意识障碍。少量出血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大量出血需采取手术治疗。由于颅内血肿是患者高致死、致残率的主要原因,因此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1-3]。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临夏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标准。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7.7±8.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16例,丘脑21例,其他部位15例,出血量31~78 ml。观察组中,男25例,女27例,平均年龄(58.2±10.7)岁。出血部位:基底节14例,丘脑21例,其他部位17例,出血量34~80 ml。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由于病发突然,患者及其家属都处于恐惧焦虑状态,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阐明病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使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避免情绪大幅波动,注意日常保暖,工作和生活应注意劳逸结合。(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病情的可恢复性,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叮嘱家属使用积极、乐观的语言鼓励患者战胜疾病。(4)功能康复。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炼,协助患者翻身、坐立和行走,对语言和认知功能欠缺的患者通过卡片识字、听广播、音乐等方法进行康复。
1.3.1 心理状况
采用SAS、SDS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变化。
1.3.2 临床恢复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方法,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评分方法。
1.3.3 护理满意度分级
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100~86分为满意,85~60分为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为(22.43±3.22)分,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为(21.52±3.04)分,差异不显著。护理后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为(40.42±2.61)分,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为(63.83±3.36)分。护理前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为(24.26±4.45)分,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为(23.72±5.26)分,护理后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为(41.27±3.65)分,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为(68.44±4.71)分。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比较
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表示不满意,观察组49例患者中仅4例患者对护理干预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脑出血患者由于颅内处于血块压迫和高压状态,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后遗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治疗过程中的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功能和语言障碍,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利于受损的神经元重新形成,有助于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4-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的减缓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护理干预可以缓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