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国莉
表演者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台上场
表演者脚踩高跷,边扭边唱
传说古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会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来摘取高处的果子,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踩高跷活动。清朝诗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一诗中,将踩高跷活动描述为“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展现了踩高跷的高超技艺。
海城高跷起源于辽宁省海城市,迄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日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民谣“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高跷表演的喜爱之情,而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海城高跷秧歌更是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2006年5 月20 日,海城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城高跷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于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 年),牛庄古镇三义庙就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表演。”清朝初期,东北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南近海地区,海城古镇牛庄是当时关内外的物资集散地以及辽东最早的水上商埠。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入和辽南经济贸易的发展,南北方的艺术在此得到了广泛交流。原本只局限于在跷上耍刀弄棒的“武跷”,经过海城民间艺人的不断探索,在艺术形式和表演技巧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传统的民间戏剧也被搬到了高跷上,表演形式逐渐多样。
现代海城高跷秧歌分集体舞、小戏二人场与三人场。集体舞也称“前大场”,开场造型叫“架象”,象征着万象更新、歌舞升平的欢乐场面。小戏二人场,又称“傻柱子逗媳妇”,节奏从慢到快,表现二人互相搞笑的精彩片断。三人场表演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从恋爱开始丈母娘不同意到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有情节、有互动、有搞笑,令人笑声连连。除此之外,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还编排了《喜送公粮》《参军光荣》《喜摘丰收棉》和大型舞蹈《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上》等现代节目。
海城高跷秧歌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上装(旦角)、下装(丑角) 等;表演题材大多源于生活,或是群众喜爱的神话故事和戏曲;伴奏以唢呐和锣鼓为主;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加上化妆夸张的脸谱、以大红大绿为主调的装束,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海城高跷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是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过街楼”是在街头行进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按街道的走向分男左女右两排行进,扭浪不同曲牌的喇叭调,常用曲牌有“五匹马”“梆子娃娃”“句句双”等。海城高跷秧歌的“过街楼”板头较快,紧锣密鼓,唢呐高奏,扭起来极其欢快。“大场”是最能表现海城高跷秧歌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传统的“大场”没有明显主题,主要是为了给“小场”表演打开场面,造成热烈气氛,又以多变队形显得格外红火。“下武场”是能够体现海城高跷秧歌特点的另一种表演形式。“武场”形式有逗狮子、燕浮水、金鸡独立、蝎子倒爬墙、走旱船,等等。每逢赛会,失利的一方多用此种形式展示高超跷技,以吸引观众,挽回败局。
每当激昂的唢呐声与锣鼓声响起时,海城高跷艺术团的演员们便会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台上场。他们脚踩两尺多高的高跷却如履平地,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时而火爆热烈,时而即兴狂野。在一踩一扭之中,东北风情随着演员们的动作尽显无遗。
海城高跷秧歌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发展初期,表演者身着红绿彩衣,手执纱帕或彩扇,头上扎着花环或彩条,描眉涂红,扭起来喜气洋洋,充满朝气。由于当时表演者两足落地,所以人们称它为“地秧歌”。
清朝咸丰年间,海城人变地秧歌为高跷秧歌。人们在木棒中部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子系于腿部。高跷的高度一般在两尺左右,表演者脚踩高跷,边扭边唱,又是另一番情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们不断探索,改进传统的高跷艺术,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欢快、奔放、热烈、火爆为基调,以优美、抒情、风趣、诙谐为特色,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海城高跷秧歌的艺术特征,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特色。
“扭”是海城高跷秧歌的基本技法,民间一向有扭秧歌之称。海城高跷以“交替花”为基本扭法,将“挽、片、掏、打、缠”等腕部的动作和前踢步、后踢步等步法交替运用,配之以鼓乐,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高跷扭法,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勤劳勇敢、朴实乐观的精神风貌。“浪”是海城高跷秧歌的审美标准,要评价一位演员扭得好便谓之“浪得好”。艺人们将高跷的审美标准概括为“稳中浪,浪中美,美中俏,俏中哏”12 个字。“俏”主要表现在舞蹈节奏的变化之中,通过动作的大小、快慢、强弱、缓急、收放、动静、轻重的对比,构成动作上的俏劲,表现出高跷泼辣明快、俏皮可爱的艺术特色。“俏中哏”多出现在动作之尾,在一收的瞬间静止中表现出动态美,动得快、收得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逗”是海城高跷秧歌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表现手段,以“逗”来抒情达意,逗哏成趣。“逗”是人物感情色彩的渲染,也是海城高跷表演艺术的核心。人们常说,“不逗不为秧歌,逗得不活不为能手”“逗而不俗,趣而不丑”,逗得风趣而不庸俗。“相”即“鼓相”,是“叫鼓、亮相”的简称。它借鉴吸收戏曲中“亮相”的表演程式,在一定锣鼓套的配合下做一个或优美或英俊或威武或滑稽的瞬间静止的造型。鼓相使高跷表演跌宕起伏、动静有致、神韵十足,呈现出异常热烈的气氛。
在海城高跷秧歌的表演中,气势恢宏的“大场”和轻快细腻的“小场”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了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在嘹亮的唢呐声和铿锵的锣鼓声中,高跷秧歌早已成为海城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牵动着民众的心,也表达着民众的情绪。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海城高跷秧歌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吸收营养,收集题材,生根发芽。希望在当下大力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环境下,海城高跷秧歌也能借力取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