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金 吴新建 叶燕珠 汪阿恋
摘 要 《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优先做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抓好乡村教师培训是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国培计划”中西部乡村教师跟岗实践研修项目中,产生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最后,从培训者和参训乡村教师两个维度对如何用好“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进行反思。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实践导向 成果导向 乡村教师培训
为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注重开展‘走出去培训,让更多乡村教师获得前往教育发达地区研修、跟岗学习的机会”[1]。近年来,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乡村教师培训主要采取访名校、跟岗实践研修等实践性很强的培训模式。笔者认为项目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项目团队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采用“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调研出乡村教师存在的真问题,引领乡村教师开展真实践,促进乡村教师形成真成果,为参训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一、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的困境
过去十年,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乡村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育部“国培计划”充分发挥“雪中送炭、示范引领”的作用,特别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从2015年开始,“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重点面向乡村教师,设置了五类乡村教师培训和学习项目[2]。在“国培计划”的示范和引领下,许多省份如福建也在过去十年里大力开展乡村教師培训,省、市、县三级乡村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站在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的视角来观察和反思过去十年我国乡村教师培训的实践,发现乡村教师培训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一是,还没有完全做到以参训乡村教师为主体;二是,还没有完全做到从乡村教师培训转向乡村教师学习和研究;三是,还没有完全从理论导向转向实践导向;四是,还没有完全做到从短期培训转向持续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五是,还没有完全实现培训者与乡村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等等。这些现实困境的有效解决,将有助于新时代乡村教师培训实现质量和效果的飞跃式发展。为解决这些困境,笔者所在项目团队提出了“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
1.“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内涵
所谓问题导向,是指乡村教师培训要回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价值问题和现实问题,要重视解决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3]。作为培训者,要全面把握国家、省、市、县各种层面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各类疑难问题,并深入了解参训乡村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培训者通过培训帮助解决的个性化问题。培训者在设计培训项目方案和培训课程时,要根据对问题的全面调研,确立培训的主题,并将收集的问题转化为参训乡村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系列课题。
所谓实践导向,是针对长期存在的理论导向而言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乡村教师培训中,乡村教师经常反映的一个问题是在乡村教师培训过程中,来自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院所的专家们的理论讲座“培训的时候听了很激动,想想很感动,工作的时候一动不动”。很大部分乡村教师由于理论学习不够,缺乏将理论直接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无法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因此,在乡村教师培训中,项目团队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需要强化实践导向,实践导向并不是放弃理论学习,而是要求授课教师要深入研究乡村教师所从事的真实的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乡村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乡村教师遇到的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帮助乡村教师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架构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帮助乡村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和应用理论。
所谓成果导向,是指乡村教师培训要让参训乡村教师通过培训形成“看得到、摸得着”的成果和进步,持续强化乡村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成果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成果的内在本质主要体现在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上,比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能力的提升、乡村学校校园安全与法制知识的丰富、乡土知识的学习和丰富、复式教学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的提升、“备、教、学、评、研”一体化能力的提升、乡村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等等。
2.“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
笔者总结提炼出项目团队在乡村教师培训实践中所采用的“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的操作流程,如图1。在乡村教师培训中,项目团队以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成果导向作为整个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中轴和主线,在问题导向下,培训项目团队以“问题即课题,培训即学习,学习即研究”的理念进行全面、深入的问题调研,从国家、区域和参训乡村教师个体三个维度[4],全面准确地把握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精准确定能够反映问题调研结果的乡村教师培训主题。按照系列化、单元化、个性化的思路,将培训主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培训课题。在实践导向下,培训项目团队按照参训乡村教师作为成人的学习特点,将培训课题转化成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坚持成果导向,帮助参训乡村教师回归学习和研究的主体地位,培训者与参训乡村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努力形成一系列参训乡村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培训成果,增进参训乡村教师参加学习和研究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问题、实践、成果三者是三位一体的。“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要求问题应该是真实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实践应该是真实的实践、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指向问题解决的实践,成果应该是真实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成果、有助于教师成长的成果。
三、“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下乡村教师培训的核心问题
笔者所在项目团队承担了“国培计划(2018)”——某中西部省份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初中化学班赴福州开展为期20天的集中跟岗实践研修的项目任务。在该项目设计和实施中,项目团队采用的就是“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
参加本次跟岗实践研修的教师共有20人,均为初中化学教师,其中来自县城的教师有8人,来自镇区和乡村的教师有12人。为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团队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将县城的8位教师归为一组,将来自镇区和乡村的12位教师归为另一组。项目团队将来自镇区和乡村的12位教师作为乡村教师开展“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12位乡村教师中,有1人职称为副高级教师,其余11人职称均为中级教师。大学毕业专业有10人为化学教育、化学或煤化工,有1人为小学教育,1人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高学历有10人为本科,2人为专科。
1.问题导向下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主题的确定
在培训开始前的两个月,项目团队就开始进行问题导向下的培训需求调研。按照分层培训的思路,项目团队建立了乡村教师跟岗实践研修班的QQ群和微信群,并通过问卷星编制了跟岗实践研修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全面了解12位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进一步地,项目团队在QQ群和微信群中进行群体访谈和个别访谈,全面了解12位乡村教师对于到福州进行为期20天的跟岗实践研修的想法:如希望到什么样的学校跟岗实践研修?希望什么样的名师担任实践教师?希望跟岗实践研修期间跟岗实践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条件保障?希望通过20天的跟岗实践研修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提升什么样的能力?等等。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和结果分析,项目团队发现12位乡村教师对于到福州进行为期20天的跟岗实践研修充满期待,这12位乡村教师中大部分不是第一次到省外参加“国培计划”集中培训,不过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参加跟岗实践研修活动。12位乡村教师都希望可以在专业能力强又有指导青年教师能力和意愿的名师所在学校进行跟岗实践研修。12位乡村教师重点想解决的问题(课题)主要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技能提升问题、初中化学复习课效率提升问题,等等。基于上述的问题调研和调研结果的分析,项目团队将本次乡村教师跟岗实践研修的主题确定为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乡村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2.跟岗实践研修学校和实践导师的选择
作为以跟岗实践研修为主要形式的集中培训,跟岗实践研修学校和实践导师的选择对于整个培训质量和效果将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对参训乡村教师的调研和对调研结果的分析,结合长期的乡村初中化学教师培训经驗以及对培训基地校和实践导师资源情况的分析,项目团队决定选择福州市的两所学校作为跟岗实践研修学校,其中一所学校为福州市中心城区的优质初中校,选聘该校化学教研组长担任实践导师,另一所学校为福州市城乡接合部的薄弱初中校(该校化学学科教师团队实力较强,是福建省普教室初中化学基地校),选聘该校校长担任实践导师。两位实践导师都长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一线工作,职称均为高级教师,师德师风良好,专业知识广博,专业能力扎实,拥有指导青年教师的经验、意愿和热情。两位实践导师都对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手持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深入和独到的研究,并能够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
3.实践导向下实践课程的设计
根据前述的需求调研,针对12位乡村教师重点想解决的问题(课题),项目团队进行了实践课程的设计,见表1。
从表1可见,围绕12位乡村教师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4大问题,在两位实践导师、项目团队和多位一线骨干教师指导和参与下,项目团队以参训乡村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关注乡村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帮助参训乡村教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尝试将专家引领、名师示范、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相结合,帮助参训乡村教师在跟岗实践研修中进行阅读、学习、备课、观课、评课、研究、模仿、研讨、交流、操作、实践、反思、写作等实践活动,促进参训乡村教师从单一的听讲转向全方位多感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并通过6位参训乡村教师亲自参与的同课异构活动,让参训乡村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在跟岗实践研修中得以发生和实现。虽然整个跟岗实践研修活动长达20天,但是12位参训乡村教师的跟岗实践研修活动都是问题化、单元化、系列化、个性化的,每一天的实践活动都是富有教育价值的。
4.成果导向下培训成果的生成
在本次跟岗实践研修过程中,项目团队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促进培训成果的生成:一是,每一天都由12位参训乡村教师一起协作完成一份有问题、有实践、有反思、有总结、有启示的学员简报。一开始学员们完成起来很困难,但是通过坚持和协作,学员们慢慢地掌握了撰写简报的方式方法,制作出了一系列可读性很强、具有参考价值的学员简报。二是,在培训过程中,布置参训乡村教师撰写深度评课稿。项目团队指导参训乡村教师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怎么教得更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怎么学得更好”等维度,对一系列精彩的观摩课进行深入思考,撰写深度评课稿,项目团队及时将评课稿汇编整理,并由实践导师和项目团队撰写评课稿点评意见,供全体参训乡村教师交流研讨。三是,在培训过程中,组织6位参训乡村教师与跟岗实践研修学校的教师一起同台竞技,进行同课异构,帮助参训乡村教师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变。四是,在培训过程中,组织全体参训乡村教师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初中化学趣味实验、初中化学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实验活动,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实验改进与创新作品、化学趣味实验作品,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初中化学实验资源。五是,在研修开始时,要求每一位参训乡村教师在跟岗实践研修过程中,围绕本次培训拟解决的问题(课题),自选主题和方向,撰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有理有据的化学学科教学论文,等研修结束时提交给项目团队,并汇编成册供参训乡村教师内部交流。
四、“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下乡村教师培训的反思
近年来,项目团队将“问题、实践、成果”三重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应用于多个“国培”“省培”“地方委培”乡村初中化学教师培训项目中,均产生了良好的成效。反思我们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整个培训过程应该以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现实问题为载体,培训者应与乡村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调研出乡村教师存在的真问题,引领乡村教师开展真实践,促进乡村教师形成真成果,为参训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二是,乡村教师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应该改变自身观念,不宜将参训乡村教师当作被培训者和接受者,而应将参训乡村教师作为培训主体,将培训过程看作参训乡村教师的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项目团队需要为参训乡村教师的学习过程设置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中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是,实践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并不排斥理论,相反培训者和参训乡村教师需要充分吸收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法等相关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找到明确的方向,并为实践的反思提供理论支撑,提升实践的质量;四是,鄉村教师培训应该将问题、实践和成果有机统一起来,以问题作为培训的出发点,以实践作为问题解决的路径,促进参训乡村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和研究,以成果的生成作为培训的落脚点,从而实现乡村教师培训和乡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20-07-21)[2021-03-01].http://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0-09/04/content_5540386.html.
[2] 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国培计划”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的实施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6(31):11-13.
[3] 李瑾瑜.“国培”十年:教师培训专业化探索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发展[J].教师发展研究,2020(03):15-26.
[4] 张贤金,吴新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应“多维立体”[N].中国教育报,2013-10-16(009).
【责任编辑 武磊磊】
*该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新时代乡村教师精准培训体系构建研究”(EKA1905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