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结合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有效性评价

2021-09-08 14:08陈夏玲
健康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预后效果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

陈夏玲

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結合CT灌注成像(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ACI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A、CTP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为D组40例(CTA、CTP均为阳性)、E组18例(CTA为阳性、CTP为阴性)、G组26例(CTA为阴性、CTP为阳性)、F组11例(CTA、CTP均为阴性)。比较4组远期预后效果和近期预后效果。结果:D组MRS≤2分占比、治疗后NIHSS评分≥4分占比高于E组、G组、F组,P<0.05。结论:CTA结合CTP对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有效性高。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静脉溶栓;预后效果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如ACI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静脉溶栓是治疗ACI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测溶栓治疗效果。本研究分析了CT血管成像(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对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29例,年龄(63.37±5.94)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查与分组

所有患者均接受CTA、CTP检查,检查结果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确定。按照检查结果分为D组40例(CTA、CTP均为阳性)、E组18例(CTA为阳性、CTP为阴性)、G组26例(CTA为阴性、CTP为阳性)、F组11例(CTA、CTP均为阴性)。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发病6 h内应用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20160055)进行静脉溶栓,总剂量为0.9 mg/kg,首剂量为总剂量的10%,于60 s内静脉推注,剩余90%在60 min内静脉泵入。

1.3 观察指标

比较4组远期预后效果:于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测定,>2分表示远期预后效果差,≤2分表示远期预后效果好。比较4组近期预后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测定,治疗后评分≥4分表示近期预后效果好,<4分表示近期预后效果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4组远期预后效果比较

D组MRS≤2分占比高于E组、G组、F组,P<0.05。见表1。

2.2 4组近期预后效果比较

D组治疗后NIHSS评分≥4分占比高于E组、G组、F组,P<0.05。见表2。

3讨论

调查研究表明,对发病时间6 h内的ACI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如减轻脑组织损伤、预防肢体偏瘫等[2]。对ACI患者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CTA是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技术,通过在外周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对梗死部位进行CT扫描,最终获得颅内血管三维图像。CTA能够直观评价脑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具体部位等。CTP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能够动态扫描造影剂密度变化,可观察到靶区扫描部位的血流灌注状况,清楚反映脑血流关注情况。CTP联合CTA可清楚显示脑梗死病灶具体部位和具体数量等,准确诊断ACI患者病情,预测脑缺血状况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D组MRS≤2分占比、治疗后NIHSS评分≥4分占比高于E组、G组、F组,充分表明CTA结合CTP对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有效性高。

参考文献

[1]沈永玲,朱海暴,李勇,等.CTA结合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2):280-282.

[2]邹亮,夏鹏飞.CTA结合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价值评估[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17(2):126-129.

猜你喜欢
预后效果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