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2021-09-08 13:49张庆霞
健康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肾性贫血腹膜透析

张庆霞

摘要: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进行腹膜透析的32例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治疗组接受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接受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两组均根据铁蛋白水平补充铁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关键词:肾性贫血;腹膜透析;罗沙司他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危险因素[1]。目前我国主流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采用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补充铁剂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罗沙司他是全球首个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径化酶抑制剂(HIF-PHI)。本研究对16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应用罗沙司他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我科进行腹膜透析的32例尿毒症贫血患者,所有患者血红蛋白水平60~100 g/L。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治疗组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0.5±54.5)岁;尿毒癥腹膜透析平均病程(5.6±1.2)年。对照组男8例,女8例;平均(33.7±50.2)岁;尿毒症腹膜透析平均病程(5.2±1.3)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符合尿毒症贫血诊断标准;(2)血红蛋白水平60~100 g/L。

1.3 治疗方法

患者均腹膜透析治疗1年以上,对照组接受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同时补充铁剂治疗。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注射,每次3 000单位,每周3次,持续治疗8周。治疗组接受罗沙司他治疗。罗沙司他口服,体质量45~60 kg者100 mg/次,体质量≥60 kg者120 mg/次,每周3次,持续治疗8周。两组均接受铁剂口服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有效为患者平均血红蛋白水平≥110 g/L。

1.5 统计学方法

采集数据运用SPSS.17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贫血发生率逐渐升高,贫血程度也逐渐加重,约98.2%透析患者合并贫血,52.1%非透析患者合并贫血,这成为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率过高的重要原因。肾性贫血不仅会引起体力不支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增加心脑血管风险和死亡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贫血症状出现更早且严重,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更严重,死亡率更高,对药物治疗纠正贫血的反应也较差。此外,肾性贫血还可能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和增加透析风险。

罗沙司他是全球首个开发的小分子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类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低氧诱导因子(HIF)的生理作用不仅使红细胞生成素表达增加,也能使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以及促进铁吸收和循环的蛋白表达增加[2]。罗沙司他通过模拟脯氨酰羟化酶(PH)的底物之一酮戊二酸来抑制PH酶,影响PH酶在维持HIF生成和降解速率平衡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纠正贫血的目的。本研究中,治疗组对罗沙司他耐受良好,无皮疹红斑、无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异常,未发现药物相关的高血压,说明罗沙司他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善锬.慢性肾脏病贫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

[2]滕菲,李雪梅.低氧诱导因子与肾性贫血[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7,33(1):63-68.

猜你喜欢
肾性贫血腹膜透析
肾衰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临床探讨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膜透析导管破裂3例保守处理过程及分析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分析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静脉注射与口服铁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的效果比较
静脉序贯及口服补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