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铁民
“善文化”与煤矿安全文化深度融合,使安全文化底蕴更加厚重、作用更加实际、效果更加明显
“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宣传和弘扬“善文化”,既是传承传统人文美德的需要,也是弘扬时代精神、引领道德价值取向的需要,更是坚持以人为本、丰富企业安全文化的需要。近年来,龙煤鹤岗矿业公司兴安煤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探索将“善文化”与煤矿安全文化深度融合,使安全文化底蕴更加厚重、作用更加实际、效果更加明显。
“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核心是人本思想,这与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的本质同根同源。兴安煤矿汲取“善文化”营养,结合企业实际,进行“积聚正能量,倡树善文化”工程建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引导员工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转变安全观念,促使其从思想上筑牢安全基础、从行为上养成安全习惯,以具有“善文化”特征的安全文化来确保煤矿实现安全生产。
一是引导员工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人是安全工作最重要的对象,离开了人,安全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兴安煤矿通过开展“善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倡导时时处处“与人为善”的思想,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大家真正把关注点落在“人”上,把“人的安全”作为基本目标之一和安全生产过程中评判事情是否做好的基本标尺,使安全文化建设回归本真。
二是教育员工崇尚“生命至上”信条。生存权利是一个人最大的权利,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在“善文化”建设中,通过反复强调尊重生命、保障安全的重要性,从小事和细节入手,教育员工崇尚“生命至上”信条。例如,兴安煤矿在尝试“善文化”与煤矿安全文化深入融合的过程中,要求员工骑摩托车自觉佩戴头盔、入井员工必须系帽斗下颌带,从细微之处做起,时时处处提醒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同时,制定一系列惩罚措施,通过对违反规定的员工施以一定的惩罚,促使员工将尊重生命、保障生命安全作为基本价值导向,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人自觉遵守,大家相互监督,进而形成尊重安全、生命至上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三是促进员工打造“安全幸福”之基。人的一生是一个追求幸福的过程,一切幸福的根源都来自于健康和安全。在以往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常采用直白、灌输、“填鸭式”的方法,使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对员工的触动并不深刻。兴安煤矿在“善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十大好人”评选、员工岗位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对在安全监督、安全互保、安全教育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并请来员工妻子与获奖员工共同登台接受赞誉和鲜花,增强了获奖员工及家属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为广大员工树立了安全方面的榜样,激发其他员工争当安全标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刺激员工家属“妻凭夫贵”的羡慕心理,形成员工自主保安全、家属协助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推进“善文化”建设,对于塑造和形成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适应企业安全发展形势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具有辅助提升的作用。在与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的长期斗争中,兴安煤矿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形成了务实管用的安全文化。然而,这些安全文化的形成具有目的性、实用性强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员工安全素质养成等安全文化基础性建设元素的缺失。建设“善文化”工程,大力开展员工岗位技术练兵、准军事化训练等活动,可以形成一个全面立体的安全教育、安全管控系统,丰富安全文化基础 性元素,使兴安煤矿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更加饱满的姿态不断发展完善。
二是具有相互粘合的作用。企业通过借鉴和吸收外部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先进经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创新和丰富“本土”安全文化,本身值得称道。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建设“善文化”工程,注重人性修为,从细节入手,通过制度约束、环境熏陶,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新的管理方式,并逐渐习惯和认可,进而达到相互粘合、择优吸收的目的,切实丰富本土安全文化。
三是具有创新管理的作用。安全文化需要根据企业不同时期安全工作的要求,通过不断创新丰富内涵,适应不同形势的需要。兴安煤矿以“善文化”工程建设为载体,把安全思想教育、文明行为、班前礼仪安全指标、工程质量、小班评估等进行规范统一,创新制定《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实施办法》,通过每月考评,兑现奖罚,使“善文化”建设工程成为丰富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创新的“引擎”,助推安全文化不断健康地发展。
龙煤集团总部大楼
企业安全文化从广义上理解,应该是一种宽泛、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最终体现在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上。“善文化”底蕴深厚,包容性强,能够为安全文化提供丰富的营养,从多个层面促进优秀安全文化形成。因此,在“善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以下方面。
一要修善行,为养成员工安全行为服务。组织员工围绕安全生产广泛开展深入的讨论,对员工提出的好想法、好建议进行提炼、归纳总结,让员工在讨论中提升安全意识。建立文化长廊,广泛宣传“善文化”内容及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制定并完善培养制度和约束制度,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做到时时处处按章操作、按规矩办事。
二要做善人,为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服务。通过开展矿区“十大好人”评选等活动,选树表彰矿井安全管理的先进人物、安全作业的模范典型,对员工进行正向引领,形成人人学模范、事事讲安全的氛围。组织共产党员、团员青年开展义工活动,围绕安全生产实际,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进行义务服务,让大家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切实增强党员和团员服务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要融善情,为畅通思想交流渠道服务。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与员工“谈心”活动,做到谈心不分地点、不定时间、不设框框,不做记录,从“唠唠磕、说说话、交交心、融融情”的角度去接触员工,让员工有话愿意和干部说。对员工反映的个性问题,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要汇总梳理,反馈给系统主管领导协调解决。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可以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提升领导干部在安全管理中的公信力。
“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长期不断的传承、探索和创新实践,必将为企业安全文化注入更为丰富的元素和强有力的支撑,为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