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难题的成因探析

2021-09-07 04:59朱正芳
江苏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德育

【摘 要】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地处城乡接合地区,学校由于所处区域的特殊性,其德育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学校德育难题的成因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价值观、管理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

【关键词】德育;基础教育;城乡接合地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編号】1005-6009(2021)53-0127-02

【作者简介】朱正芳,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江苏盐城,224000)党总支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初级中学(以下简称“亭湖初中”)地处城乡接合地区,城乡接合地区是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具有城市和农村的混合特点,不同背景、不同职业、不同思想观念的人群生活在同一地区,使这种特殊区域具有多样化元素,表现出复杂性、流动性、多变性、多元化等特征。由于区域的诸多特点,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存在许多难题有待解决。

一、学校的德育难题

1.学校德育工作目标难以落实。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然而,家校协作开展德育活动时,却呈现出一定问题,使德育工作的目标难以有效落实。例如:亭湖初中开展“红色纪念日”活动时,学生未能清楚活动本身意义,导致活动流于形式;学校开展“青春仪式”亲子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家校理念一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达成德育目标,然而部分家长将这种活动当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在子女面前表露不满,也不接受学校的思想教育。

2.学校德育过程有待完善。

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培养道德意识,进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道德人格的过程。这是学生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以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性,以教师为引导的修养提升过程。例如:亭湖初中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无法正确认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嬉戏打闹。德育过程是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需要对之加以完善,如通过个别谈话、专题讲座、感恩教育等形式,以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校德育方法缺乏针对性。

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6岁,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是非善恶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对此,学校一般采取说服、榜样、锻炼等德育方法。而在具体实施中,这样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使具体实施过程缺乏实操性。例如:亭湖初中在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过程中,学生缺乏法律基础常识,对法律条款感觉枯燥无味;在邀请司法宣传部门依托司法解释来评析热点事件时,学生缺乏对受害人的情感认同,无法树立敬畏法律的思想意识。

二、学校德育难题的成因

1.区域环境影响。

亭湖初中地处城乡接合地区。学校周围流动人口多,人口分布疏密不等;地区收入水平差距依然存在,对人际关系、人们的道德观念存在一定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状况有待改善,一些中学生的道德意志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学校所处地区,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居民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甚至有无业游民、社会不良青年等。该地区还存在一些诸如网吧等的复杂场所,允许未成年人随意进出,未成年人对这些场所缺乏辨识性,不良社会现象间接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家庭环境影响。

其一,家庭氛围的差异。亭湖初中的学生家长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也有着不同的职业,学生所处家庭环境千差万别。城乡接合地区家庭类型复杂多样,家长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存在差异,也使这里的中学生道德品质呈现出多层次性。部分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家庭重组、亲人早亡等问题,也影响到学生意志品质的健康发展;一些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和引导,无法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教育理念的差异。对于外来务工家庭而言,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对子女的学习生活缺乏足够的关心。部分父母囿于文化层次不高等因素,未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教育上放松了对子女的要求,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更意识不到学习的意义,缺乏对学习生涯的长久规划,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难免下降。

其三,教育方式的差异。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造成了德育的“难题”。例如: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出口成“脏”;有的家庭受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男孩子受家长的溺爱,形成蛮横不讲理的性格。

3.学校环境影响。

一方面,不同学校德育水平存在差异性。城乡接合地区学校学生生源构成相对复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德育的模式和内容有着差异,从而直接导致学生上中学后道德起点和道德基础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为生存和发展,过多地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德育,从而影响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发展。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与学校没能保持密切的联系。家庭与学校配合不到位,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只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无法与家庭的教育影响产生联动效果。

综上所述,学校应以行为规范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动机;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还要加强家校合作,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让家校产生联动效应,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