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芳
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纪实七十二小时》,讲述了一家开在深夜的保育园的故事。它的营业时间是早上七点到凌晨二点,每天营业十九个小时。『保育园有必要开到深夜吗?』『孩子在晚上最需要的是亲人的陪伴』,但纪录片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在无法被平衡的家庭和工作中,深夜保育园反而成为了很多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父母们『疲惫生活中的一束暖光』。
托育服务供给不足是许多城市家庭面临的一大痛点,也是当前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短板”。有统计显示,我国有3岁以下婴幼儿将近5000万,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小小幼托事,承载着大民生。如何精准识别需求、寻找到一种“幼有所托”的城市模式,让城市里的人更幸福?近期,“及时提供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被列入杭州市《构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计划》。以此为起点,杭州正在奋力书写一份温暖的答卷。
普惠供给的新探索
“我们做过调研,辖区内双职工家庭占比超过总户数50%,有托育、托幼需求家庭占比超过 80%。应该说,不少家庭确确实实面临‘养儿难问题,要么没人管、要么托不起,尤其是0-3岁婴幼儿的照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对付过去的,对饮食、起居、环境及照护人员都有很高要求。”和睦街道党工委书记饶文玖坦言,“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个‘大众烦恼,年轻人才愿意放心大胆地生二胎,甚至三胎。”
在和睦街道的“阳光小伢儿”托育中心——华媒一米国,阳光照进了现实。作为中计协全国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创新项目,托育中心突出了普惠性,费用已降至每月3000元左右,基本达到居民预期标准,把老百姓的“托不起”变为“托得舒心”。“引进知名团队和专业师资,通过‘社区普惠+市场运作模式,由点及面、串线成链的15分钟托育服务圈,让家门口的‘普惠照料能够呵护到每一个宝贝、温暖每一个家庭。”饶文玖说。像这样建在社区里的普惠型托育中心,也正雨后春笋般地在杭州兴起。
在北部软件园,杭州首家“产业园区嵌入式普惠性托育机构”——初本幼园即将在9月份迎来第一批幼儿,让“陪爸妈上班”的愿景成为现实。目前,园内有2个全日托班,共40名婴幼儿,将招收北部软件园企业内职工24月至幼儿园小班前儿童。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成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5家、在建4家、正在前期谋划4家。杭州市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认为,“除了解决企业人才接送孩子的痛点外,这也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产城人融合的创新之举。”
变化的涟漪也在行业系统中激荡。今年6月,杭州市卫健系统托育服务联盟成立,已有7家委属医疗卫生机构开办职工托育中心,为联盟内职工子女入托提供优质便利的条件。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主任陈建芬认为:“卫健系统率先试水,让职工就近实现‘带娃上班,这一探索未来也将为其他行业提供示范。”
从社区统筹到单位自建,从社会兴办到产业园区嵌入托育园,婴幼儿照护服务连续两年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杭州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经历着从“有”到“优”的突破,在多元普惠供给上探索出了更多的路径。
家门口的“养育课”
“省心多了。”自从陈奶奶第一次踏入临平区南苑街道临城社区的成长驿站后,这里就成了她和孙子常常来“打卡”的点。这里的儿童游乐区、阅读区、亲子活动区、辅食制作区、母婴室等一应俱全,甚至拐角等容易磕碰处都安上了防撞条。“一开始我们建设驿站就想要给社区内的居民有个遛娃的好去处,随着养育课堂和临时托服务的开展,现在驿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小芬说。
翟娟及其团队是和睦街道、祥符街道等多个社区成长驿站的育儿指导师,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柒柒糖托育园创始人、华媒一米国总园长。“3岁以下婴幼儿是大脑发育和身体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人生起点最关键的1000天。我们会定期去每个驿站开展公益养育指导课堂,为家长们解答养育过程中的困惑。”以祥符街道庆隆社区成长驿站养育指导课为例,5堂养育课下来,就已经惠及几十户家庭。
成长驿站是家门口的育儿知识“补给站”。2021年,杭州将拱墅区“阳光小伢儿”成长驿站模式向全市推广。“家长在社区里看到‘小树苗标识的场所,就可以知道这里有一个婴幼儿成长驿站,它依托社区(村)既有的邻里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设施资源,以专或共享固定室内场地的方式,为家长和孩子提供育儿指导和养育回应指导活动。”陈建芬说。
今年成长驿站建设目标任务100家,计划完成131家。截至8月6日,杭州共有82家驿站通过验收,其中基础型驿站40家,示范型驿站42家。但杭州的目标不止于此,计划到2022年底,每千名3岁以下婴幼儿拥有1家成长驿站,50%以上街道和乡镇拥有1家示范型的婴幼儿成长驿站;到2025年底,每千名3岁以下嬰幼儿拥有2家成长驿站,每个街道和乡镇至少有1家示范型的婴幼儿成长驿站。
一场场育儿知识讲座、一次次科学育儿指导在成长驿站上演,杭州让“幼有善育”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场景,成为民生幸福的新起点。杭州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建设不同水平、特色鲜明、多元有序的婴幼儿成长驿站,可以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的社区环境,引导婴幼儿和家长在参与和体验中同学习、共成长。”
数智赋能里的发展
最近,困扰罗女士的烦心事终于得到了解决。女儿糖糖到了上托班的年纪,起先一家人颇为烦恼,不知道该怎样找一家合适的托育园。经人指点后,她打开了浙里办App中的“托育一件事”,根据定位了解附近备案过的托育机构情况以及剩余托位。在选中心仪的托育园后,罗女士还在线上预约了探园事项。“非常方便!”罗女士体验后感慨不已。
2020年4月,杭州市相关部门对全市338家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进行实地走访,并对全市存量托育机构进行摸底调研。在综合监管下,机构备案的实际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可提供托位28872个(含幼儿园办托),每千人托位数达2.42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乡镇、街道覆盖率达55.7%(其中普惠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乡镇、街道覆盖率达34%),在属地卫健部门备案的托育机构达184家,居全国第一。
如何用数智赋能迎来托育机构的新变革?随着杭州市婴育数字化“一舱两端”的上线,除了家长动动手指就能享受线上预约的便捷,对管理人员来说,通过屏幕就可以查看辖区内托育机构的一日活动安排、菜单、卫生等情况。“数字化弥补了过去这方面的空白,提高了我们的服务监管效率。”陈建芬说。
在杭州市婴育数字化驾驶舱界面上,杭州市婴幼儿出生人口数量、托位数这些数据都能实时动态显示,通过数据分析,方便各城区托育机构、成长驿站的资源优化配置,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数智赋能。另外,杭州还建立了优生优育专家智库,这也将推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杭州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婴幼儿照护服务已从“人工化”转向“数字化”,目前已接入“杭州城市大脑”,逐步实现数字化监管和智慧化服务。“杭州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方向是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下一步,我们将在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上做深做实,为杭州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