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其昌作为明代著名的书画理论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形成了淡雅的艺术风格,其书论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艺坛影响很大。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融于书画之道,形成了独特的“画禅”。本文主要从学古变古、熟后能生、高雅淡泊的书学理念入手,阐释董其昌在书法文化中继承出新的艺术形成过程。
关键词:董其昌;“尚淡”;书风;晋唐
董其昌作为书画兼能的艺术家,不仅在明代声名显赫,还影响了清代书画艺坛数百年,在书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对董其昌本人的行为褒贬不一,这也使人们对其书画的态度迥然不同。在乾隆时期,其作品饱受争议,人们认为他的书法走的是圆熟柔媚的路子,因缺乏强健的骨骼而没有艺术的张力”[1]。人们对董其昌书画的评价历来存在巨大分歧,当然这是学术界探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尽管如此,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毋庸置疑。
一、学古变古、自出新意
书风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之言,历来屡见不鲜,这也是许多书法家毕生所求。董其昌作为有影响力的书画家亦如是,其遗留下的论述作品中不乏真知灼见。临古是学书的关键,从中可见董其昌对于师古出新的清新见解。
对于师古,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评法书》中提出,师古而不能泥古,应该遗貌取神,如果只追求形模相似,则相去甚远。他曾强调“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守法不变即为书家奴耳”[2]。 学习某一家书法风格如果仅仅是习其皮毛,而未学习其精髓,想象的收获和实际达成的结果则会相去甚远。特别强调学习的创变,固守古法最终还是书奴。在“尚意”书风盛行的宋代,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张扬个性成为众书法家的一致追求。黄庭坚在《论书》中指出:“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3]这充分表明黄庭坚对亦步亦趋导致落后于人、笼罩于前人阴影之下而无法超越的情形有深切感悟,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有写出自我、自成一体,才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董其昌在《容台别集·书品》中谈到,在实践中他也是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继承中求新求变,逐渐才形成了自己俊爽、疏朗的风格[4],阐述了如何继承与创新而自成一家的习书轨迹。他认为仅攻一家之风会束缚自我,要在学书取法的“专”与“博”中取其精华,集众人所长,师古法而求其变、创其新,最终形成清淡秀润之风。此外,董其昌还自述学书三十余年,在书学过程中博采众长,转益多师,但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晋唐。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中自述“余十七岁时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6],可知其十七岁学书,二十二岁学画。在书法方面,董其昌先学颜真卿,继而改学虞世南,又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转学钟繇,而后尤钟情于深得晋人风韵的米芾,最终豁然开朗。就其学习经历而言,书法初涉唐代书家,进而上追魏晋。只言片语中明显透露出他对魏晋书风的推崇,可见其在魏晋书法的临习中沉浸之深。从“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及此窍也”可以看出魏晋之法对于临习古法的重要影响。
董其昌作为书画大家,在纵览书画真迹后,为后世学书者留下了习书借鉴的箴言。其在自成风格之余,还就众多书家的作品,从用笔、结字、章法等一系列问题入手给出了针砭时弊之言,这对人们深入理解晋唐书法的精髓有很大帮助。
二、熟后能生、奇正相倚
圆熟柔媚、软弱无骨历来被书画家所批判,与之相对的骨力劲健、沉着逼古,则多为书家们所追捧。在学书过程中,通过临帖达到笔成冢、墨成池的程度而至精熟,自然会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但是在达到娴熟的同时又要避免狂怪和俗气之弊,既纯熟又不至于滞涩,实为习书之要旨。
在《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中有:“书家好观阁帖,此正是病。盖王著辈,绝不识晋唐人笔意,专得其形,故多正局。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古人做书,必不做正局。”[8]在目前所见董其昌的书论中,他屡次提起不入晋唐笔意,仅观阁帖,此为病态也,停留于对外表形态的描摹,字势做正局,不能深入晋唐之精髓也。他一再强调要深入其精神,表面功夫不得取的学书观。又以王僧虔、王徽之、陶隐居大令为宗,特指出学书取法乎上是关键所在。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论用笔》说:“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后人遂以墨猪当之,皆成偃笔,痴人前不得说梦……于圆熟求之,未可朝执笔而暮合辙也。”[9]在这里提到以屋漏痕、折钗股比喻藏锋用笔,是指书写时行笔不能太快,要有顿挫感,才能做到力透纸背,否则线条无力。后世学书者却当墨猪视之,曲解了本意,认为屋漏痕就是书写时上下摆动生发而来。“此笔法要在圆熟中求之”的“圆熟”一词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灵活变通,精明练达。只有在圆熟的程度上才能得其神态,而不能一味追求形象。董其昌尤其重视米芾书法的跌宕起伏,奇正相倚,似奇反正。做到势态奇绝、奇正相生的有颜真卿、楊凝式,而赵孟頫则未能窥其妙者也。同样作为崇尚晋唐古法的两位书家,董其昌认为赵孟頫仅学其规矩,未能出法度于新意,仅仅是一味地学古、复古而已。
三、高雅淡泊、自然天趣
“淡”字《在说文解字》中为:淡,薄味也。从水炎声。徒敢切,薄味也。主要指味道之淡。君子之间的情谊淡得像水一样清澈、纯净,小人之间的交情甜得像甘酒一样。在此,“淡”作为一种品藻人际关系的标准而存在。“淡”自古被视为一种自然、率真的表现。
董其昌的书画标准在于尚“淡”,其审美标准跟其文化思想息息相关。在传统文化长河中,儒释道三家文化并驾齐驱,印度佛教自魏晋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中国土壤的滋养,在中国生根发芽,进一步中国化,成为中国的禅宗。葛兆光先生在《禅宗与中国文化》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士大夫与禅宗文化层层递进发展的密切关系,其中说到“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若干事实,使我们不得不对禅宗的影响刮目相看。‘宗教观点一贯淡薄、崇尚理性主义的中国,唐宋以来,禅宗竟风靡一时,弄到士大夫几乎‘人人谈禅的地步”[11]。禅宗成为士大夫精神标榜的极致,出乎自然、率意天成的作品都被列入“神品”。“画禅”一词始于明释莲儒《画禅》一书,自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问世后,广为人知。“清淡”成为文人雅士的至高追求。董其昌作为文人士大夫受其感染,将其书画的“尚淡”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董其昌是以“淡”的艺术风格而被列入书画史的艺术理论家。他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余性好书,而懒矜庄,鲜写至成篇者……觉向来肆意,殊非用敬之道,然余不好书名,故书中稍有淡意,此亦自知之。”[12]由此谈到其淡泊名利之心,表明其“平淡”之意。这不仅仅局限于书法气韵,还是更高层次品格、精神的追求。
由此可见,董其昌在深入了解晋唐规矩时,将魏晋风度的潇散进一步深化,将道家自然无为与禅宗超然物外相结合的精神推向了又一高度。在精神层面可以说与古人达到同一高度。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在出入晋唐之时而自出新意,其内核的精神价值如出一辙,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来平淡的自然观。
四、以草书《试笔帖》为例
董其昌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众多,主要存世的代表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等,大多为行书作品。本文将草书《试笔帖》作为探讨的对象。因为草书始损之隶草,以崇简易,而后不断演化,逐渐成为一种书体。尤其在唐代还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这使草书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将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动于情,而发于笔,必于草书挥毫发之。草书作为抒发性情和灵感的艺术,是一种内在的外化。
董其昌草书《试笔帖》的内容为“癸卯三月,在苏州之云隐山房,雨窗无事,范而孚、王伯明、赵满生同过访,试虎丘茶,磨高丽墨,并试笔乱书……”从《试墨帖》的内容可以看出,此帖是在试笔,并没有记录重要的事情。他们是在一种完全自在、任毫端挥洒、“无我之境”的氛围下创作的,是一幅不可复制的佳作,以至取得了“无意于佳乃佳”的效果,达到了无上妙品的境界。作品风格平淡自然,古雅平和,尽得其妙。由图一、图二的部分内容可知其线质平直,粗细变化不大,不似唐之后的矫揉造作,而是呈现了一派魏晋自然古拙的气息。或与他终日性情和易,参悟禅理有关。观其用笔以圆破方,方圆结合。不仅大量使用圆笔圆线,而且运用了圆笔圆线组成的圆形字。可以看出,董其昌的草书受怀素的影響很大,特别是他对《自叙帖》尤为钟爱,从董其昌的草书代表作之一《试笔帖》即可看出《自叙帖》对董氏书风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由其草书风格分析得知,董其昌书法艺术出入于晋唐之间,进而以清淡、古雅之风尽显于世。明末清初,董赵之风盛极一时,无论是其在书学思想上的精彩论述,还是在艺术风格上的创新,都值得后世学者细细咀嚼、吸取其精华,在继承中不断出新。
五、结语
作为明代书画理论家,董其昌在技法和思想上都对后世书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书法方面,他主张“入古出新”“奇正相倚”的艺术理念。在艺术审美方面,他倡导以“淡”为主,由“淡”表现对象的气韵,他的艺术思想多得自老庄和禅宗哲学。老庄哲学的恬淡与禅学的清明澄澈为他“淡”的美学观提供了思想基础,进而发展为“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境界。董其昌力图在书法上实现集大成。他卓然独立于书坛,正表现了对庄子“淡然无极而众美”的艺术追求。
作者简介
路新明,女,山东聊城人,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专职老师,东南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弘一法师书法与市场。
参考文献
[1]颜晓军.宇宙在乎手—董其昌在画禅室里的艺术鉴赏活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
[2](明)董其昌.绍海清点校《中国历代书画家诗文集丛书·容太集(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5.
[3](宋)黄庭坚.论书.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57.
[4](明)董其昌.绍海清点校《中国历代书画家诗文集丛书·容太集(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5.
[5](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四卷[M].戏鸿唐藏版.清乾隆二十三年重刊本.
[6](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41.
[7]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05.
[8](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