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康 吴正英
摘要:龚贤是明末清初的画家之一,他对中国绘画史的贡献,是将积墨法发扬光大,且为后世画家,如黄宾虹、李可染等的积墨探索作了铺垫。近年来,谈论龚贤绘画主张、笔墨技法的文章不胜枚举,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本文试对代表龚贤“白龚”“灰龚”“黑龚”画风的三幅作品进行赏析,从侧面反映其绘画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龚贤和他的作品。
关键词:龚贤;积墨;白龚;灰龚;黑龚
一、龚贤的生平
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钟山野老等,明末清初人,金陵八家之一。万历年间,龚贤出生于昆山的官宦之家,母亲在其约十岁时去世,继母王氏将其抚养长大。龚贤开始产生绘画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能诗善画的继母影响,真正使龚贤的绘画技术登堂入室的,则是其随父亲迁居南京后,同杨龙友一起向当时大名鼎鼎的书画家董其昌学画的经历。能够拜在董氏门下,除凭借龚贤父亲的关系外,还少不了其绘画天赋的加持。当时的南京画家云集,艺术氛围浓厚。同杨龙友一起,龚贤结识了很多复社名流,其中包括顾与治、薛冈等人。
但好景不长,很多复社人士因清朝文字狱受到迫害。龚贤鉴于形势,不愿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遂离开南京,迁居扬州。此时清兵南下,战乱不断。顺治四年,龚贤在《将之广陵留别南中诸子》中写道:“壮游虽我志,此去实悲辛,八口早辞世,一身犹傍人。”从诗句中不难看出龚贤当时遭遇之悲惨。
龚贤的妻子也在早年丧亡,从其诗句“无家今四载”便能得知,这是他从扬州辗转至泰州时发出的感慨。返回扬州后,龚贤续了弦,有了儿子,此时他已至中年。也许是心中仍放不下对旧日都城的牵挂,龚贤再次举家从扬州搬往南京,被清兵攻占后的南京城已褪去昔日繁华,残破不堪。看到此情此景,龚贤满腔悲愤。怀着对故国的思念,龚贤采取不与清王朝合作的态度,在南京清凉山购得半亩园田,过上了隐居的生活,通过卖画来维持生计,此外,他还通过课徒来增加收入。即便如此,生活依然艰苦。龚贤曾在作品《溪山无尽图》的题跋上写道:“垂五十年而力砚田,朝耕暮获,仅足糊口。”
龚贤晚年将精力主要放在山水画的创作上,此时他结交了一些对书画感兴趣的朋友,如周亮工、孔尚任、王石谷等。虽然他结识了这么多朋友,但是时常还会感到孤寂。龚贤年近古稀时,生活仍不安定,常常被权贵索要书画。性格内敛、与世无争的龚贤对此无可奈何,只好向好友孔尚任求助。龚贤的身体每况愈下,康熙二十八年,半生漂泊、孤苦无依的龚半千,病卒于南京清凉山,时年七十有一。
二、龚贤作品赏析
在清初画坛,龚贤的作品宛若一股清流。当时的画坛崇尚摹古,主张吸取前人长处。虽然笔墨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多数画者缺乏对生活的关注和对创新的追求。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画家是“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还有一批以“四僧”(石涛、朱耷、髡残、弘仁)和“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造、谢荪)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大多是一些遗民画家,主张抒发个性,深入自然,以造化为师,表现时代风貌。名列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无疑是革新派里的佼佼者,其前后时期创作的“白龚”和“黑龔”作品更是他对绘画风格进行变革的铁证。笔者就其绘画生涯早、中、晚时期的作品,各选一幅来分析其艺术特色,以进一步探索龚贤的绘画思想。
(一)“白龚”作品赏析
图1是龚贤早期的一幅作品,属于“白龚”一类,名为《水墨山水图》,是龚贤存世的为数不多的“白龚”作品之一。该图长120厘米,宽40厘米,全图在用笔上较为简练,皴擦点染略少,采用平远构图法,但画面的局部又透露出高远和深远之感。“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三种造境法,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体现,它是对以往数百年中国传统山水画打破时间和空间来造境、表现传统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龚贤将画面分成两大部分,上半部分以山石为主,将画面的重心放在下面,底下的小石头墨色偏重一些,这些小石头的组合具有整体性,给人一种稳定感,苔点也富有墨色变化,这样的黑白对比,使画面富有层次,蕴含着辩证法。画面的下半部分同样如此,唯一不同的是下半部分以树木为主。元代后期,画家们画树趋于平面化,到了龚贤则更为彻底。龚贤画树的一大特色是树干往往很白很亮,皴擦极少,这样就使树干与下方墨色较重的石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同时,底部山石上还有浓重的苔点,所以画面下半部分虽然元素不多,但却充满着变化。树上的点叶也充满了体积感,点线之间都透露着画者用笔的苍润与老辣。画的中间偏下部分采用大片留白的方式,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透气性,整幅画面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龚贤早年曾提道:“少少许胜多多许,画家之进境也,故诗家五言绝句难于诸体。”可见,龚贤年轻的时候追求简洁、明快、空灵的画风。
(二)“灰龚”作品赏析
图2是龚贤由“白龚”向“黑龚”过渡的一幅作品,学术界将其归为“灰龚”一类。研究“灰龚”一类作品,好比在“白龚”与“黑龚”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既有利于学者们为龚贤画风转变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照,也对“白龚”与“黑龚”各自的特点研究起到印证作用,所以,研究“灰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图2的创作中,龚贤在此前已形成的“白龚”风格基础上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皴、染、点,使画面当中的山石树木变得更加浑厚。当然此作品相较于“黑龚”,皴染的次数还没有那么多,但已经体现出龚贤有了将自己的画风变得厚重起来的意识。此幅画是一幅小的册页,册页作为书画中的小品形式,画幅精致,方便画家进行创作,且易于保存,深得众多书画家的喜爱。在图2中,作者将大量的笔墨花费在画的前端,视角由近及远,近处的几棵树被安排得疏密有致,虽每棵树的树叶都较为稀疏,但几棵树相互交叉,相互遮挡,浓淡错落分布,显得很有层次感。画面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黑白对比的方法,右下角的石桥宛若一块白玉,皎洁通透,而对于周围的山石,作者通过层层皴擦的方法将它们变得浑厚、黑润,石桥与山石的黑白颜色正好产生了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节奏感。看似平板的构图,被龚贤通过制造矛盾又加以统一,使画面看上去没有那么呆板。由此可见,古人虽然没听说过辩证法,但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却处处体现着辩证法。
(三)“黑龚”作品赏析
图3则是典型的“黑龚”风格作品,该幅画为《文山观瀑图》,长238厘米,宽119厘米。可以说,到此阶段,龚贤的技法已经到达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黑龚”的特点在此幅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该画浓密、苍茫、浑厚、华滋。整幅画作依旧采用了“三远法”的构图原则,画家有意提高了画面的视线角度,这样有利于表现画面的开阔。《文山观瀑图》内的元素虽然很满,但满而不塞,画面并没有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原因就在于,除了龚贤自身的笔墨通透、秀润,他还很注重云水在画面中起的作用。上半部分的瀑布和中间部分的水滩等使画面显得透气,能起到一种拨云见日的效果。画面塑造的整体性、留白的运用、黑白的对比以及笔墨的精炼,使这幅画气韵横生。画面中的点苔也是该幅画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看到该幅画中充满了密密麻麻的苔点,苔点不仅可以丰富画面,还能遮蔽画面中不太好的用笔。画中虽然苔点很多,但它却没有给人带来混乱的感觉,相反,它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韵律。龚贤对于点苔也颇有心得,他曾经在课徒时说过:“点宜聚不宜散,聚而能散,散而复聚,方见其横。”由此可见,龚贤对于苔点的运用,有一套很强的方法论作为支撑。
在龚贤的画中,几乎很难看到人的存在。从龚贤的生活背景可以了解到,幼年的龚贤便罹失母之痛,他的青年时期处在一个朝代交替、战乱频发的年代,父亲以及祖父由于朝廷的调遣,离家前往四川公干,多年杳无音信,与东林党人结社使得龚贤的前半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他渴望安定的生活,向往无人打扰的状态。对于艺术来说,一幅画的表现是画家的心像。古人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龚贤当然也不例外,没有人的画,其实就是龚贤心目中的理想之境,这样的环境远离喧嚣,远离是非纷争,没有烽烟,作者的心灵可以在画中找到安息之處。没有人的山水画同样具有生命意义,画面当中,一亭、一桥、一舟、一阶都为整幅画赋予了生命意义,像是运用了文学中的反衬法。结合画家的生平背景和性格特点,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等。
三、结语
如果说龚贤早期的“白龚”风格是受到他的老师董其昌所倡导的简、淡风格影响,那么中期的“灰龚”乃至后期的“黑龚”,则是龚贤自身善于求变的结果。在笔法上,龚贤主要吸收了董源、巨然以及沈周等人的画法,在墨法上则借鉴了董源、“二米”等人,层层皴擦积染,使画面浑厚华滋、墨气淋漓,力图将宋人的积墨法发扬光大,而这种画法恰好能表现南方一带山水秀润的特点。与其说浑厚华滋的积墨法风格和江南地区山水温润、苍秀的格调不谋而合,倒不如说龚贤在用何种方式来表现所处地方山水风格的思考上,的确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体现了龚贤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风格转变的自觉意识。无论是早期的“白龚”,中期的“灰龚”,还是晚期的“黑龚”,就风格而言,它们并无高下之分,正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龚贤。
作者简介
高康,1995年7月生,男,江苏淮安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书画。
吴正英,1996年5月生,女,贵州凯里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书画。
参考文献
[1]刘墨.中国名画家全集—龚贤[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靖宪.中国巨匠美术丛书龚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3]陈传席.龚贤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4]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