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红
【摘 要】“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而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职责也不容忽视,可悄悄引导,可悄悄点拨,可悄悄激励,从而让学生的讨论思路更宽,方向更明,思辨更激烈。
【关键词】课堂讨论 教师 职责
“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或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新课标主张: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那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何在?是静心旁观,还是悄悄引导?是顺其自然,还是悄悄点拨?是听之任之,还是悄悄激励?以下的教学实践可以让我们看出一些所以然。
一、静心旁观不可取,悄悄引导拓思路
片段A:
在教学“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讨论的问题——怎样找6和9的公倍数?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教师在小组间巡视。但是只是作为旁观者,并未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讨论结束,开始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找6和9的公倍数的?
生:可以先分别找6和9的倍数,再找出两个数都有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很是茫然。因为讨论中,很多组找到了一个方法以后就没有接着往下想了)
师:难道一定要把两个数的倍数都找好了,才能找到它们的公倍数吗?
(学生的思维被唤醒了,反应快的学生开始举手)
生:可以先找到9的倍数,然后试一试它们是不是6的倍数。如果是6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立即板书)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又有更多的人举手)
生:可以先找6的倍数,然后试试它们是不是9的倍数。如果是9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再次板书)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虽然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但是讨论过程形同摆设,看似热闹非凡,却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更多的结论是集体交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才得出来的,试想如果没有课堂讨论,在教師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也是可以得到结论的。为什么要在这里设计课堂讨论,教师是心知肚明的,因为怎样找6和9的公倍数?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他们找到了一种方法就非常满意了,甚至很得意于自己的发现,也就止步于此了。
于是,在第二次进行教学时,教师改变了教学的策略。
片段B:
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讨论的问题——怎样找6和9的公倍数?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教师就在小组间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的回答与片段A中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难道一定要把两个数的倍数都找好了,才能找到它们的公倍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中的学生不再满足现有的答案,开始抓耳挠腮,思考别的方法,思考得快的学生还很快找到了答案,并向小组的其他组员解释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地给他送上大拇指。
集体交流开始,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找6和9的公倍数的?
生1:可以先分别找6和9的倍数,再找出两个数都有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生2:我只要先找到9的倍数,然后试一试它们是不是6的倍数,如果是6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生3:也可以先找6的倍数,然后试试它们是不是9的倍数,如果是9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有成效,一下就找到了三种方法来找6和9的公倍数。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种方法。
…………
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哪种教学更合理一些。实际上找6和9的公倍数的方法学生都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方法都找到,需要教师的引导。片段A在集体交流时引导,而片段B在小组讨论时引导,我们可以看到引导是合理的,教师并不是把所需的答案偷偷地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旁敲侧击,唤醒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这样不仅使课堂讨论变得热烈,也使集体交流变得精彩纷呈,不是像片段A那种挤牙膏的状态。学生的思维总是有快有慢,在讨论中得到答案,可给予学困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理解,若在集体交流阶段得到结果,有些学生可能还来不及消化吸收就已经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因此在以上的讨论中,教师不应该只作为旁观者,而应该参与其中,巧妙引导。这样不仅让课堂的生成精彩纷呈,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顺其自然不可行,悄悄点拨明方向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明确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后,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讨论问题: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试图让学生测量好圆的周长和直径后,算一算它们的和差积商,看看哪种关系是有规律的。(给学生提供了计算器,计算时间不是问题)笔者还给每个小组都提供了表格:
当学生测量出圆的周长后,学生就无从着手了,发现这种情况后,笔者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是顺其自然,还是悄悄点拨?但是笔者想此时不帮忙,学生会在那里瞎忙,课堂的宝贵时间会白白浪费。于是笔者决定给学生一点提示,笔者来到小组中悄悄问道:要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以把这两个量怎么样?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然后我们可以得到和、差、积或者商,最后观察哪种关系是有规律的。这时一头雾水的学生,豁然开朗,拿起计算器飞快地计算起来,不一会儿就得出了答案。
成人因为有经历,所以研究问题时有一定的经验,也形成了一定的方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多少这样的经历,研究问题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方法,会手足无措,这时教师及时点拨引导,为学生指明研究的方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可能有人会认为是笔者设计的问题过大,才给学生研究问题造成了障碍,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才更有研究的价值,笔者才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此时也真正需要讨论和合作。虽然这样的讨论并不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有了教师的参与,甚至是点拨,但是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真正地让学生经历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猜测是哪种关系,然后计算观察,找到有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最终得到结论,这正是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有了这样的经历可以让学生知道,研究问题可以先猜测,有规律的东西才更值得研究,猜测后一定要进一步验证才能确认结论的可靠性。
以上教学中,教师的参与是合理的,有了教师的参与,讨论才能顺利进行,学生才能顺利摘到果子,也才有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三、听之任之不可取,悄悄激励引思辨
在教学“比的意义”时,笔者让学生依据2:3=2÷3=2 —3这个等式,说说比、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讨论开始了,各组中的同学各抒己见。笔者下组巡视,发现有一组同学的讨论成了一个同学的表演秀,该同学思维一向非常活跃,也经常受到笔者的表扬,所以他的回答似乎很有权威性,只听他说:“比的前项就是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比号就是除号,也就是分数线,比的后项是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子。”小组的其他成员听完他的发言都认同地点点头,一个个丝毫没有反驳的意思。笔者想,如果听之任之的话,他们的讨论也就此结束了,但这并不是笔者想看到的。笔者走到他们小组中,先摸了一下那个同学的头,表扬他观察能力很强,接着话锋一转,把矛头指向其他同学,“你们想想看,他说的话,是不是都有道理呢!”有了笔者的这句话,其他同学开始有了点底气,开始思考他话里的毛病,他自己也开始反思了,只见他一拍脑袋,对,是有点问题……没等开口,笔者就说道:“你的脑子确实很活络,来听听你们组其他同学的评价怎么样?”他很聪明,马上知道是让他给别的同学留点机会。“我想比、分数、除法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所以不能说就是”,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居然首先发言,虽然回答有点支支吾吾,但是却一矢中的,笔者立刻投以赞许的目光,然后对其他同学说,你们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吗,再想想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笔者的引导下,这组同学,又投入了激烈的讨论中。笔者则转身又跑向其他组“挑起战火”去了。
在上面的课堂讨论中,如果没有笔者去“挑拨离间”,学生们会很满足于现有的答案,思维不可能更进一步。但是由于有了笔者的参与,原来的“一言堂”,变成了“七嘴八舌”,笔者的“挑拨离间”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于是对问题的结论,就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更明晰了。
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更應该在课堂讨论中做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讨论时,教师不能静心旁观,而要行走于各小组之间,通过观察与倾听,了解学生讨论的动态;也不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而应在学生的讨论遇到问题时,及时出手,给予提示。当学生的讨论偏离方向时,教师可以悄悄引导,让学生的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当学生的思维阻滞时,教师可以悄悄点拨,让学生的讨论趋于流畅;当学生的认识肤浅时,教师可以悄悄提点,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当学生的思路单一时,教师可以悄悄激励,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四射。我们用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用巧妙的点拨,帮助学生拨开云雾;我们用亲切的鼓励,启发学生共同探索,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这就是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