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的几点教学建议

2021-09-06 15:33蔡森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蔡森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通识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语文就像一株植物的根茎,为植物的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通识课《大学语文》的认知也悄然发生变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级学科课程,语文总给大家“毫无实用性”的错觉,导致“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遇到的种种问题得不到实际地解决。本文将陈述近几年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遇到的新问题,阐明《大学语文》课存在的必要性,明确语文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思政 人文素质 新文科建设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通识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语文就像一株植物的根茎,为植物的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通识课《大学语文》的认知也慢慢发生变化,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级学科课程,语文总给大家“毫无实用性”的错觉,导致“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遇到的种种问题得不到实际地解决。

一.高等院校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对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认可

当前,“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已被高校普遍采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不少问题,比如:应修学分数值偏高、总学时过多、学制弹性不足、必修课程过多、选修比例偏少、实践学时占比不合理等问题。不少高校在深化学分制改革、创新高效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砍课”成了多数高校达到“缩减学分与总学时、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最为高效的途径之一。课程体系中一些普遍被大家认为可有可无的课,经教务主管部门的同意便可轻易砍去。

在这类课程中,《大学语文》成了众矢之的。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在大学开设《大学语文》,只是高校课程体系的常规安排。在减轻大学生课业压力要求下,一些人主观地认为《大学语文》是可以删掉的一门通识课。他们的观点:一是,《大学语文》不像其他通识课有明确的开课目的,比如:《大学英语》为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等级考试奠定英语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为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奠定计算机理论和上机操作基础;《大学体育》课更不用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都明确规定我国成年人必须开展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二是,有些人认为中国孩子自小接触语文教育,汉语言作为母语,孩子们会读、会写、能理解,上大学后更应专注于有利于今后就业的专业学习,更何况每个学生为了高考语文科目饱受死记硬背的折磨,所以这些人认为孩子结束高考步入大学后,已无需继续语文学习。这些对《大学语文》课的认识主观且片面,“语文无用论”已然成为高校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偏见。

(二)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出现偏差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局限在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应试教育体系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在《决定》中提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全民素质!“素质教育”一词才被大家所熟知。于是几乎所有专业课程都如火如荼地加入了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经过多年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教学虽然融入了对“美”的教育、“德”的熏陶,但大家对语文教学上的认知仍困囿在应试教育中。

特别在实用性、职业性极强的应用型高等院校,如职业院校、设计类院校等,《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必修课,并没有得到重视,不少高校语文教学仍停留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对文章的讲解主要集中在“字、词、句、段、篇、章”的分析、理解上,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强化语文的“工具性”。

2016年11月19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讨会上,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提出,再次拉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热潮,各类课程包括《大学语文》课都力争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融入到教学改革的各层面。但从近几年部分院校对《大学语文》教改的方式来看,仍存在诸多不当之处。比如,少部分院校建议取消《大学语文》课,用“国学”或“文化”理论课替代的情况。从课程设置意图上看,确实注重了人文熏陶,但这并不是语文教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最佳方式。如果在教学中仍是一味地灌输国学常识、文化理论,那么语文依旧摆脱不了“填鸭式”教学,凸显不了“语文”的德育性、人文性、社会性,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杯水车薪,甚至再次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子,给人“语文无用”的错觉,与“课程思政”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语文教学队伍不成独立系统

高校通识课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被重视的群体。《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师资队伍建设也是教改薄弱环节。

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管理体系不统一。高等院校通识课的教学管理体系根据需要有两种设置最常见,一种是设专门的公共基础教学部,将所有承担通识课的教研室纳入其中,上由学校教務处统筹管理教务工作,下由相应教研室分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另一种是将全校通识课的上课任务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对应的教研室,另设公共基础教学部仅管理通识课教务工作。两种情况都会遇到同样问题——当任课教师同时兼课较多时,多数教师选择重视专业课教学,轻视通识课教学。

所以,大学语文教师最常见的两类问题:一是被纳入公共基础教学部的语文教师没有个人归属感,二是被纳入文学院的语文教师没有专业归属感。教学管理系统的不确定,导致语文教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欠缺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和监督体制,在实际教学中必然出现敷衍教学的情况。再加之,不少大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观认为:高考结束,语文学习也结束,《大学语文》仅仅是一门通识课,在总学分中占了微不足道的几学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加之部分教师敷衍教学。师生双方形成相互将就的“教”与“学”现象。而《大学语文》“通识课”的身份又得不到学校教务部门的重视,让语文课无法有效达成“以德育人”的教学目标,处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尴尬境地。

二.回归《大学语文》教学本质

“课程思政”育人大背景下,不少高校对《大学语文》课也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却不可避免出现以上几类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到“语文”学科育人的重要性。

语文,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全方位人才的重要课程,在所有学科专业中,语文承担了文化传承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角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提高人文素养。语文学科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也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大学语文》应是除“两课”外最容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一门课程。个人认为,高校《大学语文》教改工作中应体现以下“教学回归”:回归“思想性”“历史性”“哲学性”“人文性”“社会性”。

(一)回归思想性

作为一种载体,“语文”可以承载思想、承载文化、承载文明,天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大学语文》课摆脱了“以高考为目标”的应试枷锁,完全可以让“德育”回归教學中心。

“以德育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的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的阶段,此时最需教师精心引导和栽培。所以,《大学语文》一是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要充分理解语文教材内容,通过精心筛选篇章营造优美情景,能够促使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回归历史性、哲学性

中国几千年文化学术,有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所以想要成为一名文化、学术大师,必须通晓文学、历史学、哲学三者。古人说要“才学识兼备”“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学科是文、史、哲的完美结合体。可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文理分科教学、严格专业壁垒,让语文课沦落为单纯的文学鉴赏课,一线教师很少考究这门课的历史性和哲学性。《大学语文》课除了完成“以德育人”的重要任务,更要回归“语文”的历史性和哲学性。通过语文学习,一是让学生熟读我国从古到今各历史阶段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我国各朝各代发展的鲜明特征,“以史为鉴,以史育人”;二是通过解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哲学文化启蒙,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思考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这个世界,进而探寻人生价值,塑造健全人格,最终成为一个懂思考的人。

(三)回归人文性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语文”之所以有人文性,主要是因为语言的影响。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我国,汉语言是语言符号的一种,是“语文”学科的唯一载体,所以,语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环境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所以“语文”天生具有“人文性”。

《大学语文》课一定要回归“语文”的人文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不仅靠“读”与“背”,更多是学生赏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时,产生人与人的情感沟通、心灵碰撞。所以高校《大学语文》课回归“人文性”,一是需要调动教师拥有“德育”的意识,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知晓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知书达理、有教养的中国人。

(四)回归社会性

众所周知,“语文”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实践、应用等具体操作中。真正的语文学习应该是“立足语文、面向社会”。

“应试教育”下,“填鸭”的习惯让语文教育“学”与“用”严重脱节。学生进入大学,既摆脱了“为高考而学习”的束缚,也应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局。高等院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才。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高校《大学语文》课,完全可以利用生活资源,发挥“语文”学科的社会性,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加强实践教学与应用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成为真正能说、会写、懂思、擅辩的实用型人才。

三.纠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教学目不再是单纯地掌握“文学常识”,重在培养学生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力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鉴赏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学生养成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好习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打破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语文教学形式化、表面化。

(一)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操

“课程思政”育人背景下,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带给学生,是“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语文》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作为“德育”核心基础课程,语文课筛选文学作品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道德教育”入手,讲好红色故事、革命历程、英雄事迹、政论哲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再者,讲好中国传统文化、风俗、民俗,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三是精选历史史书、典籍名著、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佳作,以史为鉴,启迪智慧。

(二)教学重点——听、说、读、写、思、辨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肩负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应用能力的重任。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学习,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不错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刚步入成年人行列的大学生,对生活中、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缺乏基本的判断是非能力。所以,《大学语文》课另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选文的情境精心预设,有效引领,促进思辨;同时立足文本,鼓励质疑,疑中有辨;教为主导,长善救失,思辨有法。

(三)培养理论实践相结合、自律自学的好习惯

“课程思政”背景下,多数高校选用的语文教材选文富含文学性、哲理性,多以不同育人主题分列授课单元。然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单纯地从文学角度赏析、理解文章远远不够,容易显得课堂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内涵。作为一门人文基础教育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应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模式,尝试突破“教师主导教学”的传统授课,敢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任课教师仅充当课堂知识引导者的角色,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融入“读”“思”“论”“练”等實践教学环节,以“读”了解文章大意、以“思”探索文章主旨、以“论”谈出个人见解,以“练”提高表达能力。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自觉阅读、思考、讨论、练习,养成自律自学的好习惯。

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大会明确指出,文科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这场会议标志着文史哲等文科教学正式迈入“新文科”改革创新的道路。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改工作也将迎来更为艰巨的挑战。

当下打造应用型高等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国情需要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逐渐成为每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既定的目标。而语文课在“课程思政”育人背景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多数高校语文教学时间只有短暂的一学年,在短暂的一年里,大家应果断放弃“语文无用论”的想法,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从培养学生对字、词、句法、语法、篇章大意的掌握,过渡到重点培养学生对思想、文化、历史的认知,及学生自学自律习惯的养成,让语文学习潜移默化地融合在各专业领域中,坚定地将《大学语文》课塑造为高校课程体系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人文素养、自学习惯、实践能力等的核心通识课,切实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意见(2004)16号文件[Z],2004.08

[2]《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中国教育在线[EB/OL],2020.11.03

[3]查建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社会科学网[EB/OL],2016.11.22

[4]徐中玉.关于“大学语文”学科回顾与发展建设的意见[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冯智明.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于“研究型教学”与人类学课程观的视角[J].大学教育.2014.02

课题项目:2020年度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课题/项目:《艺术类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BYJG202036)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