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理念的语文教学

2021-09-06 13:50吴建明吴希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生态系统

吴建明 吴希

【摘 要】叶圣陶先生在多篇文章中把小学生比作植物,教师比作种植家。学生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有适合他生长的土壤、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播撒“阅读”的种子、“美”的种子、“探索”的种子,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生态系统 审美体验 科学家精神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之花”,这一教育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中,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的观点在致力于构建“教是为了不教”的大众的语文教育与自学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今的语文教学,仍依托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的理念是其教育思维的基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做了以下探索。

一、播散“阅读”的种子:构建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生态系统

除了教科书上的各类文本,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尤其在统编版语文教材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中有课外阅读的项目。由此可见,探究儿童本位的课外阅读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有以下的探索:

“撒网式阅读”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所谓“撒网式阅读”,就是学习教科书中的每一篇课文后,教师会根据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学习了《少年闰土》后,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鲁迅的作品。当然,教师在为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筛选,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文本。例如,老舍先生的作品因为和现在的社会相隔年代较远,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挑选,如可以引导学生依据《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外貌描写进行仿写训练。教师还可以依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板块,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如此,经过六年的“撒网式阅读”,学生的阅读视野开阔了,不仅增加了阅读量,还扩大了阅读面。

二、孕育“美”的种子:在语言实践中丰盈学生的审美体验

审美教育是指滋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课堂上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使得学生具备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感受美的兴趣。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素材,是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品读和实践中进行审美体验,主要步驟如下:一是关注优美句文,吟诵出美的韵味;二是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到美的表述;三是聚焦迁移运用,迸发出美的趣味。在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品味朗读为线索,采用串读、比读、整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到瀑布声音的变化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借助多种感官,在品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的咬文嚼字、推敲揣摩、反复咀嚼,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意蕴之美。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名篇拓展共读、听写迁移,发展兴趣、拓展情趣,使得学生深刻体验到美的内涵,课堂教学也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用中华民族的母语之美,催生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发展。文质兼美的教材内容为学生展现了一片片“美的意境”,基于学科特点,教师应该充分聚焦教材的审美教育元素,开展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活动。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就需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综上所述,笔者采用下面的模式进行审美教学:一是初读文本,感知情境美,引导发现,培养审美眼光;二是研读文本,感悟意境美,设置情境,唤醒审美体验;三是亲历探索,拓展升华美,课外延伸,获得审美实践。

三、根植“探索”的种子: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

“探索”指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探索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及从小培养其科学家的精神具有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理念,翻转课堂的出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清风。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线上,教师通过一些媒体平台、应用程序在线上就文章重点进行讲解,并提出问题;在线下,在课堂上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问题,搜集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相对而言,语文教学的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下是一堂以翻转课堂形式呈现的习作课。主题是“美丽的春天”。教师通过翻转课堂这一形式,让学生学到真正可以运用在作文中的方法。

1.微课导学

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微课,其中先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写春天,分别是从春之形、春之味和春之声这三方面来写。为了让学生们在写春天时运用好词佳句,教师用了“扶一扶”的方法。为了不让学生在运用时出现使用不恰当的错误,教师在微课中呈现了许多成语,并把成语进行分类,分成了描写春景的成语,如写春花、春木的词语,再给学生们出示学习。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春之形、春之味和春之声时,教师告诉学生在观察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观察。

2.自探自得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让学生完成一张思维导图,接着通过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然后让学生点评别人交流的句子,从而重温微课中学到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通过表达和点评他人的句子,把知识点牢记在心。在点评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进阶提升

教师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习作。接着,教师让小组学生展示习作,通过对比,学生们理解了如何把比喻句和拟人句写生动的方法:比喻句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拟人句要把人特有的动作、情感和神态全部加入进去。学生直接通过刚刚学到的新知识,以及微课中学到的知识点,对习作进行修改。

4.探究滋养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协作探究,就是让学生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并进行互评。接着,选出小组内优秀的作文,请每一个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自己小组的优秀作文。

我们看到,这样的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潜移默化地滋养其科学家的精神。

总之,语文教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教师有一种“种子”的理念,教给学生更多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生态系统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