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开设语言学课程的目的是引领学生探索语言的内在规律,从而让学生利用语言学知识对语言进行分析。为此,需要对当前高校语言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提升语言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高校语言学教学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语言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107-03
【本文著录格式】张晶.高校语言学的教学策略的提升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107-109.
在高校教学课程中,语言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好语言学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语言学课程涉及到现代语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语言学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国文学、语法学、语用学等语言相关知识内容,能够起到辅助相关课程学习的作用,语言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有必要探究提升这门课程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
一、当前语言学教学现状
(一)有一定的教学难度
从当前高校教学情况分析来看,很多高校将语言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不论是一些等级考试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都会涉及到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内容。这门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抽象性,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内容,不论是对课程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教学效果并未达到理想成效。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以消极的学习态度面对这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向学生表达清晰,复述教材内容是最为常见的课堂教学现象,难以展现出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当前高校语言学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制约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检验学生对语言学课程掌握情况时,大多采用卷面测试这种单一、片面的方法。无法全面地掌握学生对语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待课程也存在倦怠情绪,不知如何创新学习方式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意识与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资料有限,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从当前高校语言学教学最常使用的教材分析来看,研究理论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成果,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学术用语及专业词汇,加大了语言学教学的难度。很多高校语言学教师也认为这门课程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理解、讲解还是表达都不轻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面。因此,优秀的语言学教师并不多,更是缺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言学专业教师。受诸多因素影响,高校语言学教学并不容易,教学成效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不论是在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在师资方面都需要改进。此外,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将注意力放在背诵相关定义、术语方面,没有掌握语言学学习的重点与精髓,从而难以达到理性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校语言学教学成效的对策
(一)选择适宜的教材
不论是专业研究学者还是相关部门都要尽快更新适宜高校语言学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并且要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课上学习内容配套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语言学知识面。同时,要为教师提供辅助教学资料,方便教师更好的为学生教授语言学知识内容,为语言学教学提供便利条件。由此一来,能够为学生深入探究语言学知识内容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从而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与理解的空间。当前有一些适宜高校的语言学教学的书籍与材料,能够为高校语言学教学提供素材与参考,高校语言学教师要选择一些优质的语言学教辅用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学方式方法
语言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产生影响,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授及课堂探讨的方式为学生呈现语言学教学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安排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成效。当语言学教师在讲授一些涉及到定义、应用、文化及社会等主题内容时,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讲授一些涉及到句法学、语义学等内容时,要选择传授式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为了拓展学生对语言学知识的视野,可以让学生尝试写相关的学术论文,阅读专业相关书籍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学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尽量避免使用复杂难懂的书面术语,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列举事例,讲解语言学专业知识,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共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言学课堂学习中。与其他学科教材有所不同,语言学教材中富含大量的专业术语,这对语言学教师来说是一项难题,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用专业语言为学生授课,降低学生掌握这门课程专业术语的难度。但在此过程中能够传递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因此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语言学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量,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水平提高。可见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专业术语为主,适当用口语化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补充,降低教学难度。
(三)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能够让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学学习质量与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使用所学的语言学知识,对语言现象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尝试创作学术论文或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语言调查,搜集并整理相关语言现象。最后,出具调查报告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强化学生的语言学知识实践能力。
(四)更新语言学教学理念
语言学这门学科涵盖了众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如语音学、句法学、语用学、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等相关语言知识内容。近年来出现了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内容。可见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更多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理论知识能推动语言学实践进步与发展,将语言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言现象。因此,在高校语言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更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学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对语言学展开深入的学习与探究。
三、探究高校语言学教学的创新方式
(一)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开放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各阶段教育教学中,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相对开放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改传统教学中仅以教材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下,提倡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开放型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备开放性与延展性。在此模式下学生不只是坐在座位上被动地听取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而是可以走上讲台,与大家一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心得。网络成为学生拓展延伸的辅助工具,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与合作者。不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多,从而实现课堂合作、课后拓展延伸,全面灵活考评的教学模式。可见,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场所,还是教学模式都更具开放性与实践性,在高校语言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开放型教学模式。
(二)语言学教学应用开放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当高校语言学教师将开放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第一,课堂合作,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下语言学教师要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彼此之间是合作者与伙伴的关系,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提前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第二,课堂学习结束后要将教学延伸到课下,语言学教师在采用开放型教学模式时要将课堂教学与课下教学的界限打破,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对课上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与延伸拓展,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渐深入,网络平台为学生课后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语言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打破传统高校语言学教学模式下单一、片面的考核模式,以灵活多变的考核机制全面考查学生对语言学的掌握情况。在此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能力纳入到考核内容中,不单纯以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为考评标准。第四,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下考核学生的语言学习成效并不是单纯的为学生划分学习等级,而是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教学反馈,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与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语言学学习课堂。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下语言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设计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并且出具最终的讨论报告,关注学生的课堂讨论情况与合作情况。教师在学生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具体讨论过程并为学生进行评价与补充,教师要对得到的教学成效进行反馈,从而有助于后续教学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为学生进行延伸与拓展每一项创新的教学内容都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重点关注学生与伙伴之间的合作成效,要让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这种教学要求与标准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延伸到课前与课后,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教学时间十分宝贵也十分有限,课堂教学结束并不代表教学结束,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深入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有效提升语言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开放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语言学教学中的具体对策
考虑到高校语言学这门课程的独特性,在应用开放型教学模式时可以采用如下策略。首先,做好引导工作,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学习与探究。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伊始阶段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出学生对语言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参与到语言學课堂中。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应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学专业知识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如何运用语言学专业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支持搜索所需学习资料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语言学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合作能力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标准之一,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掌握与他人的合作方法,共同探究专业知识内容,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与互动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这对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与主题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建立在学生合作与讨论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方面的讲、学生单方面听的教学形态。再次,注重互动交流,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互动情况,学生要与同学之间、教师之间展开互动,将课堂与课下进行互动,使教学反馈与教学构建互动,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互动贯穿始终,学生不单纯是坐在讲台下的知识受众,可以是讲台上的分享者,可以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者,也可以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例如,高校语言学教学最常用教材,由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在讲授七大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总结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情况,探究不同方言的特点,搜集一些方言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在课上一同探讨。通过各种互动方便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应用到语言学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学闭环。此外,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语言学课程本身富含较多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凭借课堂教学则难以培养学生深入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下课后自主学习也是一部分重要培养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罗列出,能够辅助课程的各项参考资料及实践活动,从而切实有效的将自主学习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进而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拓展学生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视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言学教学时,高校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改进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深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学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语言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褚静. 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评 《语言学教程(第五版)》[J]. 高教探索,2019(9):137.
[2]杨璧菀. 高校语言学人才培育和语言文化传承保护的研究与实践[J]. 贺州学院学报,2017(2):118-122.
[3]孙道功. 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模式分析[J]. 高教学刊,2019(21):80-82.
[4]纪凌云.中国传统语言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新西部,2020(5):155-156.
[5]赵变亲.语言学“多师同堂”的“专题式”课程建设模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2):194-196.
[6]岳守雯.“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3):160-161.
[7]杨静.我国语言学基本理论及其教育体系研究——评《语言学基础教程(第二版)》[J].语文建设,2020(2):88.
[8]聂娜.《语言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导引教材)述评[J].中国语言战略,2019(2):101-105.
作者简介:张晶(1982-),女,山西临汾,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