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信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1-09-05 15:21王妙甜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民间舞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发展过程中,学前教育行业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也不斷增加。对学前教育教师来说,不仅仅要掌握较多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才能够保证学前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本文结合民族自信的相关背景,全面探索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受到的具体影响,接着在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于民族自信的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最后还探究了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民族自信;学前教育;民间舞;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078-03

【本文著录格式】王妙甜.民族自信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78-80.

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开始充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明我国应该在后续时间里走文化自信的道路。在这种背景下,民族文化元素也开始全面进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可以较好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在学前教育阶段,如果能够培养幼儿在民族舞蹈方面的兴趣与技能,那么就可以使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幼儿阶段得到较好的贯彻,有利于我国文化自信道路全面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教学活动,强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水平,切实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在这方面的实际能力。下面也主要立足于这一点,谈一谈民族自信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策略。

一、民族自信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影响

民族自信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体系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这里也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民族自信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能够提高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所占比重。在民族自信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体系应该融入民族舞蹈元素,同时还要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输出。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充分规划自身课程体系,适当增加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内容。第二,民族自信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新,能够综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1]。在民族自信视域下,民族民间舞蹈是传播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方式。只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舞蹈学科素养,才能够把握民族民间舞蹈体系的精髓,有利于后续在学前教育行业中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输。第三,民族自信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实现较好的创新调整,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标准与任务,使整个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契合民族自信的相关内容。

二、学前教育专业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民族舞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缺失与不足,导致整体教学体系比较僵硬。特别是很多教师对民族自信的认知水平有所不足,同时也没有充分明确民族自信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就会遭遇到较多阻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使学生无法在参与舞蹈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2]。这种情况无疑是跟民族自信战略体系不契合的,应该在后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二)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教学课程内容相对来说还比较陈旧,跟当前民族自信的相关战略存在一定冲突。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虽然开设了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但是并没有设计专门的教材,主要由舞蹈教师根据自身经验选择舞蹈曲目和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也导致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活动呈现出显著的散乱态势。另一方面,部分舞蹈教师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时候,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比较狭窄,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很难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民族民间舞教学活动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教师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够取得较好成效。但是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示范模仿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舞蹈曲目也变得比较僵硬,很难充分掌握民族民间舞的深层次艺术内涵,应该在后续时间里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

(四)舞蹈实践活动占比较少

在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实践教学活动的占比比较少。很多舞蹈教师都过于重视舞蹈技能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示范模仿等方法,让学生模仿自身舞蹈动作进行舞蹈学习。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但是无法将舞蹈教学内容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中。这种情况也导致很多学生在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很难获得较高的实践体验,最终也就保障综合教学成效。在实践活动缺乏的情况下,学生在民族民间舞的灵活度也显著不足,影响了他们参与学前教育事业中的具体发挥[3]。

(五)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结合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虽然开展了教学考核活动,但大部分学校都实行了结果性考核。即直接考察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技能掌握情况。这种方式是非常落后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不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特别是在民族自信视域下,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很难明确各个学生在民族民间舞方面的创编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

三、基于民族自信的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探索

(一)积极转变舞蹈教学理念

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系来说,应该在后续时间里积极转变各个教师的教学理念。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能够对民族自信的相关内容有较深的了解,明确基于民族自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战略价值,可以在后续时间里充分重视这套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在平时的教研会中,针对民族自信与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项分析与探索,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基于民族自信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就可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完成较好的顶层设计,扫清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全面贯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内部障碍。除此之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也应该积极接受新型教学理念,并依托于各类新教学理念实现整个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革,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内部开展空间。

(二)构建精品课程内容体系

民族民间舞在高校学前教育环节中,缺乏精品课程内容的支撑,导致具体教学活动比较散乱,很难跟民族自信的相关战略要求相契合。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逐步完成精品课程内容的全面建设。第一,舞蹈教师应该在强化自身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等各类可行的途径,积极搜集适合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资源。高校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舞蹈教师一起进行民族民间舞标准课程的设计,最终形成精品课程的教材体系,给后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较好的指引[4]。第二,舞蹈教师在平时的时候也可以积极搜集一些经典资源,或者互联网环境中具有较高热度的民族民间舞资源,并将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补充精品课程教材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使课程资源体系可以在后续时间里得到较好的优化与调整。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转变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时候,也应该积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应该避免过度使用示范模仿教学方法,而应该积极使用那些体验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比如舞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舞蹈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知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氛围和身体韵律。通过这种体验性较强的舞蹈教学活动,就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感知水平,切实提高教学成效。再比如說,舞蹈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在民族民间舞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水平。特别是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动沟通的时候,可以在思想上放得更开,从而也就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成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时候,积极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调整。

(四)拓展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实践活动

民族民间舞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很难取得较好成效的。特别是在民族自信视域下,要想保证学生在民族民间舞体系中具有较高的造诣,就应该强化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实践感知水平。基于这种考量,教师就应该考虑积极开展一些民族舞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初期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在班上举行一些小型民族舞比赛,通过竞赛实践方式提高学生的舞蹈体验,累积舞蹈实践经验。当学生在民族民间舞方面累积较多熟练技能以后,教师就可以考虑开展一些校内竞赛,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学生开展民族民间舞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实践水平[5]。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一些民族民间舞的校外活动,比如传统艺术节表演活动、社区文艺表演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就可以使学生在民族民间舞方面的经验不断内化,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舞蹈表现力。

(五)教学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

在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考核评价的方式。特别是在民族自信视域下,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对这类舞蹈的掌控水平,同时还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使他们可以较好承担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因此在进行教学考核的时候,不仅仅要开展舞蹈技能的考察,同时还要立足于舞蹈创编、文化认知等角度进行考核,全面展现学生的民族民间舞水平。这也要求教师最好能够开展一些过程性考核活动,使教学考察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综合考验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掌握水平,以及自身在民族舞蹈艺术文化传播方面的能力[6]。

四、基于民族自信的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保障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民族自信的角度来看,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应该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接受民族民间舞的相关内容,最终才能够在后续幼儿教学活动中主动传播民族舞蹈艺术文化。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应该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角度,先面对所有学生介绍民族舞蹈的相关文化元素,提高民族舞蹈艺术文化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力。这样以后,学生就可以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来了解民族民间舞,显著降低他们学习民族民间舞的难度。

(二)积极使用教育信息技术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使用各类教育信息技术,切实提高教学的成效。特别是在舞蹈理论知识教学的时候,借助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就可以较好提高教学的综合成效。在舞蹈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分解舞蹈动作,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变化。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这些移动终端记录学生的舞蹈动作,并跟标准舞蹈动作进行逐帧对比,使学生可以直观明确自身在舞蹈动作方面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调整。

(三)积极开展舞蹈创编教学

在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开展舞蹈创编教学。事实上,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活动来说,本身就应该全面融入舞蹈创编教学模块,使他们在后续参与幼儿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舞蹈创编[7]。这也要求教师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进行固定舞蹈动作的教学,而应该带领学生充分了解民族民间舞的艺术内涵,提取一些关键舞蹈艺术动作,并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学习的舞蹈知识,最终结合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色形成新的舞蹈组合。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效,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在平时的时候应该立足于民族自信的视域,强化自身在民族民间舞方面的认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舞蹈教师不仅仅要学习民族民间舞的有效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强化自身在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传播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舞蹈素养。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应该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并跟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与互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五、结论

综合来看,民族自信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要求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在民族民间舞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应该在后续时间里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切实提高这项教育活动的重要程度,同时还要积极引入教育信息技术,并灵活使用教学反思,明确民族民间舞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欠缺。这样以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就可以在后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创新,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民族民间舞方面的综合素养,更好投身到学前教育事业中。

参考文献:

[1]李秀慧.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探究[J].黄河之声,2020(16):58-59.

[2]张岩.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风格性的把握和表现探讨[J].黄河之声,2019(24):74.

[3]马庆宏.学前教育专业民间舞课堂教学探讨[J].湖北农机化,2020(1):104.

[4]孙悦.分层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J].艺海,2019(5):117-118.

[5]徐建堂.民族民间舞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研究[J].汉字文化,2018(22):128-130.

[6]罗娜.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方法及问题反思[J].大众文艺,2018(3):216.

[7]吕小玲.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风格性的把握和表现[J].当代音乐,2017(6):78-79.

作者简介:王妙甜(1986-),女,江苏盐城,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教学。

猜你喜欢
民间舞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