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当前疫情环境下,人们出行和国际贸易业务都受到了极大限制,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新运营模式,为海内外各类企业及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也解决了很多困难。跨境电商业务需要熟练掌握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流程的合格人才,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旨在培养此行业的实操性人才,如何培养企业和客户满意的人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从校企互助融合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作用展开分析,论证在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校企互助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融合;互助式;重要性
本文索引:刘彬.<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6):-183.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8(b)--03
当今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为了节约时间和资源,人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贸易沟通,跨境电商便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国际贸易往来的新兴行业。跨境电商行业的兴起,需要大量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如何培养合格的符合相应企业岗位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人才,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想要获得合格的人才需要和高校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培养岗位所需的人才是重要的途径。本文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出发,分析校企融合对培养人才重要性,既能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又能服务于企业,在企业创造的价值中,学校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校企可以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1 跨境电商是时代的产物
跨境电子商务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便利,国际贸易往来就是受益方之一,“互联网+国际贸易”全球化态势的呈现,推进了国际贸易网络化和国际贸易终端客户化的进行,实现了真正的B2C模式的出现,这说明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型行业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跨境电商加速了全球化经济进程,对推动贸易全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商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互通贸易,同时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商构建起了开放、多元、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商使他们直接对接生产国产品,更加容易地获取出口国和出口产品的直销商品,产品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手里,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和中间费用,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价格优惠。跨境电商已经悄然走进了世界万家,在无形之中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我国的跨境电商行业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传统外贸行业遭受重大打击,很多传统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纷纷倒闭,而跨境电子商务因为具有中间环节少、价格低廉、利润率高等特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下发展起来并步入正轨的。在2014年我国开放了上海、杭州、宁波、郑州、重庆、深圳、广州7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开始对跨境电商进行扶持和重视。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到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原本就艰难前行的传统中小微外贸企业受到了灭顶之灾,必须利用跨境电商独特优势,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度过难关,扬帆起航。因此,2020年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发在已设立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再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大跨境电商进出口力度。2020年7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六稳”工作,其中强调了进一步扩大稳外贸稳外资,支持发展跨境电商、 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
跨境电商行业,在中国扬帆起航,成为疫情期间,国际贸易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跨境电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后疫情期间,也是影响全球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新业态,行业内专业人才缺口重大,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已经在2020年被教育部列为新增的九个专业之一,并且在高职院校设立招生专业,培养跨境电商的实操性人才,为行业内培养合格人才。
2 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壁垒
跨境电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新专业,教育部在201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增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生专业,符合时代的发展。有了专业的设立,很多高职院校也开始着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以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跨境电商新专业的增设,带动了新专业的招生,接踵而来的就是人才的培养问题,各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队伍全部都是从相关专业转型组建起来,这部分专业包括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商务英语等。对于新专业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很多高职院校确实已经申请专业招生,但每个学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课程设置各不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情況也大相径庭,给人才培养方案的编订和相关课程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跨境电商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的指导性材料的制定上有着很大困难外,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壁垒。
2.1 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传授的壁垒
教学过程是“教+学”,教是教师的知识传授,而作为跨境电商这个新专业的教师们都不是专业教师,全部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的,大家都是在边自学或者培训相关跨境电商专业知识,边进行教学指导及授课,没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也没有成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于有关知识点的剖析和解答时,教师有时不能给出全面的解答和深层次的剖析,无形中给人才的培养筑起壁垒。
2.2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经验不足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需要培养实操性较强的人才,但本专业的教师,刚刚转型,仍处于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阶段,短时间内理论联系实践非常难,这也是理实一体授课模式的壁垒,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如何更好地解决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壁垒,校企融合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
3 校企合作的优势与不足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1 跨境电商专业校企合作的优势
第一,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方可以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来,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他们对于人才的定位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企业可以提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为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践依据,同时,通过企业方的岗位要求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修改和完善,做到与时俱进。第二,实践见真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理论化,如何让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就需要借助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力量,企业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可以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关键点,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使理论知识更加贴近现实。
3.2 校企合作在跨境电商专业中优势明显,但也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不足
3.2.1 企业方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而校企合作是一种合作意向,除了部分校企合作协议以构建订单班和学徒制为前提,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以外,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是企业义务服务学校。作为企业方,没有利润产生的项目,并不想多投入人力和物力,这就造成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不足。
3.2.2 企业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不足
校企合作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邀请企业专业人员来校为学生们授课,讲授实践知识,而往往企业派的兼职教师不具备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方法欠缺,造成授课时,不能很好地搭建实践和理论的桥梁,只有实践的知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仍然没有联系起来。
3.2.3 校企合作中,授课时间和讲授项目上受限
学校有教学体系的约束,这给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很大的约束,不能自由安排时间;在讲授的项目上,实践环节需要在实践现场,而时间、空间和制度的制约,很多实践项目不能在真正的岗位上完成,这也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4 校企互助模式
互助模式就是两者间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和发展,校企互助模式就是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实现双赢。学校可以通过校企互助模式培养行业内和企业内所需人才,企业通过校企互助模式能够使利润最大化。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互助”的校企合作模式最为适宜,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操作性人才,需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而企业也需要借助所招收的岗位人才创造价值,并且不断寻求发展空间,因此校和企的互助是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校企融合应遵循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需求这一原则, 并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开展工作,使企业与学校在合作的基础上互利共赢,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這正是高职院校“校企互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涵。校企合作的本意是学校负责理论教学,而企业所建的实训基地主要任务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与时俱进性和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行业内所属企业从事工作的时候,可以很快上手,达到毕业即上岗的效果。高职院校要的“校企互助”模式应当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并能助力企业更好的发展,服务于企业,才是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始终追求的目标。成功职业教育表明,应该深入研究并探索“校企互助”的具体形式与内容,并且实现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整个过程以及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教育的成功,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
5 校企互助融合对跨境电商专业的重要性
5.1 校企互助融合为学校专业课教学注入实战元素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都需要把实操作为重心,实践操作往往要以实战项目来进行训练,而学校专任教师的课堂教学仅仅是理论基础,没有实践作为补充,对于跨境电商专业的学生而言相当于纸上谈兵,需要校企融合为专业课教学注入企业的实战训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仅以课堂时间进行实战训练犹如隔靴掻痒,是无法满足项目实践的连续性,还需要大量的课外时间通过企业实训基地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完成实践任务。跨境电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学生的实践问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工具来对接企业人员, 解决学生的实战性问题或者通过互联网把企业真正的项目作为任务介绍给学生,学生能形成课内外的实践练习氛围,教师能掌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理论知识和实践很好地结合。
5.2 校企互助融合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助力企业利益最大化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环节的必备要素,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具有实践元素,更能适应岗位需求。以往的校企合作旨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的建立,让企业派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实践培训,达到理实一体的目的,但受益方大多是学校,而企业的受益不大。跨境电商专业的校企互助融合模式在企业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项目,从而使企业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来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高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体系,可以给企业员工提供系统的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在跨境电商专业中,可以为企业员工培训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政策等,为企业非专业员工普及专业知识,变相为企业创造价值,使校企互助融合更加深远。
5.3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互助融合可以帮助学校完善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增专业,所有的教师都是各相关专业转型而来,没有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借鉴,也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各个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都处于摸索阶段,都需要借助于企业的实战经验来完善。跨境电商企业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项目,他们清楚跨境电商平台实操中的重点,对于国家对于跨境电商的政策也非常清楚,对于人才需求也有明确要求。通过校企互助融合可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企业会依据跨境电商平台各个方面的侧重点对于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现实的建议,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
5.4 企業通过校企互助融合寻求潜在的员工
校企互助融合,企业以学生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以及订单班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寻找合适的员工人选,并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认可度,利用学校资源培养潜在员工,达到毕业即上岗的效果。企业能借助校企合作的机会先入为主,优先挑选和培养学生成为他们未来的员工。企业专家和教师双方培养的优势对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充分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融合在一起,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企业通过校企互助融合也可以挑选自己的员工。
6 结语
校企互助融合对于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初步探究了校企互助融合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对跨境电商行业的重视,跨境电商专业的校企互助融合会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刘莎.“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实践研究[J].职业,2020(12):71-72.
韩红章.高职院校“校企互助”模式的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2(8):102-110.
林渊.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32(3):41-44.
黄小璜.高职院校校企互助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0):17-19.
刘永红.高职院校与区域大型民营企业互助发展可行性研究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民企柳州家居合作为例[J].林区教育,2021(1):34-36.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Mutual Cooperation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in the Personal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u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U Bin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big data, especially in the situation of Covid-19 epidemic, peoples way of commut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have been greatly restricted.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become a new operat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een providing more convenience for all kinds of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olving many difficulties. Cross-border e-commerce business requires qualified talents who are proficient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Vocational cross-border e-commerce major aims at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in this industry. How to cultivate talents satisfied with enterprises and customers is the most critical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school-enterprise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and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enterprise mutual assistance and integr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mutual assistance; impor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