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燕 张伊然
【摘要】本研究以3~6岁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了解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现状。得到的结论如下:(1)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差强人意,相比于本地儿童家庭,总体频率低、时间短,家长沟通的主动性不强,亲子双方沟通的满意度一般;(2)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类型最多的是多元型,其次是一致型,较少是放任型和保护型;(3)母亲的学历层次、父母的工作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会影响亲子沟通的方式。基于此,强调家庭重在创造良好的亲子沟通环境:保证充足的沟通时间和频率,讲究方式与策略,重视父亲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学前流动儿童;亲子沟通;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6-0052-05
【作者简介】季燕(1977-),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伊然(1995-),女,黑龙江鹤岗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具体而言,是其中的作用机制亲子沟通出了问题。”[1] Barnes, H. L.& Olson, D. H.(1985)的曲线理论模型提出家庭功能包括三个维度: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沟通是对亲密度和适应性起促进作用的重要维度,家庭成员通过沟通来表达亲密,也通过沟通来处理与适应有关的问题[2]。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可以帮助儿童从容应对压力(Mc Dermut , Miller, Solomon et al. 2001)[3]。当前,关于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直接指向3~6岁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几乎没有,而我们认为低龄流动儿童更需要情感与陪伴支持,积极有效的亲子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学前流动儿童”的概念借用耿玥、王晓芬(2019)的概念,“指跟随父母去往工作所在地,居住半年以上的3-6岁的儿童”[4]。借用Fitzpatrick(1994)提出的资源交换理论,“亲子沟通就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资源交换,比如思想和感情等的交流”[5]。我们认为亲子沟通就是父母利用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与孩子之间交换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问卷法
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儿童年龄、性别,父母的学历、职业等;第二部分是对亲子沟通特点的调查,主要包括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主动性、内容、满意度等;第三部分是对亲子沟通模式的调查。
问卷的第三部分采用的是Fitzapatrick和Ritchie等人修订的亲子沟通模式量表[6]。该量表分为观念定向和关系定向两个维度,观念定向的沟通是指父母鼓励儿童表达(共15题),关系定向的沟通是指父母运用权力强化服从(共11题)。采用五点计分方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记为1~5分。按照这两个维度,以平均得分为标准进行归类。亲子沟通主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一致型、多元型、保护型和放任型。一致型家庭既鼓励子女表达与交流,又不失家长的威严,是最理想的一种沟通模式。多元型家庭重视亲子之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强迫子女认同父母的想法,不强调子女的服从。保护型家庭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少,且非常强调子女服从父母的权威,通过“禁止”亲子之间的分歧来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放任型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少沟通与交流,不關心对方的需要,家庭成员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
本研究在N市的三个城区选取三所流动儿童集中的幼儿园和一所本地儿童集中的幼儿园进行调研。每所幼儿园发放160份纸质问卷,共640份问卷,回收582份问卷,回收率为90.94%,剔除无效问卷71份,有效问卷共511份,有效回收率为79.84%。其中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有效问卷 263份,本地儿童家庭有效问卷248份。所得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
(二)访谈法
从三所流动儿童集中的幼儿园各选择10名家长,共30名幼儿家长进行深度访谈。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多样,包括工程师、建筑装修工、销售员、医疗工作者、个体经营者等。流动儿童家庭的流出地包括湖北、山西、安徽、河南、福建等。访谈过程征得受访者的同意全程录音,访谈内容围绕亲子沟通的频率、内容、感受、满意度等方面展开。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前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特点的比较分析
1. 亲子沟通的频率与时间
如表1,流动儿童家庭与本地儿童家庭在亲子沟通的频率上有显著差异(p=0.005<0.01),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频率低于本地儿童家庭。进一步分析每次亲子沟通的时间(见表2),流动儿童家庭与本地儿童家庭也有显著差异(p=0.003<0.01),本地儿童家庭每次亲子沟通的时间多于流动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时间明显不足。
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情况不佳,家长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或者家务上,导致亲子沟通时间不足,而亲子沟通不畅,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已有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的沟通氛围、养育方式,与低龄儿童抑郁特质的形成相关度显著,呈现为父母越关心照顾孩子,其抑郁得分便越低,反之越高[7]。
2. 亲子沟通的主动性
据表3(见下页),流动儿童家庭和本地儿童家庭在亲子沟通的主动性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2<0.05),流动儿童家长沟通的主动性低于本地儿童家长,而流动儿童沟通的主动性高于本地儿童。母亲相比较父亲而言,与孩子的沟通更主动。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相比于本地儿童家长,流动儿童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间上明显不足,流动儿童更倾向于主动发起沟通的话题,以赢得父母的关注,期望得到父母的陪伴。除此之外,研究者在观察、访谈期间,发现很多流动儿童家长不会预先设定沟通的话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本地儿童家长会就现实的、有教育意义的话题或者新闻事件与孩子展开沟通。
3. 亲子沟通的内容
表4显示,流动儿童家长与孩子聊天的内容排序在前的是家长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指导,而本地儿童家庭中谈论家长工作情况的所占比率最少。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家庭对孩子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上的关注不如本地儿童家庭。
4. 亲子沟通的满意度
如表5,流动儿童家庭与本地儿童家庭在亲子沟通的满意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2<0.01)。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满意度不如本地儿童家庭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占49.05%,而本地儿童选择这两项的人数占66.93%。
(二)学前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家庭亲子沟通模式类型分布
由表6可见,流动儿童家庭与本地儿童家庭在亲子沟通的模式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p=0.234>0.05)。流动儿童家庭中多元型亲子沟通模式所占的比例最多,本地儿童家庭中一致型亲子沟通模式排名第一。
(三)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1. 不同学历层次的家长在不同沟通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父亲在观念定向和关系定向沟通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母亲在观念定向上差异不显著,在关系定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表现为:母亲学历越低,得分越高,更强调孩子对父母的服从,不鼓励孩子开放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调查对象中,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母亲占58.56%,高中或中专的占31.56%,大专学历的占8.36%,本科学历的只占1.52%。流动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偏低,这可能也是影响亲子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不同职业类型家长在不同沟通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不同职业的父母在沟通方式上的比较显示:管理者、企业员工、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医生、教师等)的父母在观念定向上的得分高于服务业人员、工人和家庭主妇,流动儿童父母的职业以后者居多,“父母的职业、学历、文化水平、教育指导方式等均是文化资本传承的重要因素”[8]。服务业人员、工人由于工作强度大、耗时长,而且要四处奔波,再加上文化程度有限,导致亲子沟通不理想。流动儿童的母亲很多是全职妈妈,占调查总人数的31.94%,她们看起来应该有很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生活单一、固定,很多流动儿童家庭中又因为有“二宝”“三宝”的存在,全职妈妈精力有限,导致亲子沟通状况很不理想。
3. 不同亲子关系在不同沟通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将亲子关系分为四类:父子关系、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和母女关系。结果显示:不同亲子关系在关系定向上存在显著差异(F=5.172,p<0.05)。母子、母女关系在关系定向上的得分低于父子、父女关系,得分更理想。在流动儿童家庭中,依然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母亲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家庭成员,与孩子相处时间比较多,孩子往往也更喜欢和母亲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父亲相比较母亲不善言辞,同时也更强调权威与服从。
4. 不同孩子数量的家庭在不同沟通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如表7所示,流动儿童家庭中,多子女的家庭占了66.54%,不同孩子数量的家庭在观念定向上存在显著差异(F=2.008,p<0.05),在关系定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0.073,p>0.05)。独生子女家庭在观念定向上的得分高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更频繁,也更紧密。自“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四口之家越来越多,多子女家庭因为家庭关系更复杂,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精力更容易分散,沟通不如独生子女家庭理想。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差强人意。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都有沟通意识,但相比于本地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存在亲子沟通频率低、时间短的问题。家庭亲子沟通的方式和策略比较单一,相比于本地儿童家庭,家长主动沟通的意识不强,亲子双方沟通的满意度一般。
2. 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类型最多的是多元型,其次是一致型,放任型和保护型所占比例较低。
3. 学前流动儿童母亲的学历层次,父母的工作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会影响亲子沟通的方式。
(二)教育建议
从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看,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改善重在微观系统中家庭沟通环境的创设。
1. 保证充足的沟通频率与时间
(1)定时沟通:每周的特殊时刻
每周有固定时间的亲子沟通可以调动亲子双方沟通的积极性,比如,每周可以提前商定好的主题,沟通时注意让孩子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父母积极地回应。这种沟通会使孩子形成对父母的信任,当他们再有什么想法或困难的时候,会及时地想和父母分享,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访谈中,了解到已经有家庭采用这种沟通方式,每周都会开家庭会议,提高了沟通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2)随时沟通:沟通无时不有
流动儿童家长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溝通话题,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与教育,同时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要过多地谈论自己的工作和艰辛,否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2. 讲究沟通的方式与策略
(1)学会积极倾听
倾听不仅仅指的是用耳朵听对方传达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用心理解和感受。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要专注于对方,对沟通的话题感兴趣,并且及时有效地做出回应。
(2)擅用体态语言
许多参加肢体语言训练后的父母表示,肢体语言可以增进他们与孩子的沟通。学前期是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儿童所接触到的、看到的都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因此,父母在沟通中多用一些体态语言,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等来传情达意,孩子会更易于接受。
(3)调节情绪情感
要让孩子成为情绪平和的人,家长自己要具备情绪控制的能力,善于管理和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以一种迂回的方式解决亲子冲突,多采用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3. 重视父亲的关键作用
父爱教育不可缺失,它不仅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有关键影响,而且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每个父亲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关键意义,不能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母亲,花点时间与孩子相处,给孩子讲讲故事,陪孩子聊聊天。另外,父亲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在亲子沟通中用男性的气概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和勇气。
五、小结
本研究对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模式、频率、内容、满意度等做了调查,分析了父母的学历、职业、亲子关系等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家长自身要做出努力,还需要幼儿园和社区的支持,比如:幼儿园通过家长会、专题培训等提升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理念,多组织亲子实践活动增进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社区之中举办社区工作服务关怀流动儿童家庭,社区工作小组介入改善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等。全社会共同关心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让“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
【参考文献】
[1] 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6):49.
[2] Barnes,H.L.& Olson,D.H.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nd the Circumplex Model[J].Child Development,1985,56(2): 438-447.
[3] Mc Dermut,Miller,Solomon, et al.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uicidality in Depressed Adults[J].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2001,42(2):96-104.
[4] 耿玥,王晓芬.学前流动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研究[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9(4):3.
[5] 王丽娟,于璐,熊韦锐.国外青少年亲子沟通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7):43.
[6] 杨焕兰.幼儿家庭亲子沟通模式的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7] Yih-Lan Liu.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s Depress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s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aiwan[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26):447-457.
[8] 董钰萍,崔晓文,秦金亮.优势家庭流动儿童教育支持系统的个案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7/8):82.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6岁流动儿童早期教养的社会精准支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8BSH156)研究成果之一。
通訊作者:季燕,ntjy1228@126.com
(责任编辑 张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