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霞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途径。如何让思政工作落到实处,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和难点。基于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概述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分析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工作性质及意义,解读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客观理性的认识,这对改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 教书育人; 融合的必要性; 融合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183-002
1.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
1.1实行年级辅导员制,一人带多个班级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党委书记主管,而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以辅导员老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因此,由辅导员老师组成的学工办(学生工作办公室),天天和学生打交道,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任务责任重大。
高校辅导员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度。一个辅导员带的班级,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以班级人数最少30人算,一个辅导员带的学生至少有一百多个。如果辅导员不花费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除了班干部之外,很难了解到班里绝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情况。
1.2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委员,但没有实际意义
高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室,甚至大学的二级学院里也有。同时,一个班级,除了有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之外,还有一名心理委员。但是实际情况是高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一般由辅导员老师代理,而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班里的心理委员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和其他学生区别不大。而且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偶尔有学生去寻求心理援助,却因值班室没人失望而归。总体来说,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委员形同虚设,意义不大。
2.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对于学生人数而言,辅导员老师数量偏少。学生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繁琐。作为年级辅导员,一人带多个班级,在学生管理上也只能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其主要职责是保证学生整体表现和教学环境的正常化和秩序性。如果要求辅导员充分了解班级的详细情况,熟悉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个性化的问题,显然难度很大。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繁多,除了学生日常上课的纪律监督,还有团日活动、运动会、元旦文艺节目等固定活动,以及事假、病假、意外情况等突发事件,所以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很有局限性,一般仅限于班干部和表现突出的“问题”学生。至于其他绝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往往是有责任心的任课教师更为了解。
3.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深入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是课程的任课教师。尤其是给小班上课的老师,接触和了解学生的机会更多。上公共课的教师虽然面对的是大班上课,班级人数有一二百个,但是一个学期下来,跟学生相处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专业水平高又有亲和力的老师,更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学生也乐意主动和老师谈心。如果任课老师再多几分细心和爱心,就能及时发现班里的“特殊”学生,从而对症下药,给予关爱。所以,与辅导员相比,专职教师在对学生的了解具有客观上的便利性和主观上的可行性。
另外,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二者密不可分。而思政教育更是育人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见缝插针地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倡导环保理念,在与学生聊天时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在举例说明中告诫学生要明辨是非加强安全防范,那么,思政教育就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4.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应该多交流沟通
由上可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党委书记需要把握方向掌控大局,只能抓大放小;辅导员忙于学生管理的平稳和秩序,只能以点带面;而任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可以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自然渗透,教书和育人的真正结合。当这种结合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工作习惯,在教学中推广开来,就完全可以做到水乳交融、无缝对接。而这正是思政工作所追求的最佳境界。所以,让辅导员老师的管理工作和专职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让思政教育在两者的交流合作中落地生根、发芽开花,让广大师生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认识、共同进步,显得尤为必要。
5.思政工作和教书育人相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要求,各地高校都相继制定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将会在实践中印证思政工作和教书育人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那么,具体的可行性方法有哪些呢?
5.1改变固有观念,打破行政管理和教学之间的观念壁垒
高校的行政管理和专职教学一向并行不悖,泾渭分明。相应地,行政人员和专职教师也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犹如两条平行轨道,在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同向而行,但相互交叉的地方不是很多。应该牢记的是我们所围绕和服务的主体对象都是学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好比一个偌大的苗圃,无论园长还是园艺师,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出形质俱佳的好苗木。所以,为了让思政教育落地开花,我们可以在行政管理和教学之间做更多有益的互补性探索。
高校常规的思政工作方法是党委书记解读文件传达精神,辅导员负责上情下传,在大会上对全体学生进行训诫,在小会上对班干部集中开会,对特殊情况亲自处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思政教育就是以“听”为主,在大會上听领导讲,在小会上听辅导员讲,在课堂上听任课老师讲。而这些讲的内容,往往偏重政策性、理论性,枯燥的大道理多、生动的案例少。而思政教育如果只是空泛地讲理论、传达文件精神,就难以深入人心,假如思政教育能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就能够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如果把行政管理高高在上的训话变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把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事例,那么这对促进思政教育的观念改变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2思政工作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辅导员就是管理学生方方面面的,任课教师就是给学生上课的。在这一观念主导下,辅导员因为带班较多而无暇深入了解学生,任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踏踏实实上好课而无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这一狭隘认识导致的结果是班里的个性化问题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有少数“特殊”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关爱,甚至有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不能被及早发现和干预。
高校教育面对的是十七八岁的大学生,虽然学生年龄上已近成年,但是其心理成长和生活能力往往滞后。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生活能力、抗挫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同时,十七八岁也是个性飞扬的年龄,独立性、叛逆性、易冲动,是这个年龄的普遍特征。因此,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期,而思政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他们在大是大非、何去何从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有的学生因盲目攀比,或沉迷游戏,陷入网贷陷阱;有的因父母眼界狭窄,重男轻女,让女生自卑和怨恨;有的女生受影视作品误导,贪图享受,交友不慎;有的因家境贫困,性格内向,懦弱自卑,等等。这些常见的问题具有隐蔽性和私密性,如果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对学生缺乏关注和了解,一般不容易发现。而学生遇到这些问题时如果没有人拉一把,最终会导致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的不良后果。
因此,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联络,就能取长补短地深入了解学生;同时教师们如果都能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就能以换位思考的同理心给学生“号脉”,继而對症下药解决问题,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
5.3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辅导员和专职教师宜各有侧重
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高校,人们对新进教师关注的是学历(硕士还是博士),对老教师关注的是职称(中级还是高级),唯独忽略的是教师的人品和素养。似乎一旦大学毕业,或者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自然就成为了一名称职的教师。其实不然,只是人品素养的高下,不到关键时刻不容易显露罢了。作为高校教师,生活无小事,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内外兼修,在专业能力和人品修养上双重提升,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具体而言,辅导员和专职教师因职能有别应有所侧重。
作为辅导员,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起到引领作用。包括专业学习上的方向性指引(例如学生面临考研、参军等选择时的报考指导),也包括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给予及时解疑答惑(例如学生遇到思想、心理、人际关系、家庭变故时所需要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其次,辅导员应该具备与工作相应的人格素养。这包括公正无私、富有爱心和耐心等。第三,辅导员还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说话方式、沟通技巧等。面对年轻气盛、思维敏捷但心理脆弱的大学生,辅导员应该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敞开心扉,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作为专职教师,除了专业水平高、善于讲课之外,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有体察入微、善解人意的细心。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或年级里,常有少数学生因家庭背景特殊,例如父母离异、从小远离父母、爱和亲情缺失等,性格行为上会有孤僻、不合群的表现。这些因年龄或家庭原因所造成的“特殊生”,如果任课教师能及时发现和关注,并给予精神上的抚慰和鼓励,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也是对学校思政工作的助力。
5.4强化抗疫教育,结合时事新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疫情期间,各地高校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保障了学校教育的平稳发展。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以最高效的速度遏制了疫情蔓延,保障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国外的疫情却不断扩散,西方政府的低效作为与国内的快速应对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们由衷感到祖国的伟大温暖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自信。那么,在高校的思政教育里,我们完全可以把如此真实生动的新闻案例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同时,借助疫情带来的深重危害,加强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在帮助师生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的同时,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将会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
总之,高校思政工作的方式不能只是开大会、学文件、记笔记,而是要把工作内容分解、转化、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里,把思政工作和教书育人相融合,把提高教师素养、改变工作方式作为重要一环,把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育人体系和专业实际相结合,那么,展望未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达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02-27 20:12 来源:新华社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教党〔2016〕58号
[4]中央宣传部编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
[5][美]劳伦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著,孙闰松译.与青春期和解 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心理学指南
[6][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曹晚红 译.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心理启蒙书)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7]大学教育,蔡元培著,北京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