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下的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应用再思考

2021-09-05 02:53赵剑峰何成刚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史料概念核心

赵剑峰 何成刚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接受《人民教育》专访时指出:课程标准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的依据。[1]使用统编初中历史教材时,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聚焦核心概念,读懂教材,完整、准确地把握历史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提炼教材单元主题

教材单元由若干课内容组成,但其中必然存在一个主题贯穿其中。教材单元主题在教材单元知识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能促进单元内容的系统化、综合化,是生成探究性问题的主要来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标要求是: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本单元涵盖《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宋代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等八课内容。这个时期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体现在政治上是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文化、科技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局面下,各国之间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特别是北方地区受战争的破坏非常严重。这一时期也是一个交融的时期,在多个政权并立的过程中,中原地区的典章制度和先进文化逐渐向边疆地区扩展,民族之间的交融也不断加速。这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单元涉及的线索多,内容杂。如何提纲挈领,凸显主题?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吸纳借鉴教科书中的单元阶段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可将本单元主题定位为“历史转型”,以此来涵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这种转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唐宋社会的转型。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新突破,与唐朝相比,出现了一种较为明显的社会发展差异;二是少数民族政权的转型。中原地区的制度、文化逐渐向边疆扩展,促使少数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转型,宋、辽、金等国都以“中国”自居,这就使得“中国”的地域范围空前扩大,所涵盖的民族也日益增多,最终在元朝统一中国后,实现了从“小中国”到“大中国”的转型。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及单元学习重难点,这种单元教学设计更加高屋建瓴,更有利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强化核心概念学习

核心概念强调了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超越对事实的记忆,它能够显示学科的逻辑结构,具有知识的组织性和前沿性。立足课标和教材单元主题,需要聚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建构、适度拓展核心概念,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搭建一节课的框架体系。什么是核心概念?所谓核心概念,就是贯穿于本学科的具有持久价值的概念或原理。[2]强化核心概念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概念知识,聚合历史现象,展开历史思维,挖掘历史内涵,凸显历史价值。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标要求是: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大一统”这个核心概念,最早始自《春秋公羊传》,作者借历法一统,表达了政治一统的愿望与要求,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渴望结束战乱、建立统一强大政权的心愿。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民族大融合催生了“大一统”思想,秦王朝的建立实践了“大一统”学说。秦亡后短暂分裂,很快重归统一,使“大一统”观念经受了考验。最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将“大一统”思想确立为谁也不能违抗的最高原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代政权都沿着“大一统”的思想脉络,一路践行,最终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解读“大一统“这个概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我们可以量身定制,适当降低难度,但绝对要落实课标的根本要求,逐渐学会运用核心概念理解教材内容,建构认知体系。

三、用好教材中的史料

统编历史教材是专家编写并经国家审定的课程文本,是教与学的最佳资源。用好教材中的史料,深入挖掘教材言下之意,适当补充教材未涉之意。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代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幅插图——《耕织图》(局部)。

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要选用这幅图,它背后有何深意?和本课有何关联?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这幅图是康熙御制《耕织图》的其中一幅,体现了皇帝对耕织的重视,“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立国之本。康熙帝晚年,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特命宫廷画师精心绘制一套《耕织图》进献给皇父康熙帝。《雍亲王耕织图》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中的农夫以他自己为原型,农妇以自己的福晋为原型。图中的雍亲王,扶犁躬耕,弯腰插秧,挥镰割稻,敞怀赤脚,辛苦耕作,虔诚祭神,以此来表示自己不辜负皇父以农桑为本的期望。胤禛继位后的确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正是清朝历代皇帝对耕织的高度重视,再加上百姓的勤勉耕作,才成就了“康乾盛世”。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材是最基本的學习材料,是最佳的史料来源,不能忽视教材史料。我们要吃透教材,细致梳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史料,并依托史料设计教学问题,通过史料运用、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历史教材虽然是图文并茂,但往往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不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探究和应用意识的发展。作为教材使用者的教师,就需要努力把静态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资源,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5]教材言简意赅的文字背后,往往浓缩了很多重要的内容。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问题引领统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如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一幅插图。

图3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6]

李敖在2005年9月24日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栏目中对这副图中的“何应钦弯腰”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一石激起千层浪”,李敖关于“何应钦弯腰毫无民族气节”的“历史解释”燃爆了网络,网络上几乎一致认为何应钦起身接降书是毫无气节,有损国格。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我们组织了主题为“你认为何应钦起身接降书是毫无气节、有损国格吗?为什么?”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提供了“后世关注者引发的历史解释”“事件亲历者的历史解释”(中方陆军副总参谋长冷欣中将的历史解释、何应钦的历史解释、冈村宁次的历史解释)“重要关联者的历史解释”(蒋介石的历史解释、自称是照片中当年站在何应钦身后的国民党新六军第14师司令部少校作战科长王楚英的历史解释)三个方面六则史料,引导学生变换角度,从历史语境、观点立场、意图目的等多方面,进行不同的历史解释,并对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加以评析,最终综合各种历史解释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通过角色转换,学生逐渐形成自身对历史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进而洞察入微地分析历史,设身处地地想象历史,重构历史知识,形成对历史的不同解释。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教师不必绝对服从教材,可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的问题探究活动,创造能够引起学生激烈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历史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历史,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解释。

初中统编历史教材的使用,归根结底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要研读课标,读懂教材,准确把握课程方向。依托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史料,拓展教材之外的史料,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史料研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注释】

[1]余慧娟:《突出重点 打造新时代新课标——访教育部黨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人民教育》2020年第18期,第6页。

[2]陈新民:《国际视野中的历史学科核心概念研究》,《历史教学》2017年第11期,第68页。

[3][清]焦秉贞等绘,张立华点校:《康熙雍正御制耕织诗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4][清]焦秉贞等绘,张立华点校:《康熙雍正御制耕织诗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7页。

[5]赵士祥:《高中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原理及策略》,《历史教学》2014年第1期,第25页。

[6]方海霞、赵剑峰、邵中技:《一张抗战照片引发的历史解释》,《历史教学》2019年第19期,第51页。

猜你喜欢
史料概念核心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古代的时间概念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参考答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