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 陈德运
历史需借助史料才能还原过去,故不得不涉及推理。“历史之为学,非观察之科学,而推理之科学也。”[1]何炳松认为,历史研究是从史料入手并“以一种复杂之推理进程以达于吾人所欲知之事实”“根据史料而加以间接之推理”[2]。中学历史教育是基于史学展开的教育,自然携带历史学推理的特质,尤其2017版高中课标规划《史料研读》课程以及学界兴起“史学阅读”“基于史料的教学”等浪潮时,基于史料进行推理,学生建构出历史认识、历史叙述,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
历史推理强调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还要基于这些知识解释过去和现在的现象。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历史推理就是其重要维度。总之,历史推理表明: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历史推理需要一般性推理技能,但也呈现出历史的学科特征,如依赖于特定的史料,对其进行批判性处理并整理出证据,对历史事件、主题等进行排列,然后构建一个历史解释,其过程关涉分析、假设、生成和解释等。若是刻板地认为历史推理只涉及证据使用和历史解释则有失偏颇,事实上它关联到语境分析、描述延续与变迁、比较史源等多个思维活动。近些年高考试题对历史推理的考查尤为注重,由于缺乏一套理论框架的指导,不仅学生对这些涉及历史推理的试题感到困难,有时教师讲解试题也会显得捉襟见肘。Jannet van Drie等提出了一个历史推理的理论框架(见图1),它由提出历史问题、史料使用等六要素组成。[3]
在历史教育视域下,历史推理即着眼于学生追溯过去的信息,以描述、比较或解释历史现象,这个追溯过程就是在历史问题引领下,结合语境分析,使用实质性概念和元概念,基于史料以支持其提出的主张,得到过去的信息。六个要素被视为历史推理活动的分析工具,虽然该框架六要素是独立“可分离的”,但在实际推理活动中它们是一个整体,由“推理线”来联系。借用该推理框架,探究学生的历史推理如何成为可能。以2020年全国Ⅱ卷第29题为例: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B.明确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
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一)提出历史问题
严格说,提问是帮助学生理解史料信息的阅读策略而非特定的推理手段,它推动历史推理运行,有“引擎”之功效。一个推理的建构与问题密切相关,其他推理要素也可能受到问题的影响。历史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将历史现象与史料结合,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现有的信息和历史语境进行历史推理,从而对历史现象进行描述、解释、比较或评价等。该题虽然提出了历史问题,但较“隐性”,只给了半语句——“由此,中国共产党( )”。該半语句要使之成为问题,构成推理的“引擎”,就必须基于试题呈现的史料信息和语境,借助史料中的历史概念和元概念,然后与给定的四个选项结合,形成作答情境。在情景中学生做出论证进而获得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或描述其变化,此过程即为学生历史推理的过程。显然,要作答该题,学生就得分别对A、B、C、D四个选项进行“四次假设”,每假设一次就要借助史料、语境等进行推理,评估出正确选择。
(二)使用史料
历史推理视域下,使用史料就是对史料进行评估、解释和证实,以便回答历史问题或为某些主张提供证据。该题的题干以一手史料形式呈现,虽是节选,但未经过命题者的改编,所以学生能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历史感。根据该史料,学生需要从史料作者的身份、创作缘由、受众、时间、地点、目的等多角度对史料进行评估、推断:
(1)通过学生阅读史料,知晓该史料为告全党党员书,作者一定是党中央,受众是全体党员,从“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可推理出党中央的目的是向全党通报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而非针对共产党内部的“左”倾势力,故可直接排除C选项—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
(2)从“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推出时间是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之后不久,“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发生于1934年,时间较远些,且史料已明确说明面对国民政府的“驱逐”,共产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而D选项“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体现的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公开进行武装斗争,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工农红军走上长征道路。D选项呈现的时间背景明显与史料不符,故排除。
(3)联系该题考查情景,推理暂时“秘密之后”,共产党会怎样应对国民党的“驱逐”?做出怎样的历史选择呢?会走向A选项“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还是会选择B选项“明确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这就需要我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场景”,将史料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之下去解释、推理了。
(三)语境化
在历史推理框架下,语境化被定义为,“将历史现象、对象、陈述、文本或图片置于一种时间、空间和社会背景下,以描述、解释、比较或评估它”。该题呈现的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前面已大致推理出是在1927年7月15日后,所以我们将它置于国民大革命失败这一背景之下。借助该历史语境,学生可以做出的历史推理顺序大致如下:(1)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国共两党因相同的目标而走向合作,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2)在北伐高歌猛进过程中,国民政府竟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转向镇压共产党,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3)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和“驱逐”,共产党一时间几乎没有反击之力,“不得不秘密起来”;(4)但“秘密起来”只是暂时的,而且是“不得不”,一旦具备条件,共产党必将继续坚持以往的奋斗目标,继续完成国民大革命未竟的事业;(5)根据共产党一直坚持的“民主革命纲领”,已变成了“反动的执行机关”“军阀的工具”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国民政府自然从合作对象变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对象。按照时间顺序以及逻辑关系,A选项“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应是在工农革命军初步武装反抗国民党失败,走上井冈山才提出的,应是B选项在前,故A选项排除。通过初步推理,从而得出B选项最为合理,那么这个推理是否正确呢?还需要通过反复论证以证实推理的合理性。
(四)论证
史料所载的历史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矛盾的。因此关于过去的断言和主张必须得到理性论证的支持,而理性论证又应该以经过充分评估的证据作为基础。该题所涉及的论证更多是权衡、评估命题人给定的A、B、C、D四个不同的解释,学生需要寻找论据以论证四个不同选项的历史解释哪一个更具有合理性。立足材料并结合历史背景,可从几个点推论出共产党并不会长久“秘密”起来,而且一定會有相应的行动:
(1)国民政府性质已经发生变化,这时的国民政府不再是孙中山时期以“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为宗旨的政府,而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转而镇压共产党员。两党的合作已经破裂,革命目标不再一致,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成为共产党的一个必然选择。
(2)国民政府已开始“驱逐”行动,由“驱逐”“变成了军阀的工具”可知,这时国共矛盾已不仅限于意识形态,而是走向了实际的军事行动。
(3)共产党党中央态度鲜明,根据“隐蔽”“秘密起来”“不得不”反向推知:一旦有了条件,共产党就不会再“隐蔽”和“秘密起来”。倘若学生再结合“八七会议”等已有背景知识,可论证共产党很快就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了。
(五)使用实质概念
实质概念指的是历史现象、结构、人物和时期,如封建主义、查理五世、启蒙运动等。在历史推理中,学生基于史料来描述、比较或解释历史现象时往往会使用到实质概念。该题中,学生推理共产党行动时必然会使用“军阀”“国民大革命”等实质概念,学生对这些实质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把握。要解答此题,需要把这些概念组合起来,组织相关历史信息来解释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推理。由此,根据试题中实质概念推理出这一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背景,将答案锁定在B选项上。总之,激发学生对实质概念的推理,把复杂的语言简单化,更能帮助学生联系所学,定位历史背景,提高历史推理能力、论证意识以及做题的准确性。
(六)使用元概念
元概念与历史学家用来调查、描述历史过程和时期的方法有关。如证据、原因、解释、移情、时间、空间、变迁、延续、叙述等就是元概念,他们构成了历史知识的基础。使用元概念进行历史推理需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如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延续与变迁、渐进与突变等;二是比较历史现象,如推理相同点和不同点、独特和一般;三是解释历史事件,如推理多种原因、原因类型、原因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期和直接后果等。该题学生运用元概念来推理、解释史料,至少有这几个推理:
(1)学生根据“驱逐”“不得不秘密起来”“变成了”等词汇,利用“变迁”这一元概念推论出共产党与之前相比会有一些策略性的改变,所以答案应该暗含“变迁”元概念,而B、D正好满足。
(2)利用“驱逐”,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等词汇,利用“证据”“原因”等元概念推理,证明国民党已经成为共产党的革命对象,那么选项也必然与武装革命相关,A、B较为合理。
(3)利用“时间”等元概念推理该史料,可将时间定位在大革命失败后不久,A、B更为合理。
(4)基于汪精卫等人叛变革命作为节点,比较国民党前后的不同点以及共产党前后的相同点,国民政府变成“军阀的工具”,而共产党一直以推翻三座大山作为革命目标,所以答案选定也就限定在了A与B。按照逻辑关系,应是B在前,由于武装反抗国民党失败,共产党党中央才调整策略,强调武装割据的必要性。根据以上历史推理进行综合性分析,最后选定B答案也是情理之中。
现代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基于史料研习来推理,建构出新的历史叙述。该推理框架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着眼点,从看重知识记忆转移到强调学生如何处理史料信息,也为教师制定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更好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推理题的答题能力。
【注释】
[1][法]郎格诺瓦、瑟诺博斯著,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281页。
[2]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16页。
[3]Jannet van Drie,Carla van Boxtel."Historical Reasoning:Towards a Frame work for Analyzing Students' Reasoning about the Past",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8,20(2),P.8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