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创试题“创新性”情境创设初探

2021-09-05 01:55欧远强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新性命题试题

欧远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后面简称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1]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之一。同时,《课程标准》还对情境做了两方面的界定:一是情境的内容,即是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二是情境的分类,分为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2]这样的界定为历史原创命题情境的设置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而“创新性”情境是高考试题命题情境的核心。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就鲜明地指出,高考试题应“创设合理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要求对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和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3]。由此可见,“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是高考“创新性”情境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创新性试题命制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一、厘清“创新性”情境的切入口

徐奉先认为历史学科考查要求之一“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对史料进行新的解释和新的运用,对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新的发掘;对已有的历史观点、方法与历史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得出新结论;运用创新思维,利用历史学知识和方法回应现实问题”[4]。这一观点在2021年广东高考真题中有着很典型的体现。

【典型例题】(2021年广东高考历史第19题)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一  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答案示例】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素养。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课程目标,注重中国民族演进历程,特别说明中华文明的光荣历史以及近代所受侵略,激发学生的民族复兴思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可见,历史课程目标的设置,使学生在了解历史演进历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典型例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获取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探究能力和历史表达能力,涉及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在情境创设上,突出了命题情境的创新性:试题通过提供了特定时期下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这一新史料情境,要求学生从该课程标准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影响中确立自己的观点,调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复兴等知识的再现与运用,体现了“对史料进行新的解释和新的运用,对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進行新的发掘”,其结果是有助于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据以上分析推断可知,高考真题命题情境是通过新史料呈现新情境,其中“创新性”的新情境多为“历史研究情境(指历史学者研究问题时所处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心里环境)”[5]的创设,其具体涵盖要素模型大致如下所示[6]:

二、初探“创新性”情境创题路径

据上分析可知,历史创题中“创新性”情境多表现于历史研究情境。受制于中学教师知识及学术研究的不足,大部分中学老师原创命题难以对历史研究情境的有效把控。中学教师常跟真题打交道。高考试题具有较高的质量保障,从高考真题中寻找“创新性”情境的切入点,不失为一种较为高效的做法。

1.借助形式,切换情境。【典型例题】“创新性”情境形式表现为“特定时期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可以理解为——命题者依赖带有历史研究情境的新史料,搭建学生切入特定时代并运用所学知识来印证、反驳或批判观点的桥梁。受此启发,笔者创题如下:

例1.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一  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答案示例】新时期的历史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素养。如新时期中国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特别说明近代所受侵略,激发学中华文明的光荣历史,激发学生民族复兴思想,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可见历史课程目标的设置,使学生在了解历史演进历程的同时,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创题思路】例1仿制【典型例题】的命题情境,把“《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目标替换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同样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获取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探究能力和历史表达能力,涉及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在情境创设上,例1突出了命题情境的创新性:试题通过提供2019年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历史研究情境,考查学生对新时期中国阶段特征的宏观把握。“创新性”的命题情境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处理历史规律与史实展开的关系,即是要求学生提取适合自己的认知规律,再用已学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2.把握实质,创新情境。【典型例题】“创新性”情境的内容实质就是“新”,即是“陌生、复杂、开放、真实”的命题情境,并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新”情境下具备发现问题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受此启发,笔者创题如下: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是新时代的需要。中华民族素有学习和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优良传统。渊源于先秦的大一统思想和理念,在秦汉以后转化为政治实践,形成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既反映了先秦以來历史文化传承的某些因素,更深刻体现了战国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上的政治诉求。

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其一,创造并长期维护了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体系。其二,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系列治理理念与制度体系。其三,构建并传承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卜宪群《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评析上述材料“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观点。(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的观点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的观点)

【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创造并长期维护了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体系。论述:渊源于先秦的大一统思想和理念,在秦汉以后转化为政治实践,形成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治理体系符合我国历史实际,得到了历代有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高度认同。我国历史上秦汉唐宋元明清所创造的文明高峰,都与这一治理体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可分割。中华民族之所以产生并长期凝聚不散,也是这一治理体系延续不断的结果。这充分说明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体系得人心,是趋势,是潮流,符合我国国情。

【创题思路】例2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获取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探究能力和历史表达能力,涉及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在情境创设上,突出了命题情境的“创新性”:试题提供学者卜宪群两则“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史学研究情境,体现了命题“创新性”情境的“陌生、复杂、真实”特点,设问要求学生选取一则适合自己角度予以评析,体现了“创新性”命题情境“开放”的特点。“创新性”的命题情境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处理好观点与概念的关系——即是由具体史实总结出适合自己认知的观点。

上述两则创题依据《课程标准》情境分类及黄牧航教授的情境建构模型有针对性地设计试题“创新性”情境,进而较大程度地提高试题中情境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历史原创试题涉及到核心价值和必备知识等多个元素,历史情境仅是其中的要素之一,且历史情境又涵盖了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四部分,因此在实际进行原创命题设置命题“创新性”情境过程中要注意把控好以下两组关系。

一是试题“创新性”情境并非孤立存在的。上述两则创题示例只是从学术情境的角度进行操作,尽管初衷是以历史研究情境为主体,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会跟事件情境、学习情境等会有交叉重叠之处。例如,例2命题情境主体是学者研究情境,但材料在叙述的时候也包含了事件情境和学习情境,尽管其主要服务于创题的研究情境需要。因此强调以历史研究情境作为原创试题“创新性”情境的载体,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切入“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7]的思路,但注意不要把“创新性”命题情境简单地与学术情境划上等号,与其他命题情境切割,从而走向命题创题的教条化。

二是试题“创新性”情境无法决定试题的难易程度。历史情境是试题赖以存在的载体,是考查核心素养试题时必须考虑的要素,但不同情境试题之间并不存在难易的区分。情境的分类与试题难度构不成正比关系。历史研究类的情境题目固然可以创制出很难的试题,但其实也可以同样命制出很容易的试题。而真正影响“创新性”情境试题难易的程度的应是试题情境陌生与复杂的程度、以及试题设问开放的程度等多因素。

由于大多数中学历史命题者缺少对情境素材的深度认识和学习,命题情境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历史原创命题中,认真把握“创新性”试题情境的形与质,设置合适的“创新性”试题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注意试题情境设置的细节,有助于命制出一道或者一系列较为成功的“创新性”情境试题。它是对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指导思想较为有效的探索。

【注释】

[1][2][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9页。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2页。

[4]徐奉先:《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第63页。

[5][6]黄牧航、张庆海:《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长春: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234、236页。

猜你喜欢
创新性命题试题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