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敦城看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2021-09-05 02:53刘畅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史观格林威治维多利亚

刘畅

一座伦敦城,半部英国史。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而伦敦作为最早开始工业化和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城市,其发展历程也折射着近代英国和世界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本文结合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 2《经济和社会生活》课程内容,以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从史观系统和理念系统两个视角来探讨工业革命后生产生活的变化。

第一,史观系统——从社会史观到唯物史观

作为直接指导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不仅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社会史观自觉地从“向上看”转为“向下看”,从日常生活等微观角度探讨历史变迁。然而指导《经济和社会生活》课程的根本性史观不是社会史观,而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的研究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上展开的,但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其宏观维度,相对忽视了社会生活史等微观维度。马克思认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1]也就是说 ,“个体与社会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每一个个体的生活都来源于总体的同时,又是总体的社会生活的具体表征。因而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反倒是应该统一起来的。”[2]唯物史观的宏观和微观维度,为社会生活史研究提供了内在的理论依据。社会生活史教学要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社会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范式。

时间是探究历史现象的重要尺度。笔者结合《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课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设计了以时间为主线的教学专题。

例一 “时光如金缕,缕缕有善价。”——从伦敦维多利亚时代的时间故事说起

师:有一句古老的伦敦铭文:“时光如金缕,缕缕有善价。”工业革命以来,伦敦人的时间更是与工作紧密地糅合在了一起。请同学们结合以下材料探讨维多利亚时代伦敦人的时间观。

材料一:在伦敦,人们很少说话,我猜测是因为他们不能浪费时间。相似地,这里没有讨价还价一说,这种设定固定价格的习惯并不是完全由竞争和自信产生的结果,它还来自节省时间的必要性。伦教人走路速度之快,常常被人说道。如果这种焦虑的速度有一个原因的话,它很可能是来自根深固地认为时间就是金钱的本能。

——[英]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

材料二:在一座一直在行动和制造的城市,对测量过程的关注也是对它自己的能量的关注,那就是伦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钟表制作中心的原因。到18世纪末期,克拉肯维尔区每年能完成12万块钟表,其中60%出口。伦敦几乎就像是在生产时间本身。1870年设立在圣马丁大道邮局的时钟通过沿电报传递的“时间流”控制着“这个帝国中最重要的十六座城市”的时间。

——摘编自[英]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

材料三:对于那些必须准时早起的人(比如工厂工人)而言,“敲窗人”(Knocker-upper)的存在则显得无比重要。他们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杆和一盏灯,在街上走走停停,用长杆敲打客户的窗玻璃。这种不寻常的职业产生的原因之一,是钟表售价昂贵使工人阶级难以负担。……大不列颠的工业城镇几乎都能找到这样的服务人员。

——[英]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

通过宏观与微观、社会与个人等多元史料形成了一组看似悖论又合情合理的材料集合,使学生不仅对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形成多元的认识,而且对工业革命后两大阶级的分化产生更具象的认知。

材料四:1884年国际经度大会上格林威治子午线获得本初子午线的美誉。格林威治子午线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与英国海洋力量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19世纪晚期,全世界72%的商业活动依赖的海图都是采用格林威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由此,格林威治不仅奠定了自己在世界时间表上的位置,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现代世界海洋的地标。

——郭剑《现代海洋世界的地标——格林威治》

材料五:格林威治天文台是一个讲述时间测量进化故事的地方。人类的时间是一步步从“地方时间”到“天文台时间”到“国家时间”到“国际时间”再到“全球时间”的。第一个阶段,和其他民族一样,英国也是从观测太阳和星辰开始,将其作为最早的计时工具。第二个阶段是18世纪,英国为了航海的需要使用更为先进的计时工具——计时器。第三个阶段是英国工业化时期。火车和电报的应用要求在国家的范围内建立起统一而精确的唯一时间。于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就成为全英国的国家标准。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80年代,世界贸易、旅行和信息交流需要全球性的计时体系。1924年英国广播电台第一次发出著名的“六点”,世界上第一次有了公共的时间服务。第五个阶段,人类社会进入全球时间。直到20世纪50年代,时间测量都是由星星和星球的运动决定,但是这一时期石英表和原子表成为新的更精确的计时工具,由此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标准时间。

——郭剑《现代海洋世界的地标——格林威治》

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伦敦几乎就像是在生产时间本身”的历史背景。

阅读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简述格林威治子午线之所以能成为本初子午线的原因和影响并概括时间测量进化的简况和特点。

材料四、五是材料一、二在历史横向和纵向的延展。格林威治天文台标识了伦敦时间在英国和世界的地位,从时间维度可以对日不落帝国的霸权有更多元的认识。时间进化史不仅蕴含了英帝國霸权史,还是一部现代化史和全球史。

以上材料对伦敦人的时间观进行了多元的探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近代工业革命是最终促成时间标准的制定和时间观念变革的关键因素。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维多利亚时代伦敦时间观,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现实,对现代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又无时不刻地压迫着人民,市民们变成了伦敦这台可怕大钟里的零配件。总之《经济和社会生活》突显了社会史观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但一定要明确“唯物史观是认识历史的根本遵循”[3]这一基本原则。

第二,理念系统——从“一叶障目”到“一叶知秋”

社会生活史着力从微观视角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把握不好很容易陷入“碎片化”陷阱,即研究问题细小、琐碎、边缘且缺乏整体史关联与普遍意义。其实所谓的“碎片化”问题与其说是一个知识问题毋宁说是一个理念问题。在历史研究中“贯穿历史与逻辑、宏观与微观、偶然与必然、现象描述与本质抽象的内在研究理念,才具有学理上的意义。所以,我们既需要承认‘碎片化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特殊与普遍循环中的一个必要阶段……又必须警惕琐碎化、表象化、静态化,缺乏整体联系思维方式和动态考察视角的研究方式。”[4]出于琐碎而非“碎片化”的史学名著亦屡见不鲜,如张鸣的《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王笛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费尔南·布罗代尔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统编历史新教材也强调“注意学科系统和逻辑,但具体的知识点上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5]所以社会生活史教学要注意历史碎片与整体历史的链接和历史意义的升华,防范“碎片化”陷阱。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如果教学只注重食物品种和外传时间、路径等就容易产生“碎片化”问题。教师把食物问题与第二单元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第三单元世界市场、第四单元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五单元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等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了一个基于饮食的多维广角的社会历史研究。

例二 舌尖上的历史——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餐桌故事说起

材料一: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晚餐

汉娜·卡尔威克所服务的伦教职工现在成了收入剧增的人群之一。但这一阶层的饮食仍依赖于碳水化合物和较便宜的肉类。住在伦敦的职员家庭开始充分食用加工食品。用水稀释的炼乳在被制成通心粉布丁后,与煮羊肉和马铃薯一同端上桌,成了一道可口的甜点,备受中低层阶级喜爱。当然大律师的家里有更多让人羡慕的地方:桌子上经常能看到新鲜的蔬菜、奶制品、野味。这得益于农民、铁路运输和零售商之间的高效协调。

——摘编自[英]露丝·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材料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晚餐

随着碾粉机取代了旧的石磨,面粉不仅比之前更便宜,也更白。小麦的大部分营养都位于小麦胚芽中,但为了面包的品相、储存和长途运输,生产者往往会去除这一宝贵成分。因此白面包缺少了至关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这对饮食丰富的人来说无关紧要,但对那些以面包为主食的人来说则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摘编自[英]露丝·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材料三:19世纪30年代伦敦等地发生了多起粮食骚动,粮食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国农业出现了耕作制度的变革、品种的改良、新农具的发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谷物法》的取消(1846年)和美国进口小麦的涌入使得面包价格下降,同时通过国际贸易、殖民掠夺从外部补充食物。

——舒小昀《粮食骚动、道德经济与谷物法的废除》等

材料四:1875年到1914年间,多达一千六百万印度人死于饥荒。殖民地政府几乎没做什么以缓解饥民的困境。但是饥荒不是收成不好的自然结果,而是放任自由市场发挥作用的结果,商人们可以继续把小麦卖给全世界出价最高的人,而通货膨胀使得穷人无力购买食物……在1900年,英国小麦进口量的五分之一来自于印度。

——[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食物塑造现代世界》

阅读材料一、二,指出维多利亚时代中晚期英国劳工阶层晚餐食谱的变化及英国劳工阶层与新兴中产阶级晚餐的差异。

阅读材料二,概括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面粉业的发展简况,并分析對英国劳工阶层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简述人类20世纪以来粮食储存和运输技术进步的表现和趋势。

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英国粮食问题解决的历史背景。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社会文明的晴雨表。伦敦人的饮食(“点”)不仅折射出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史(“线”),还深刻地关联着全球历史(“面”)的网络。社会生活史教学只有强化联系观点,将微观实证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注意综合性研究才能“一叶知秋”,从而预防“碎片化”陷阱。

统编高中历史《经济和社会生活》凸显了历史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极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同时也对教师的历史视野和教学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本文的尝试,希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3页。

[2]郭艳君:《论唯物史观研究的微观维度及其当代意义》,《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第92页。

[3]杨共乐:《唯物史观是认识历史的根本遵循——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编写思路与内容解释》,《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0期,第16页。

[4]宋雪玲:《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15年第8期,第124页。

[5]张海鹏:《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及总体思路》,2019年普通高中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性培训班上的讲座。

猜你喜欢
史观格林威治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风
伦敦塔桥:维多利亚女王和男侍卫的“证婚人"
“二货”拍照欢乐多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祈愿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