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长
部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辅助文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包括学习聚焦、思考点、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探究与拓展、人物图像、地图、历史图景等等,是编者精挑细选、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应充分利用辅助文进行教学。
一、利用单元导读,明辨单元主题
每个单元的主题一般都呈现在单元导读中,教师的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本单元主题展开,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设计每一课的教学立意,以达到在课课相通,环环相扣中,学生领悟单元主旨。
1.单元教学开启时点明主题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标题为“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此標题就是单元主题。通过阅读单元导读,学生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先后经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外患,在外患面前,国人并非坐以待毙,而是掀起了诸如太平天国起义、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以图救亡图存。通过这些简单的梳理,学生就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做到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贯通性历史思维的形成。
学生通过阅读,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设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单元小结,实现主题的升华。
2.单元教学结束时升华主题
主题教学思路贯彻的另一个时间点是单元结束时,教师跟学生一起再读单元导读。此时回归单元导读,主要是检验学生一个单元内容的学习成果,此时,需要借助导读中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如第五单元导读的第二部分有以下几个问题: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性质及意义;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努力存在的局限性。这些问题核心仍然是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并不脱离单元主旨,同时其维度为“理解和认识”,即为高阶思维的问题,当大部分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与清晰的认识时,单元教学立意基本达成。
二、围绕历史地图,推进课堂教学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地图是达成空间观念最重要的抓手,历史教学绝对不能少了地图。
1.鸦片战争前形势图解析
新版教科书有大量的地图史料,对这些地图史料的合理利用是对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第16课中有一幅名为“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该图主要呈现那个历史时期西方列强及其殖民地,教师应引导学生特别关注英国的殖民地。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哪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集中在哪个区域?据此你认为它在亚洲下一个侵略对象应该是哪国?”。通过地图,学生不难看出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学生不难答出因为英国挟工业革命余威,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这个日不落帝国正好成为了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集中在今印度国附近;其下一步侵略目标可能是中国,因为印度与中国接壤,便于英国侵略,同时中国地大物博,是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理想国。可以看出,通过这幅地图,师生共同解决了英国侵华的背景知识。
2.甲午战争形势图解析
甲午战争一课中有一副“甲午战争形势图”,这幅图非常有名,高考中多次考到相关知识。通过这幅图,教师提问:“甲午中日战争有哪些海战和陆战?黄海大战之后清政府的决定对后续战争的消极影响是什么?”通过地图,不难看出,此次战争包括海战和陆战,海战有黄海大等,陆战有平壤战役等,海陆并存的战争有辽东半岛战役和山东半岛战役;黄海大战北洋海军退守威海卫,日本控制了黄海制海权,使得日本海军可以扼守渤海,直接威胁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注定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日军会海陆并进,在日军的这种夹击下,中国恐难有胜算。因此通过这幅图,学生就对整个战争态势有了直观的了解,并可以从中预判这场战争的结局及中国失败的某些原因。[1]
三、聚焦史料阅读,凝聚历史共识
史料是历史研学的基础,师生通过史料来了解并理解历史。因此高中部编教科书中每一课中都有史料阅读。
1.八国联军侵华史料分析
第五单元第18课中,教科书呈现的史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颁布的上谕,其主要内容是:由于义和团作乱引起列强干涉,现已平定义和团,特派李鸿章等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议和,清政府定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阅读这则史料师生都带着一股子恨意,学生的第一感觉是清政府真是无耻至极,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义和团的态度:需要时就利用义和团,不需要时就急忙撇清关系;第二个是对列强的态度:只要你们开心,要我怎么做就怎么做。以这条史料为依托,师生不难从中凝练出以下共识:清政府趋炎谄媚、推卸责任的丑恶嘴脸,清政府反动腐朽、无能透顶的本性。[2]应该说这样的政府已经置百姓于自己的对立面,完全不顾百姓死活,执意要做列强的走狗。这样的政府已经没有必要让其继续统治下去了,一场革命在所难免。因此通过这则史料,学生还能够直观地理解辛亥革命爆发及走向胜利的原因。[3]
2.全民族抗日史料分析
第23课的主旨是“全民族抗战”,着重强调了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军民一致对外,抵御外侮的抗日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全民族抗击日本入侵,是与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密不可分的。本课阅读部分给同学们出示了两则相关史料,一是《拉贝日记》,一个是《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拉贝日记》中提到:车子每经过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子弹都从背后射进。《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则提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堆成了尸山,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学生看到了这样有血有肉的史料,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话语,他们一定能够对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暴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对中国军民的无辜牺牲表示最诚挚的哀悼,爱国主义的历史共识在此达成。通过这两则史料,教师不仅需要学生牢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同时也需要教育学生理性看待历史,不能留下以血报血的仇恨心理。
四、研读学思之窗,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教学要善于提问,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聚焦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学生视野。教师每节课一般都会提出很多问题,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问题的提出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让学生陷入云雾之中,不知所云。部编高中教科书延续老版教科书的设计,每一课都有学思之窗,通过一段材料,一个问题来引领教学,颇具价值。[4]
1.维新变法问题思考
第17课在讲述戊戌维新运动时,设计了一個学思之窗,内容节选自“明定国事”诏书,提出的问题是“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我们在教授维新思想时,经常强调维新思想的核心是希望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制,即制度变革,那戊戌变法有无这方面的主张呢?戊戌变法内容见于明定国事诏书,因此可以从此诏书中了解变法的一些主张。教科书节选材料可谓是直击要害,因为当中有一句:“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教师可询问学生这句话是否似曾相识,因为之前已经学习过洋务运动,学生知道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中体西用”,这句话似与此口号相近。据此,戊戌维新的局限性已经跃然纸上了。[5]
2.中间派抗战问题思考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主要内容是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以往我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以至于一些学生只知道国共两党的抗战,不知其他阶层的抗日主张及活动,这与事实不符,不利于学生对全民族抗战的理解。为此,这一课的学思之窗提出的问题是“中间派的抗战主张”,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解释中间派,即摇摆于国共两党之间的党派,主要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接下来教师要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材料,思考中间派有哪些抗战主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中间派的抗战主张主要有:集中全民族力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以调动民众抗战积极性,实习社会救济,释放政治犯等。可以说中间派的这些主张都是有利于团结全国军民抗日的,因此通过这种史料和提问,学生明晰了何为真正的全民族抗战。[6]
历史上下五千年,历史资料浩若烟海,中学教师不可能穷尽这些材料,但很多教师又尽可能广泛地搜罗历史资料来充实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看到,很多教师的课件中充斥着各种史料,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却缺乏对教科书中资料的挖掘。笔者认为,与其费尽心思地去课外找寻材料,不如首先用好教科书中已有的材料,即辅助文部分。当然需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明确辅助文的地位,即作为正文的补充,因此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辅助文,以辅助文来串联课堂教学,同时也不能使用过度,不是教科书中的每一个辅助文部分都需要利用,果真如此,不仅冲淡教学主题,还会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7]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而言正文部分均为高度浓缩和概括的历史镜像,学生从中很难看出历史细节和故事,但辅助文却不一样,通过辅助文学生能够阅读到很多历史典故,为此教师利用辅助文教学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看、思、讲。总之,教师对于辅助文材料的科学运用可以令课堂丰富有趣、别开生面,而且还能大大减轻同学们的负担,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注释】
[1]邹雪雷:《让高中历史课堂“动”起来》,《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11期,第146页。
[2]窦愈:《略论教学模式与课堂效率的关系——兼论高中历史课堂效率的提高》,《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11期,第81页。
[3]洪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辅助文—“历史纵横”内容及运用研究》,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毕业论文,第52页。
[4]周圆圆:《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纵横”栏目的价值分析及优化建议》,西南大学2018年硕士毕业论文,第39页。
[5]汤杨柳:《运用历史地图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应注意的问题》,《考试周刊》2020年第11期,第139页。
[6]李淑芳:《活用“学思之窗” 涵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年第5期,第112页。
[7]蔡国军:《史料阅读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年第10期,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