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质疑”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旋律

2021-09-05 08:15陈文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陈文英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小学阶段的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这主要是为了将培养学生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中心,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创建符合学生求知预期的授课情境。质疑,可以使学生构建符合自己求知需要的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开展求知活动并进行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革新以及探索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质疑;有疑可质;学习兴趣

质疑,是心有所疑,提出问题以求得解答;也就是说提出疑问,请人解答。质疑,是析疑、释疑的先决条件。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对已经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够提出问题,同时,能够通过交流合作,进行问题探讨。可见,提问(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技能。可以试想,牛顿如果不对“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提出质疑,也许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这一定律;瓦特如果不对“气充壶盖”这一现象提出质疑,也许就不会发明蒸汽机。一切伟大的发现与发明,都源于人的质疑。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精神,教师责无旁贷。

授课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如果让学生的质疑局限于提出问题,这样做就没有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进行有规划的培养。如,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行提问,然后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缺乏逻辑联系,容易出现前后脱节的情况,使授课过程缺乏整体关联。又或者过于迷信质疑的作用,但是又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工作,就会出现提问质量不高,十分肤浅的情况,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出现因为学生提问目的性不强而使授课质量受到负面影响的问题。这些情况,都需要教师进一步强化对于学生质疑的培育工作,指导他们逐步提升提问能力,这也就是“有效质疑”。

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学生存在疑问是正常的,因为疑问会使他们产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以往的教学理念中,教学工作只要是基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获得知识。然而,片面追求讲授知识,忽略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忽略了对其来源的求索,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有意忽视学生的疑惑,使他们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施展,从而抑制了他们求知的主动性。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摆脱束缚,提升其质疑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有效质疑”。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质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重视课前的“有效质疑”

所谓课前质疑,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在预习的基础上),发现运用已有的经验或已学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疑问。通过主动探究,寻求解决的方法与途径的过程。通过预习环节,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也有可能是毫无头绪的,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到切入点,引导学生归纳共性问题,选择其中最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

课前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深入地预习,是学生有效质疑的基础。而要实现这一点,减少作业量,让学生不至于太疲惫,保持轻松舒畅的心情则是必要前提。这就需要把握好课后作业与课前预习之间的平衡。谁来把握?笔者想最有资格的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此外,教師在布置预习时要适当地启发引导。例如,要让学生预习一篇小说,就要格外关注小说的三要素(即环境、情节和人物);若预习一首诗歌,就要格外关注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等要素。总之,应让学生在预习上有方向,抓住要领,这样就更能保证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二、创设“有效质疑”的环境

一个宽松的、允许自由进行交流的授课环境,能够帮助学生们进行质疑。因此,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更新,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授课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进行,让课堂成为真正宽松自如,学生们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思想。要实现高质量的质疑,需要教给学生方法。授课时,教师假如只是笼统地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你会发现举手的都是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很多学生都没有问题。怎样做才能让学生高质量的提问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扣课题质疑

往往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总结,因此,对标题进行质疑,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所以,很好地对课题质疑,可以训练学生审题以及对内容的概括能力如,教学《詹天佑》时,笔者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进行提问:读一读题目,你们想了解什么?抓住学生提出的牵涉到文章内容的问题,如“詹天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做过些什么事?”等。教师不必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们,让他们带着疑问展开阅读,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把阅读变成一个解决疑问的过程,学生自然就有兴趣了。

(二)抓关键词句质疑

为了促使学生强化课文内容的理解,需要让他们着重联系重点字词。如,教学《詹天佑》一课,为了提升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笔者启发学生抓住“杰出”“爱国”质疑:“杰出”是什么意思?怎样的人才算是杰出的人?“爱国”又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是体现他爱国的?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从而更深一层地弄清课文的主题思想。每当学生提问的时候,笔者都和颜悦色地听他们发问,鼓励他们把想说的,大胆地讲出来。然后,笔者再把他们提出的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发表“高见”,相互启发。

三、培养“有效质疑”的学习兴趣

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倾向,就是学习兴趣,其带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对于注意力的激发以及维持来讲,学习兴趣无疑是最重要的动因。如果对一件事情存在兴趣,人们就会本能地进行探索,这样,求知的过程就是积极的,并且常常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兴趣是促进人们探究以及学习的主要精神动力之一。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持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不知疲倦地进行求知探索,不会感到学习是他们的负担。对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有效质疑的好习惯。因此,在日常授课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认识方式的观察,逐渐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就可以随势而为,进行兴趣引导,主要使用的方法有:其一,将授课的难度控制在中等水平,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其二,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其三,在授课时,及时引入多元的授课方式,进而使他们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学习贵能疑”“尽信书不如不读书”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境界。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有效质疑,养成有效质疑的习惯,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新精神,就会在“润物细无声”中“花重锦官城”。 让“有效质疑”成为语文课堂的旋律,既能够进一步提升授课成效,又是培养未来具有竞争力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