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芬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数学教师们纷纷寻找各种方法,以探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品质的途径。而故事式教学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接受力,激发兴趣,使其自主学习。本文以此为题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品质课堂;小学数学;故事式教学
“品质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的品质课堂要求不仅能让学生习得技能,還要感受到数学学习所带来的幸福感。一般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讲故事看似与数学没有任何交集,但实际上,探索小学数学故事式教学是一种有创意的全新尝试,笔者对此深有体悟。
一、数学故事式教学的内涵
故事,与生俱来就吸引孩子。在古代,故事是作为知识传承的一种方式,人类就是在故事中长大的。故事式数学课堂,选取契合教学内容、贴近教材安排、帮助理解数学思想的故事,用于课堂教学中,从孩子爱听故事的特性出发,把数学故事结合教学中的知识,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丰满数学课堂的人文教养,让孩子亲近数学,在数学精神中滋养成长。
二、数学故事式教学的提出
2018年国家数学教育检测结果显示,孩子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普遍偏低,并且存在数学焦虑。为什么在学习条件如此丰足的今天,孩子营养充足智力发达的今天,孩子依然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数学焦虑呢?
我们可以看见,社会发展到今天,在惯性的支配下,我们的教学依旧在追逐数学技能与分数。过去对于分数的追逐,更多是出与生存的需要。时代已经改变,孩子们丰衣足食,已经没有对生存的迫切需求,但是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没有精神上的营养,不能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学习变得被动。故事式数学教学策略,让孩子先接受数学,爱上数学,孩子才能接受数学学习活动。
我们在表达生活经验时,故事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描述生活真实的一面,也可以受人为加工影响,使其最终充满趣味性和戏剧性。故事与数学的结合,能更好地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数学故事式教学的策略
著名数学家布莱兹·帕斯卡认为:作为一个数学领域,数学有些太多严肃了,需要千方百计的让它变得有趣一些。有研究表明,数学文化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思想品质教育和非智力因素教育。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必然是知识性和人文性并重,技能和情感价值观并行的。
笔者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得出,在数学中渗透故事式教学,可以把数学内容由复杂化变得简单化,很多数学知识是抽象,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但以故事的方式引入,能大大降低理解难度,因而故事式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的品质。其大致分为如下四大策略:
(一)数学故事先行,提高课堂的趣味品质
这一阶段首先是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故事、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知识故事、数学幻想故事等,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在课前听故事,孩子认字的话可以阅读故事,如果在课前听读的话,在课堂上也应该进行简单的复述,让孩子有更深的印象。
(二)知识概念学习,提高课堂的内涵品质
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以问题引出要学习的知识概念,如学习孩子们在上小学的第一个知识是认识数字。在上学前,很多孩子已经认识了这些数字,再学习就兴致缺缺,在这时候,数字的故事就可以为孩子带来新鲜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听完古代记数的故事,提出问题:“古人是这样记数的,那我们现在是怎么记数的呢?”……
引发孩子的兴趣和思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操作、思考、讲述等学习活动,对知识进行清晰化的学习。
(三)巩固练习同行,提高课堂的学习品质
这一阶段进行故事渗透性的多层次练习,让孩子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检查学习的效果。数学教师在巩固练习阶段运用故事教学,要重视故事的多样性,巧妙地将练习与故事合理结合,或将故事结合多媒体、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
(四)知识拓展延伸,提高深度学习的品质
知识拓展也是故事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拓展包括一个更深层次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历史知识,应用,相应的数学家故事等等。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讲、读、演、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除了知识的拓展,更多的是求知欲的拓展。
四、数学故事式教学之要点
故事式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情况需要教师多加注意:
(一)严格选取数学故事
1.故事的选取偏重于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的首要要求是要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因此故事的选取首先是要能呈现数学思维方式或者概念的本源,如活动课《量一量 比一比》的本质是测量,而长度测量的本质是用一段固定的长度去衡量另一段长度,因此我选取的故事是绘本故事《我家的漂亮的尺子》,里面生动地讲述了小女孩的一家用一庹给孩子量尺寸做衣服,孩子用脚步量庭院等。故事一出来便吸引住孩子的眼球,进而对测量这个活动产生巨大的兴趣,在活动之余对测量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2.故事的选取能表述数学历史
很多数学知识本身的演化就是一部历史故事,只是我们所呈现的就是演化的结果,孩子猛然接触难以产生亲近接受。我们选取故事,尤其是对于概念性的内容,可以多选能表示数学只是发展史的小故事,孩子听了会感觉特别亲近。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准备课》一单元,在学习完新知之后,我们就安排了三个故事讲解数字的来源,《数字的前身》讲述了数字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数数的活动并不是从数字产生才有的,反过来,数字的产生是由于数数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还有辅助故事《各色各样的数字》,给孩子们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数字的写法,让孩子认识到数学文明是多么丰富和深远,《印度-阿拉伯数字的诞生》是讲述阿拉伯数字的产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数字,小小的数字,它的产生和发展,走过了这么遥远的路程。孩子们从这些故事中认识的是数学的根,数学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