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细节改编谈红色文学作品的影视化

2021-09-05 13:51许凌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谢晋

许凌云

摘 要: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于1984年被谢晋导演搬上大荧幕,反响热烈。电影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充分把握了小说中的细节,并做出了合理的改编,这些细节主要包括塑造人物形象的语言和传递丰富意蕴的画面。近年来,由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十分受欢迎,但其中不少影视作品也存在重特效轻人文关怀、求新奇不尊重实际的缺陷。本文试分析《高山下的花环》影视化过程中的细节改编,以期供国内红色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参考。

关键词:《高山下的花环》; 谢晋; 细节改编; 红色文学作品; 影视化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9-095-002

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在中国当代军旅文学史上有显著地位,其发表于1982年,当时中国刚经历对越自卫还击战不久。李存葆亲历了这段历史,作为随军作家,他深入边防部队进行采写,为小说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篇小说聚焦于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军人及军人家属,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伤痛,具有重要的反思和启示价值。

1984年,导演谢晋将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翻拍成电影,用镜头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这一故事。电影上映后创下了1.7亿人次的观影记录,轰动一时。电影对小说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其中有不少细节体现了导演的巧妙构思。当今不少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被搬上屏幕,但其中不乏一些质量低下的影视作品。分析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细节改编的成功经验,对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高山下的花环》的细节改编

一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剧本。从小说到电影,需要反复修改小说文本,将其剪裁为适合电影艺术的剧本。为了拍好《高山下的花环》,谢晋导演在拍摄前期做了许多努力,他邀请了小说作者李存葆和著名作家李准共同进行创作。根据电影特性和表达需要,谢晋对小说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改编,或增或减,几易其稿。拍摄过程中,他努力还原战争情形和人物形象。通过认真的筹备和拍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终于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眼前。谢晋的改编主要包括塑造人物形象的语言细节和传递丰富意蕴的画面细节,电影以视听结合的呈现方式丰富了小说单一的文字表达形式。

(一)语言细节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信息交流载体。电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交代清楚事情,除了在情节剪裁方面下功夫,更需要认真打磨人物语言。这里的语言包括电影中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有一个经典的情节:连长梁三喜因为赵蒙生犹豫退缩,害怕上战场而大发雷霆,面对镜头,梁三喜满怀深情地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但实际上小说中只有梁三喜对赵蒙生劈头盖脸的一顿骂,这句经典的台词是在改编的过程中添加上去的。

这一改编受到谢晋导演艺术倾向的影响。谢晋出身戏剧舞台,他的“叙事风格基本上还是保留在章回体、事件型的框范之中,很少倒叙,更遑论拼贴。[1]”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以部队创作员前来采访战后的赵蒙生开头,全篇通过赵蒙生的回忆串联起来,作者不以全知视角进行叙事,他很少露面,几乎隐去,读者看到的都是赵蒙生的视角;而电影则选择了跳脱出某一特定人物的第三视角,按时间顺序表现,观众能够站在局外看到所有人的活动。这样一来,导演通过充分调动每一个角色,不用直接同观众对话,就可以传递自己的想法。在拍摄这一情节时,导演为演员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站位——赵蒙生走到床边收拾行囊,背过镜头;而梁三喜则刚接到上前线的命令,正要往门口走,是正对镜头的。此时,电影镜头推近,由全景转变为梁三喜面部表情的特写,他饱含深情地说出那句“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这句话与其说是梁三喜对赵蒙生说的,倒不如说是导演想借梁三喜的口对观众说的,因为画面中梁三喜的视线透过镜头望向远方,就仿佛是在与观众对话。如此拍摄,影片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观众仿佛亲身参与到了影片中,来到了角色身边。而后伴随着梁三喜满怀爱国热忱的语言,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調动起来。之所以添加这句话,一是因为这句台词像标语般容易被记住,是电影感染观众的一大闪光点;二是它使梁三喜的军人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全”起来,符合了当时对于塑造英雄形象的创作要求,是时代烙印的具体体现。

(二)画面细节

语言的表现力是有限的,电影讲究画面和声音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电影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语言的缺陷,充分利用画面元素可以给观众带来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优秀的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将声音艺术和画面艺术完美结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原著。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军旅批评家朱向前指出:“《高山下的花环》的文学史意义,不仅意味着军旅作家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意味着军旅文学创作新局面已经开始,意味着以李存葆为代表的新一代军旅作家的崛起。[2]”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时代因素,将国家大事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当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导演正是借用一个个画面,将这些时代因素穿插入正常的叙事过程中,既做到了尊重原著,又增强了真实性,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电影中有两处画面特写就充分展现了这一效果,分别是对敌人留下的“中国大米”和臭弹上印着的“1974-4月”的特写,它们极具时代特征,不仅给电影以历史的真实感,更给观众以战事紧张、战士艰苦的正面冲击。第一处,小说中这样描述士兵们在缺粮少水之时占领敌人营房的画面——“敌人已撤离的营房里,大米倒不少,一麻袋一麻袋的,麻袋上全印着‘中国粮的字样。可没有水,要大米有啥用啊![3]”此处只有寥寥数字,却极力表现出士兵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艰苦作战的情景,但如果电影中镜头只是一晃而过,那么表现力显然会大打折扣。所以导演在这里用了长达25秒的特写镜头,充分放大了这一细节的震撼力,画面在吃着压缩干粮的士兵的面部与地面上印有“中国大米”字样的麻袋之间来回切换,除了画面变换别无声音,观众的视线集中在这两者的对比之中,成功营造出一种压迫、窒息、紧张的气氛。另一处,战士“北京”因连续的两发臭弹导致袭击失败,最终中弹身亡。小说中赵蒙生对此发表了一串议论,电影中则选择减少议论内容,用画面进行直观的表现:镜头推近、定格,只见弹身上印着“1974-4月”,给观众以直接的冲击力。

二、红色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涌现了大批歌颂英雄、表达爱国情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图景,它们被称之为红色文学作品。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影视艺术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像《红岩》《长征》《日出东方》等,它们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为人民群众喜爱,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4]”红色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厚的红色基因,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载体。

如今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地球村环境下,将红色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可以起到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这一改编浪潮中夹杂的重特效轻人文关怀、求新奇不尊重实际的缺陷。随着中国大国形象的建设和观众爱国情绪的高涨,将红色文学作品搬上荧屏仿佛成为了影视行业的“财富密码”。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为影视画面和声音的呈现提供了很大帮助,在3D特效和环绕式音响的辅助之下,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影视中声、画、光、影的流动。但影视作品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其声画效果的精良,更在于其主题思想的深刻。有人指出:“当今的电影市场在总体追求影片视觉效果的大趋势下,在拍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时,导演往往热衷于展现作为电影奇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场面,而对战争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人本主义的尊重则略逊一筹。[5]”这种畸形的创作理念容易导致导演在翻拍时被求新求奇冲昏头脑,以至于忘却了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原著和历史的尊重。人民群众有审美鉴别能力,只有真正贴近人民心声的作品才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科技手段带来的感官冲击只不过一时的,“新”和“奇”虽然可以暂时地吸引观众,但并不能成为支撑一部影视走向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许多“抗日神剧”受到人民大众批评的原因就在于其胡编乱造,情节荒唐。这种创作的不正之风必须得到及时遏制,若此类粗制滥造的影视不受打击,反而能够播出盈利,越来越多的导演不得不通过一些博噱头的方式去竞争,其势必会拉低行业的整体水平。重整影视行业的不正之风,提高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影视行业内部需要正本清风。影视部门对于优秀的影视作品要予以大力支持,对于粗俗的影视作品要做出批评。因而必须要建立规范的市场审查和准入机制,完善相应的奖惩措施,赏罚并行,引导影视行业积极向上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力。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弘扬先进文化,让先进影视作品浸润人民的内心,学校、社会、家庭也要共同行动、互相补充,从而进一步提高观众的欣赏力和审美需求。二者相辅相成,丰富而健康的影视行业为滋养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土壤,人民艺术欣赏力和标准的提高则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因而这两方面的建设必须同时进行。

除了提高质量,红色文学作品影视化过程中也要丰富题材。2016年人民论坛对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建党立国精神认知与认同得分均明显低于平均分值”[6]。红色影视作品是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针对这一調查结果,创作团队应当主动发挥这一积极作用,除了在改编红色文学作品时应该注重质量,在选材时也要丰富题材内容,力求通过影视语言再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进而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

重温谢晋导演拍摄的《高山下的花环》,可以发现一部优秀的电影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没有特别先进拍摄技术的上世纪80年代,谢晋导演带领一众主创人员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在追求声画效果的同时,丝毫不忘人文关怀。无论是精心设计的台词传递出的浓浓爱国情,还是特写画面表现出的时代思考,都体现了导演对原著的尊重和对观众的负责,这种力图真实还原细节的精神永不过时。

三、结语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创造了上世纪80年代的票房新高,这不仅得益于原著的优秀,也离不开影视团队成功的二次创作。一部出色的影视改编作品应当是对原著的丰富和补充,它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弥补文字难以传递的力量。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任何表现手段都只是辅助工具,影视作品应当来源于生活,万万不可为了追求奇特壮观的战争场面而不注重细节的真实。

红色影视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一部合格的红色影视作品凝结着家国情怀,有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更能培养观众的审美观,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了红色影视作品持续健康的发展,影视市场应当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改编者应当学习成功作品的经验,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立足实际,关注人民大众的真正需求,努力创造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张兴春)

参考文献:

[1]张东钢.谢晋的意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6):45-48

[2]陈华积.《高山下的花环》的诞生[J]文艺争鸣,2019(06):22-29

[3]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61

[4]胡振荣.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党的故事——在《湘潮》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湘潮,2020,(10):9-12

[5]石宕川.英雄书写与题材解构——《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主题塑造比较[J]美与时代(下),2018(05):115-117

[6]陈琳,贾晓芬.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指数调查报告(2016)[J]人民论坛,2016(36):122-125

猜你喜欢
谢晋
我的曾祖父谢晋与“一门四忠烈”的故事
谢晋寻子
谢晋的《寻人启事》
谢晋的“寻人启事”
谢晋对夏衍的知己情
大师的痛与爱
大师的痛与爱
电影人深情回忆谢晋 他总能触摸到老百姓心底的那根弦
影中人
缅怀谢晋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