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中职电工课程的教学研究

2021-09-03 05:06汤东萍
南北桥 2021年21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中职学校教学研究

汤东萍

【摘    要】在中职教育开展过程中,思政教育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电工课程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增强电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政元素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1.038

在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开设电工专业的中职学校不断增多,目前已经形成完善的知识培养体系。很多电工专业教师将工程教学作为背景,将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满足新时代电工教育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中职电工课程的特点

中职电工课程将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充分融合,是一门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的基础课程,包含实践课与理论课。教师通过应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从中职教学角度来看,实践培训属于重点内容,需要增强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为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在电工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时政元素融入特点,通过创新融入方案和融入手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展电工课程需要将安全用电作为核心内容,对电力材料的正确使用进行说明。中职电工课程涉及大量仪表和低压电器,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分析,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电工操作技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合理运用,满足社会岗位就业需求。在中职电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性培养。新时代对中职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对日常的工作体系进行创新,最终实现长足发展。

二、电工实训课程的实证元素

电工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在开展电工课程时,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工作习惯,例如相关工具的使用习惯和相关工具的摆放位置等。在进行实践操作前,学生要佩戴完善的装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时,教师需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备绿色环保意识,保证课程思政元素合理融入电工课程。

(一)体现大国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指的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理念。在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方面的培养时,教师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拥有同行业无法匹敌的卓越感。工匠精神追求创造性和服务理念,合理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具备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职业学校需要重视多元人才培养,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开展电工实训课程时,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在教学工作方面完成突破,为思政元素的合理融入创造良好空间。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体会,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二)体现思政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需要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还需对思政理念进行全方位展示,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案进行教学。教师要深入了解教学方面产生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结构营造良好的教学空间,体现思政理念的重要价值。在电工课程进行中,每个实践项目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教师要注意教学生做到日常节约,对旧的设备进行收集,避免严重耗损问题。在保证课程安全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为保证学生的个人价值得以体现,中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还需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1]

三、中职电工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关联性相对较高,思政元素融入较少

中职学校的电工课程主要包含通用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将工程技术作为发展背景,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通识课程包含大量专业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多方面困难。电工教育和工程知识体系存在较大关联性,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交叉特点,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立的教学特色。在电工教学开展中,只有根据现实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合理融入到其中,才能保证多个教学环节不出现问题。

(二)专业体系相互独立,思政元素融入难度高

电工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联系很强,但是受教学体制、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教师采用的教学计划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电气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力理论。电气工程是以工程为基础,其专业知识的设置要求与实际相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比较复杂,难以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合,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中职学校必须结合课程改革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合理的思政元素融入途径

当前中职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对中职学校电工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职学校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转移等问题,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已有所改革,将电工课程与教学计划相结合,但未能针对详尽的课程内容进行具体的论述,缺少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在整合思政元素的过程中,由于有太多的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到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整合思政元素,整个教学实施缺乏发散式的思考。必须在实践中创新课程体系,确保思政元素的有效渗透。

(四)思政元素融入内容方面缺乏创新

在课程设置上,各个学科知识和内容的融合要有渐进的发展趋势,加强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保证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中职教育应以“通识”课程为基础,全面运用课程思政元素,确保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使“电工”的知识点与“思想”更贴近。在整合方式创新方面,学科设置与理论视角差异很大,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对课程思政观点的落实也造成了直接影响。中职学校在电工课程的设置上,未能為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效融合创造条件。现行的电工课程在教学中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核心装备,缺乏对学生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在教学中的融合面临诸多问题。思政元素的融合是一个单向发展的过程,只有有一个健全的系统支撑,才能为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四、思政元素融入中职电工课程的具体方法

若想保证思政元素和电工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担当,需要教师在融入方法上进行有效创新,探寻全新的融合路径。

(一)在理论教学方面有效融合

电工课程的理论教学分为两大类,即同科和相关专业的课程,以电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对电工课程有初步认识。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合理的阐释。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中,各学科的知识与内容的整合必须呈现递进的态势,增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确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映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意识。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中职学习教育应以通识课程为基础,全面运用政治元素,确保思政元素的渗透。在电工课程教学进行中,需要发挥课程实证的全部作用,将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对课程思政进行全方位评价,展现课程思政的全部功能。在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进时,需要拥有完善的评价模式,通过使用综合评价方法,保证课程思政观点落实稳定。在教学模式优化过程中,无论采用优化评价法还是终结评价法,都需要重视评价工作的主动性,通过优化分析的模式,确保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教师需针对课程思政观点进行深入了解,将其合理融入到电子工程课程中,还要对时代发展特性深入分析,完成教学体系更新。为了达到全面育人的理想目标,教师需要综合课程特点,寻找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中职学校教师需要将通识课程作为基础,全方位使用思政元素,保证思政元素的渗透效果,让电工知识点和思政观点更加接近。在融合方法创新过程中,专业课程设置和理论观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但仍需要增加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教学重点和重要知识点进行提炼,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

(二)在实践环节有效融入思政元素

中职电工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类,其中实践是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与课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念的深刻理解。电工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是相对独立的,它必须根据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全面结合电工课程内容,整合电工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将思想政治元素与电工课程实习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工课程的知识,又能使学生了解到实习的重要意义。在实施传统电工课程时,虽然教师充分运用了创新的教学手段,但在教学方式上却缺少创造性和合理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思政元素的全面渗透,才能使教育的质量得到持续提高。在进行课程考核工作时,教师应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将课程思政合理融入到课程考核工作中,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对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在开展电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成功的教学体系,不断提升电工教学质量,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合理融入课程思政观点,增强电工教学的覆盖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增加学生的技术素养,将学生培养视为重点内容,保证中职学校的稳定发展。在课程思政观点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专业课为基础,不断提升融合工作质量,关注课程教学质量,展现思政元素的全部作用。

(三)加强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贯穿始终

电工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不能总是抱有传统的思想进行教学,而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好课程的内容,确保思想政治因素能够有效渗透。要充分发挥思政元素的主导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和完备。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中,应以思政元素为中心,使学生全面领悟当前的知识内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合理创新评估方法,增强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青年的社会价值。

中职电工课程要进行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应以思政元素为发展基准,转变传统的评价方法,使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在开展电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开展各项电工操作。通过教学途径的创新,可以引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升电工实训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对课程实证体系进行深入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工作开展的稳定性。

(四)深度挖掘理论知识,将思政元素融入内心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理论教育为主要支持。教育部出台的《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满足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指标。根据不同专业开展教学的个性特点与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中职学校电工课程的教学容量也在迅速增加,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系统。在电工课程标准制定后,需要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明确,严格按照相关指导文件为课程思政的合理融入提供稳定基础。在进行检查和评定工作时,需要考虑电工教学的实际特点,对思政元素进行提炼,重新制定完善的课程标准。

在设计电工课程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快速完成内容补充,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潜力,通过合理融入新时代知识点,加入职业素养教育,全面渗透思政元素,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需要具备大局意识,深入了解思政因素的内涵。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发展输送复合型人才,提升中职学生的素质与专业技能,让学生具备拼搏精神与奉献精神。在中职电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增强课程设置的完善性与合理性,满足思政教学要求。思政元素融合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在多个教学方面展现思政因素的重要作用,满足专业课程教学功能。中职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因素的融合情况,确保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路,王玉青,楊敏,岳洪伟,邝展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探讨——以《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1):171-173.

[2]张俊丽.试论电工实训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218.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中职学校教学研究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