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移,林巧玲
(惠东县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惠州 516300)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其可分为3期,又称为3个产程,胎儿娩出时,经过产道的自然挤压,可排出存积于肺间质里的羊水,有效避免新生儿“湿肺”症,且经自然分娩的胎儿较其他分娩方式的胎儿身体协调能力好,同时产妇产后恢复较快。产妇的身心因分娩过程中持续疼痛而承受巨大痛苦,造成产妇无法集中精力配合分娩,可能会有引起宫缩异常与产程延长的危险,导致胎儿宫内窒息等。近年来,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等无痛分娩方式被临床广泛应用,其通过降低神经传导作用,减轻产妇疼痛,但相关研究表明,无痛分娩会使产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等现象[1]。缩宫素可促进子宫收缩,并有刺激乳腺分泌乳汁的作用,可改善各种原因造成的子宫收缩乏力[2]。产前心理护理干预以生物 - 心理 - 社会模式为主导,为产妇提供全方位护理,促进分娩过程,降低剖宫产率,避免产后出血[3]。本研究旨在探讨缩宫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疼痛与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待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9.16±4.38)岁;孕周37~41周,平均(38.15±0.91)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9.10±4.49)岁;孕周37~41周,平均(38.12±0.90)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自愿接受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者;依从性良好者等。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心、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精神行为异常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产妇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待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给予阴道内检,对产妇是否存在阴道分娩禁忌证进行判断,排除后建立静脉通路,在产妇第四腰与第三腰椎间隙中,于硬膜外做常规穿刺,同时连接硬膜外导管与微量注射泵,将注射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2 mg/L和0.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716,规格:10 mL∶100 mg)10 mL向尾侧推注,若产妇没有出现毒性反应或全麻脊柱症状,5 min后持续使用镇痛泵泵入麻醉药物5 mL/h,宫口全开时停止用药,胎儿娩出后恢复用药。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缩宫素,根据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5],在500 mL的5%葡萄糖溶液内分别加入1 U(宫颈评分<7分)、2.5 U(宫颈评分≥7分)缩宫素注射液(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74,规格:1 mL∶10 U)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0.4 mL/min,应密切观察产妇宫缩与胎心,滴速可根据产妇情况适当调节,最快滴速为2 mL/min,产妇宫口全开后关闭止疼泵,于胎儿娩出后开放,速度为1 mL/min,胎儿娩出后2 h后拔除软管。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缩宫素、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均应用至分娩结束;两组产妇分娩后均连续观察2 h。
1.2.2 护理方法 两组产妇均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帮助其快速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与医生、助产士建立良好的关系;开展健康宣教,通过手册、视频等方式使产妇了解分娩相关知识;初产妇的第1产程时间较长,产妇易产生焦躁情绪,部分产妇可能提出剖宫产要求,护理人员应耐心陪伴,并予以劝慰、疏导,告知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为其树立分娩信心;第2产程,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使用正确的方法配合分娩,并及时消除其负面情绪;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指导并鼓励其配合助产士娩出胎盘,并避免产妇受情绪等因素影响引发产后出血。两组产妇均采用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护,常规检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与产后5 min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6],新生儿Apgar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低提示新生儿窒息情况越严重;采用专业产后接血容器测量产妇出血量。②比较两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③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T0)、宫口开至3 cm(T1)、宫口开至3 cm后1 h(T2)、胎儿娩出时(T3)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7]评估,分值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剧烈。④比较两组产妇T0~T3应激反应,包括血清皮质醇(Cor)、去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分别于T0~T3时采集产妇肘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5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产后2 h出血量、产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 ±s )
表1 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 ±s )
组别 例数 产后2 h出血量(mL)产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分)对照组 40 109.69±35.26 8.12±1.43观察组 40 81.71±34.41 9.37±0.55 t值 3.592 5.160 P值 < 0.05 < 0.05
2.2 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 观察组产妇第1~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比较( ±s , min)
表2 两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比较( ±s , min)
组别 例数 第1产程 第2产程 第3产程对照组 40 457.33±42.28 61.32±5.58 12.37±1.36观察组 40 392.54±43.36 46.25±5.67 8.52±1.37 t值 6.766 11.981 12.614 P值 <0.05 <0.05 <0.05
2.3 VAS评分 与T0时比,T1~T3时两组产妇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VAS评分比较( ±s , 分)
表3 两组产妇VAS评分比较( ±s , 分)
注:与T0时比,*P < 0.05;与T1时比,#P<0.05;与T2时比,△P < 0.05。T0:镇痛前;T1:宫口开至3 cm;T2:宫口开至3 cm后1 h;T3:胎儿娩出时。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对照组 40 7.83±1.15 3.78±0.42* 3.54±0.55*# 2.59±0.58*#△观察组 40 7.85±1.16 3.41±0.25* 3.16±0.57*# 1.87±0.44*#△t值 0.077 4.788 3.034 6.255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应激反应 与T0时比,T1~T3时两组产妇血清Cor、NE、ADR、ACTH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应激反应比较( ±s )
表4 两组产妇应激反应比较( ±s )
注:与T0时比,*P < 0.05;与T1时比,#P<0.05;与T2时比,△P<0.05。Cor:皮质醇;NE:去肾上腺素;ADR:肾上腺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NE(pg/mL)T0 T1 T2 T3 T0 T1 T2 T3对照组 40 135.67±35.48 97.53±9.38* 92.64±9.55*# 87.65±10.23*#△ 526.91±68.31 470.65±51.36*449.53±40.38*#429.35±44.58*#△观察组 40 135.16±37.94 84.62±12.15* 78.72±9.58*# 73.78±9.25*#△ 520.68±61.65 448.46±45.35*428.54±38.55*#409.35±38.46*#△t值 0.062 5.319 6.508 6.360 0.428 2.048 2.378 2.14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Cor(ng/mL)组别 例数ACTH(ng/mL)T0 T1 T2 T3 T0 T1 T2 T3对照组 40 85.37±9.32 70.25±8.47* 65.34±7.32*# 61.52±6.39*#△ 55.49±6.37 46.37±4.31* 34.38±3.62*# 29.23±4.41*#△观察组 40 85.47±9.23 64.31±8.25* 60.42±7.36*# 55.48±7.45*#△ 55.82±6.45 41.08±4.55* 29.15±4.76*# 23.21±3.18*#△t值 0.048 3.177 2.998 3.892 0.230 5.338 5.531 7.00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ADR(ng/mL)组别 例数
分娩疼痛是疼痛级别中最高的一种,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生育知识、经验缺乏,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明显增加疼痛感受与应激反应,出现血压降低、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等现象,影响分娩进程。无痛分娩在国外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硬膜外阻滞穿刺麻醉是指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硬膜外腔注入一定剂量的局麻药物,使神经根阻滞传导,暂时麻痹其支配区域,是临床中常用的无痛分娩麻醉方法,但有椎管内麻醉、阴道分娩禁忌证或凝血功能异常产妇不能使用无痛分娩,易使产妇出现低血压、产程延长、子宫收缩乏力等不良反应[9]。
缩宫素为肽类激素,适用于催产、引产、流产后及产后因子宫缩复不良或宫缩无力引起的子宫出血,通过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起效较快,子宫收缩的强度与频率在20 min~1 h内逐渐增加,而后趋于稳定,于滴注完毕20 min后,药效逐渐减退,该药经肝肾代谢,由肾排泄,不在体内蓄积[10]。产前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产前健康宣教,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为产妇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高质量的护理干预策略。通过鼓励与劝慰,降低剖宫产率,指导产妇配合助产士,可利于缩短产程,加快分娩[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后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第1~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T1~T3时观察组产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缩宫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缩短产程时间,缓解疼痛。
血清Cor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的抗压力激素,在内分泌激素中与机体应激反应关系密切,其水平升高,提示产妇机体应激反应剧烈,不利于分娩;血清NE、ADR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的应激激素,具有较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其水平升高提示产妇出现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分娩;ACTH对应激反应较为敏感,在临床中多用于检测人体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变化情况,其可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促进糖皮质激素释放。缩宫素的药物半衰期较短,可通过竞争性结合子宫肌缩宫素受体,诱发子宫节律性收缩,缓解麻醉引起的子宫收缩乏力现象。同时无痛分娩可保证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意识清醒,进而缓解产妇的恐惧和紧张感,能够在第一产程中得到休息,当宫口全开时,有足够体力完成分娩,促进整个产程顺利进行,进而缓解产妇的应激反应[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T1~T3时观察组产妇血清Cor、NE、ADR、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缩宫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的应激反应。
综上,缩宫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缩短产程,减轻疼痛,缓解应激反应。但是本研究量本不足,难以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且缺乏应激反应与疼痛、产程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还需经过大样本量、多中心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