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喜,邵仲萍,候位,吴蒙,王宏志,马海玲
作者单位:1濉溪县医院,a神经内科,b康复科,安徽 淮北235100;2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徐州221000
帕金森病属于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以运动迟缓、肌张力增加、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且早期还可出现精神情绪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据统计,我国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约为15/10万~328/10万,且正逐年增加,其中有10%~20%比例病人可出现痴呆症状,认知功能障碍者占比约为40%。此外,该病致残率也较高,在发病1~5年内、5~9年内致残率分别为25%、66%,危害甚重。因此在老年帕金森病病人治疗期间需同时关注认知及运动功能的改善。多巴丝肼可减轻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综合康复训练是一种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康复疗法,在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的作用也得到认可。鉴于此,本研究特尝试将2种疗法联合应用于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治疗中,并探讨其效果与安全性。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濉溪县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年龄范围为60~88岁,体质量指数范围为18.2~25.6 kg/m;观察组43例,年龄范围为60~87岁,体质量指数范围为18.0~25.7 kg/m。两组病程范围均为1~10年。两组临床资料均相近(P
>0.05)。见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表1 两组老年帕金森病临床资料对比
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中诊断标准,且年龄均≥60岁;②均有认知功能障碍,即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26分;③均有运动症状;④本人和(或)近亲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由于感染、中毒等所致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者;②存在四肢关节病、骨折手术、脑卒中后偏瘫等原因所致运动功能障碍者;③存在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等疾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者;④合并其它类型疾病者,如风心病、肾病综合征、肝衰竭等;⑤存在药物滥用史或多巴丝肼治疗禁忌证者;⑥依从性或配合度不佳者;⑦参与其它研究试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多巴丝肼(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次SH4394,批号H10930198,规格:左旋多巴200 mg∶苄丝肼50 mg)口服,初始用药剂量为62.5毫克/次,每天1次,每3~5天加量1次,每次加量62.5 mg/d,分2~3次服用,取得良好疗效后的最低剂量水平维持用药,一般维持剂量≤500毫克/次,分3~4次口服,最大剂量<1 000毫克/次,共3个月。观察组采用多巴丝肼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其中多巴丝肼用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认知训练和运动训练,①认知训练:包括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记忆力训练主要采用背诵方法,记忆日记本、地图、时间表、记号、标签等,注意力训练主要采用猜测游戏、删字游戏、时间感觉训练、数目顺序训练等方法锻炼注意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要求病人从报纸上寻找有用信息,在白纸上写明做某件事的具体步骤,询问病人某些物品的分类,对每月每项开支的预算进行规划等。60分钟/次,每天1次,共3个月;②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训练,关节和脊柱伸展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中心转移训练,并利用平衡板、视觉反馈、减重装置等进行平衡训练,此外还包括足离地训练,手臂和躯干摇摆训练等,具体方法参照《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60分钟/次,每天1次,共3个月。注意训练方法需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观察指标
1.3.1
多巴丝肼用药剂量对比两组多巴丝肼用药剂量。1.3.2
认知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MoCA评价两组认知功能,包括视空间/执行功能(0~5分)、命名(0~3分)、注意力(0~6分)、语言(0~3分)、抽象能力(0~7分)、定向力(0~6分)、记忆(无分数),等级越低认为对应维度的认知功能越差。1.3.3
运动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第3部分(UPDRSⅢ)对两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包括面部表情、手部动作、言语、手指捏合、肌强直、静止性震颤、手运动、手部快速交替运动、坐位到起立、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腿的灵活性、姿势、姿势的稳定性、步态、身体动作缓慢/减少共14项,等级越高认为对应维度的症状越严重。1.3.4
临床疗效将治疗后精神状态、行为和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均显著改善,基本恢复至发病前状态者记为显效;将治疗后精神状态、行为和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有所好转,但仍未恢复至发病前状态者记为有效;将治疗后精神状态、行为和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有任一项未好转甚至加重者记为无效。显效与有效例数在本组内的构成比记为总有效率。1.3.5
安全性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借此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2.1 多巴丝肼用药剂量对比
两组均按照疗程完成用药,由近亲属协助督促。对照组多巴丝肼用药剂量为(20 510.50±1 245.50)mg,观察组为(20 685.52±1 230.25)mg,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56,P
=0.514)。2.2 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
治疗前两组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定向力维度的认知功能分布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两组间上述维度认知功能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表2 两组老年帕金森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例(%)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记忆正确率分别为67.44%(29/43)和88.37%(38/43),均 较 治 疗 前[46.51%(20/43)和41.86%(18/43)]提高(χ
=4.923,P
=0.036;χ
=15.042,P
<0.001);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0.189,P
=0.664),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
=5.472,P
=0.019)。2.3 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
治疗后两组面部表情、手部动作、言语、手指捏合、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功能各维度分布与治疗前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两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表3 两组老年帕金森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价/例(%)
2.4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表4 两组老年帕金森病临床疗效/例(%)
2.5 安全性
对照组有2例一过性白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观察组有1例一过性白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无肌肉拉伤等相关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3/43)、4.65%(2/4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0.001,P
>0.999)。多巴丝肼是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临床治疗的基础药物,属于左旋多巴与苄丝肼的复方制剂,在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有一定疗效,但是单纯多巴丝肼治疗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认知和运动训练两大部分,可改善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认知与运动功能,但大多老年帕金森病病人均未能得到系统规范的综合康复训练。
本研究中,两组多巴丝肼用药剂量相近,证实二者可比,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多巴丝肼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可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多巴丝肼中左旋多巴可通过血脑屏障增加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水平,减轻认知功能损害和运动功能障碍;苄丝肼可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的活性,减轻神经损害,进而改善认知、运动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认知功能训练和运动功能训练,二者的作用均在既往报道中得到证实。综合康复训练中认知功能训练主要利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进行强化治疗,不仅能够增强病人的定向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视空间分辨能力,还可促使病人掌握特定的技巧,发挥代偿记忆作用,增加脑功能区的活性;运动功能训练主要利用成人运动中枢反馈调节进行康复治疗,不仅可通过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增强病人的平衡能力,改善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分析能力,并且还可锻炼人体的视觉、前庭和
本体感觉输入系统,利用人体的结构组成增强病人自身的运动能力。因此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认知及运动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多巴丝肼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效果可较单纯多巴丝肼药物治疗显著增强。本研究将多巴丝肼与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联合应用,既可以利用药物作用减轻认知功能损害和运动功能障碍,又可利用综合康复训练增强脑功能区的活性和自身运动能力,疗效更理想。此外,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表明多巴丝肼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有一定的安全性。
续表3两组老年帕金森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价/例(%)
综上,建议将多巴丝肼与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应用于老年帕金森病病人的治疗中,可改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减轻临床症状,疗效理想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