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造物研究现状探究

2021-09-01 22:23郝一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渔

摘要: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关于闲情偶寄的研究文献颇多,大多都集中于其戏曲理论方向的探究,本文重在梳理闲情偶寄的历史版本与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思想之间的关联性,以《闲情偶寄》造物理论为导向,针对产生社会背景研究并着手分析其在造物思想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造物研究现状、

一、背景

1、李渔生平

李渔,初名仙侣,字笠鸿,号笠翁,常署号湖上笠翁、觉道人、笠道人等。浙江兰溪人。生于明万历三是九年,即公元1611年。李渔生于万历年间,在明史上被称作晚明时期代,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李渔不俗才华早在年少之时便崭露头角,明崇祯八年就以优异的成绩成为秀才。明崇祯十二年(1639)参加乡试,名落孙山,遭受沉重打击,明崇祯十五年(1642) 又次乡试,因考试途中道路不同错失机会,至此再没参加科考。

清顺治四年(1647年),李渔剃发成了大清国民,并彻底放弃了科举入仕之道。把自己名“侣仙”、字“谪凡”号“天徒”改为名“渔”、字“笠鸿”、号“笠翁”。

在度过三年的归隐生活后,迫于生计,无奈只得选择“卖赋以糊其口”的创作戏曲和小说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卖向市场,李渔文学造诣深厚,涉猎广泛,是为清初文坛的名士。先后创作了《风筝误》、《玉搔头》、《奈何天》等戏曲。

在此期间利于组建了家庭戏班,幸得乔姬、王姬两位极具戏曲天赋的演员,很快家庭戏班便声名鹊起,这期间,得益于戏曲经验阅历的丰富,李渔创作了《闲情偶寄》。几年后,由于二姬先后病逝,家庭戏班失去台柱子也便逐渐解散了。

国事的动荡,生活的无奈,仕途的失意使得李渔形成了笑对人生的态度,加之深厚的文学造诣,既有文人骚客的雅致,又有精明商贾的算计,使李渔的文学创作能够跳脱出纯文人的模式,笔下的作品呈现出亦文亦商、悠然自得的特点。

2、社会背景

2.1商业经济

万历年间经济模式依旧是传统小农经济体制,主要结构性变化表现在:商品经济模式的产生和城镇化的初体现。形成了冲上商业的社会风气。李渔所处社会环境正处于明朝经济结构根本变革时期,商品经济的产生对李渔成书思想与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2.2文人思潮

明代晚期阳明心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冲击了商业的观念和意识,改变了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传统思想,追求个性和精神自由的欲望高涨,这种世俗风气成为了当时新的生活美学思想。对于传统的反叛,雷同抄袭的不齿,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社会思潮正是影响李渔创作风格的重要原因。

二、造物理论研究概况

1、造物思想

期刊论文李砚祖《生活的逸致与闲情:<闲情偶寄>设计思想研究》以李渔成长环境为研究角度,提出了“新之有道,异之有方,不失情理之正”、“愈节俭于制度之外,黜奢侈与绳墨之外”、“使用美观均收其利而后可、眼界关乎心境”四个论点。硕博论文陈建新的《李渔造物思想研究》该文章从李渔的自然观、功能观、审美观和造物思想四个方面剖析了李渔的造物理论,围绕李渔造物思想呈现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结合社会现实,归纳总结出李渔造物思想对当前生活艺术的启示。谭利的硕博論文《“工匠精神”视域下<闲情偶寄>造物思想研究》则另辟蹊径,尝试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工匠精神”在闲情偶寄中如何显现并落于实处,从而对《闲情偶寄》的造物思想展开研究。王理想的硕士论文《<闲情偶寄>造物观研究》也是从造物观方向进行研究分析,文章提取了造物自然观,造物功能观和造物审美观三个造物观念,主要从设计与生活、情感、道德、社会等方面论述了《闲情偶寄》对当前设计的借鉴与思考。

2、造物理念著作对比

期刊论文崔烁的《<长物志>与<闲情偶寄>造物设计理念比较研究》从两本书的作者身份、创作背景及目的、设计理念几个方面,研究明末清初的设计造物理念,探究不同时期不同人士设计思想的差异与共通之处。葛芳《从<长物志>到<闲情偶寄>——论明清更迭之际文人视角下传统造物观的嬗变》文章通过分析两部史学著作不同时期造物实践观念,探究明清两代的审美趣味转变。

3、造物对象

3.1家居设计思想

张智艳的《诗意地栖居——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家居设计思想》以《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器玩部》为切入点探究李渔的家居设计思想,探究其设计原则,为现代设计提供启迪。王功龙,刘东的《李渔的居室美学思想》从实用、经济、简约三个方面分析了《闲情偶寄》中的居室美学原则及对当代的建筑启发。

3.2园林设计思想

杨冬辉,文翘楚所著《<闲情偶寄>中的造园思想研究》,分析李渔《居室部》的造园思想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刘永涛的《<闲情偶寄>中窗栏设计的美学思想》通过对李渔《闲情偶寄》中古代窗栏部分的艺术原则和审美意义探究,分析其对当今设计的启迪作用。陈露阳《<闲情偶寄>中的园林美学思想》从空间之美、实用之美、和谐之美三个方面分析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

三、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闲情偶寄》的分析大部分集中在歌剧中理性和美学思维的理论研究上,但是关于创造思想的研究却很少。李渔的展览如《闲情偶寄》、《居室部》 《器玩部》 《声容部》都反映了李渔的设计和创意。这些想法仍然对现代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着重探究以下有关《闲情偶记》造物思想的相关问题。

1、较高的雷同内容

目前,关于《闲情偶寄》方向的研究还不多,而且大部分内容相似度高,并且有很多雷同的内容。造物思想以及创意概念作品主要与《长物志》进行比较,后者着重分析了明清时期设计创作的异同,很少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创作主题的设计思想的研究主要始于《居室部》和《器玩部》,分析了李钰的家具设计思想和园林设计思想的特征,但李钰《闲情偶寄》在《声容部》中对女装部分分析探究较少,因此有关本书服装设计思想很少有分析研究。

2、有关对比西方设计的研究较少

迄今为止,大多数可用数据都通过与古代中国文献进行比较来分析研究造物思想。以《闲情偶寄》为例,它们大多集中于不同历史阶段时期中国设计思想的特征。但是,对同期国外文献的比较研究表明,有关资料的匮乏并不利于国内外设计思想和同期比较研究。

3、对现代设计的借鉴研究不够

以《长物志》的设计和创意为例,大多以《闲情偶寄》 《居室部》的内容为主,分析李渔的设计原理和现代设计对其的借鉴,关于现代设计的具体案例和与造物思想创意设计进行的比较研究不是很多。

关于《闲情偶记》的创作方向和成书思想的研究尚未完成。以上是我个人的拙见,关于此书的不同方向研究仍需要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王理想.《闲情偶寄》造物观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9.

[3]李砚祖.生活的逸致与闲情:《闲情偶寄》设计思想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33-41.

[4]董璐.《闲情偶寄》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5]王恪松.浅谈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设计思想[J].大众文艺.2014:103-104.

[6]赵强.闲情何处寄?——《闲情偶寄》的生活意识与境界追求[J].文艺争鸣.2011.

[7]朱锦华.李渔戏曲理论50年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8-21.

[8]庞瑞东.李渔《闲情偶寄》之曲论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9]张志敏.浅析李渔的戏曲理论——以《闲情偶寄》为例[J].名作欣赏.2016.

作者简介:

郝一璇,1996年1月16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济宁市,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0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设计教育。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李渔
李渔的“不可诠解”
学学李渔的养生经
李渔防盗版
不敢不乐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倚帝客
李渔保健有“怪招”
李渔的“行走坐卧”养生法
李渔保健有“怪招”
嗜好可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