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睿
信息时代,游戏势不可挡,我们与其思考如何抵制游戏的策略,不如发掘游戏中不断激发玩家动力的机制,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学习中去。我因此梳理了两大激发玩家动力的游戏机制:
(1)及时正向激励,帮助学生体会成功
著名未来学家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反馈系统是游戏的决定性特征之一(其余分别为目标、规则和自愿参与),可以通过等级、段位等表现方式,实时告诉玩家他们所处的位置。
相较于游戏,学生在学习上的获得感就没那么明显。学生全神贯注听完了一堂课,或是认认真真完成了一门作业,并不一定能立刻得到有效、正面的反馈。而正是因为在现实中无法获得认可,不少青少年选择逃避,躲進游戏的世界“疗伤”。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动力,游戏的这一及时、正向的反馈机制如果能运用到教学中,或许能改变很多青少年的人生。
(2)以胜率来缓冲失败体验,帮助学生精准定位
“玩家有大量的时间经历失败。”游戏研究专家Nicole Lazzaro推测,玩家是享受失败过程的。这一看似荒谬的结论随后被芬兰M.I.N.D实验室证实——游戏中的失败并不会让玩家失望,反而会让他们对游戏产生更深的兴趣并激发多种积极情绪。
我认为,游戏失败能给玩家带来正面情绪的奥秘就在于——一个清晰的定位。在失败后,玩家能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离胜利的距离。在游戏中,玩家清楚,每一个任务都是可以完成的,失败并不是不可挽回的。相反,在现实中,不少青少年在失败后会因为身边人的关心,误认为自己已经跌入了万丈深渊,因为没有任何参照物让其知道自己的定位,更没有胜率告诉他们:“这次失败根本算不上什么。”
一个好的游戏能给予玩家恰当的反馈,不断激发出玩家对成功的期望。若是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给予孩子准确的定位,而不是一味地“鞭策”,让孩子在失败后能认清自身的位置,拥有合理的乐观心态和期望,那么下一次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正如狄德罗所说:“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