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晖
(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12)
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位于九江市浔阳区铁路新村,现有校园面积近40亩(26667m2),校舍面积8875 m2,建筑设施陈旧老化,已远远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在“一切为了残障孩子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秉持“发展早期康复教育、夯实九年义务教育、拓宽高中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按照45班的发展建设目标,规划学生人数450人,校舍规划建筑面积24100 m2。
特殊教育学校是教育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旨在帮助有视力、听力、智力及肢体障碍等的青少年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其生活自理、自食其力的能力,以期成年后能积极面向未来,顺利融入社会。
项目从2014年开始接手设计,历时4年有余,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设计以新建教学综合楼为契入点,梳理校园内的原有印记脉络,带动原有建筑的拆除与保留改造,提升整个校园的设施和环境建设,使校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见图1。
图1 主入口效果图
本次学校改扩建项目的主体是新建教学综合楼,同时对校园内原有相关建筑拆除或保留改造。学校用地呈梯形,南短北长,现有建筑有位于场地中央的两幢呈“工”字型组合的教学楼和综合楼、东北角的康复实验楼、西北角的食堂宿舍楼、西侧的风雨操场及主入口传达室等。见图2。
图2 规划总平面图
新建的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12000 m2,地上主体6层,局部2层,地下室1层。通过该楼的新建,并设东西两侧风雨连廊与保留建筑连接起来,使校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建起校园建筑人性化的整体系统。
经场地综合分析,设计决定拆除场地中央的两幢呈“工”字型组合楼,腾出空地新建教学综合楼。结合教学办公用房的使用过渡安排,拆除工作分两步进行,先行拆除南侧的教学楼及连接体;待新大楼基本完工后,再拆除北侧综合楼,随后进行室外附属工程的施工。为此新建建筑要结合建设的具体情况,建筑布局要与暂时保留建筑留出合理的间距,以建设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置换出建设场地的空间。
特殊学校的孩子由于相对缺乏正常的交流沟通与情感表达,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良好的教学生活场所与环境氛围,会对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心智培育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设计从这些孩子“要做普通人”的人性化角度出发,营造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场所环境。
针对学校“有爱无碍”的教育理念,自然延伸触发了设计想要表达“通畅且无障碍交流”的设计理念,反映到具象的建筑实体,设计通过建筑内部及建筑群体之间通畅的流线空间来体现,与之呼应孩子精神世界中“无障碍的爱的表达与交流”。
新建的教学综合楼位于场地中央,面向主入口中轴线上。建筑主体呈L型布局,东端弧形体、西端矩形体适度围合,东侧3层为相对独立的学前教育区,西侧两层为报告厅公共区,其余主体为教学及行政综合功能区。
东西两侧分设风雨连廊与北侧保留的原康复实验楼和食堂宿舍楼相连通。其中东连廊架空两层,从2层的音体教室屋顶处与康复实验楼连接;西侧设置西附廊,并设挑空1层的西连廊与食堂宿舍楼相连;这样学校的新旧主要建筑通过交通风雨连廊联系起来,学校的教学、康复、生活、办公等主要功能活动形成了无缝衔接和统一整体。见图3。
图3 东连廊外景
建筑内部设置学前、小学、初中至高中各年龄段教学、康复训练、职业培训等用房,另有行政办公、报告厅、校史陈列等多种功能,设计将各功能板块安排其中,井然有序而又联系紧密。
建筑涵盖土建、室内、智能化、景观、市政、文化设施及标识等多项专业,各专业相互融合,使项目通过整体的系统设计,成为一个具有高完成度的精品工程。
项目落成使用至今,各方反映良好,目前学校已成为九江市乃至江西省教育系统的标杆示范单位,成为当地教育系统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基地。
回顾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本项目设计从“孩子的需求出发”,从“对孩子的人性化关怀出发”,构建校园建筑人性化整体系统,既与学校“有爱无碍”的教育理念相得益彰,又充分体现建筑更好地使用于人、服务于人的自然属性。
通过本次设计实践得出,设计唯有把握好建筑的自然属性,把握好建筑与人、建筑人性化等多重关系,才能构建出人性化的建筑整体系统,建筑才具有真正恒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