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曾兴
2017年4月,《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这为中国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18年,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体量不断增加,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162.9亿美元,为历年最高水平。其中,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往来迅速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开展对话交流、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文化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平台构建,对双边文化贸易合作的全面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南亚文化贸易发展不断加快,双边贸易规模日益扩大,文化贸易内容不断丰富。如图1,中国对南亚的文化产品出口额从2002年的123.49百万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5,143.22百万美元,文化产品进口额从2002年的3.53百万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145.26百万美元;如图2,中国和南亚在双边文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南亚在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有所提升,但水平仍较低,而中国在南亚文化贸易中的占比迅速提升,以强劲的态势从2002年的1.22%增长至2015年的8.74%。在中国与南亚文化贸易额占南亚文化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美国、欧盟、日本的同类比重则分别从34.1%、30.6%、1.5%下降至20.6%、20.4和0.7%,如图3所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南亚的文化贸易发展较快,提升空间潜力很大。
利用UNCTAD的文化贸易数据库对2002-2015年中国与南亚的文化产品贸易情况进行研究,本文所采用的UNCTAD数据库对文化贸易的分类和统计主要包括7个中类产品和25个小类产品。
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与南亚文化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对比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评价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测算结果,中国在文化产品总体上具有比较优势,2002-2015年之间RCA值均大于2,具体而言,中国在工艺品、设计、新媒体、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工艺品在2002-2015年间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大于3,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设计、新媒体、表演艺术的RCA值虽然保持在2以上,但从2002年以来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视觉艺术文化产品的RCA值则从2002年的2.68下降到2015年的1.2,说明中国在这两类文化商品上国际竞争力较弱。这反映出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以及文化创新能力的劣势,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
对于南亚而言,文化商品整体上具有比较优势,2002-2015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在1.19~2.24之间,具体来看,2015年,工艺品和设计的RCA值分别为2.16和2.04,这
两类也是南亚主要的出口文化商品,出口额分别占文化商品总出口额的29.2%和64.2%,而视听、新媒体、表演艺术、出版物、视觉艺术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0.35,南亚在这五类文化商品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从具体商品结构看,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艺品包括庆祝用品、藤编工艺品,其出口额占全部工艺品出口的69%,具有比较优势的设计类文化产品主要包括玩具、时装、室内设计。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在新媒体、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方面持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南亚只在工艺品和设计上具有比较优势,设计类主要包括珠宝和时装,占全部设计类出口的90%,南亚国家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商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手工艺品,而其他各类创意性、知识性的文化商品主要依赖于国际贸易。因此,中国与南亚在比较优势的文化商品上并没有重叠,竞争优势各有不同,相互之间的竞争性较弱。如表1所示。
表1 2002-2015年中国与南亚文化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如表2所示,从中国出口和南亚进口的角度分析,从文化产品整体上看,中国与南亚的贸易互补性在0.9~1.3之间变动,在工艺品上双方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对于设计、新媒体、表演艺术、出版、视觉艺术这五类文化商品而言,互补性指数都小于1,如表3所示。从中国进口和南亚出口的角度分析,设计类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说明中国设计类文化商品进口和南亚出口互相吻合,互补性较强。工艺品、视听、新媒体、表演艺术、出版、视觉艺术类的互补性指数都小于1,说明中国在这六类商品上的出口还不能很好地与南亚的进口所对应,互补性较弱。
表2 2002-2015年中国出口与南亚进口文化贸易互补性指数
表3 2002-2015年中国进口与南亚出口文化贸易互补性指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国与南亚的文化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对南亚的文化贸易额占南亚总贸易额的比重持续上升,相互的竞争性较弱;中国与南亚的文化贸易互补性不断加强,但双边贸易的进出口匹配度不高。
加强中国与南亚的人文交流力度,在中国和南亚的相关高校设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或研究中心,开展校企合作,包括文化交流、语言翻译、定向人才输送等。通过多种展演、展会形式,拓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形态 (孙佳山,2019)。进一步发挥出版业文化传播的平台作用,利用“互联网+科技”的手段开展中国优秀图书产品数字化的加工整理和传播。
中国与南亚应充分利用各国的优势文化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和价值链,促进文化要素自由流通,打造文化产业全产业链,中国应利用国内高质量发展契机,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提升文化贸易互补性,促进中国与南亚文化贸易繁荣,带动南亚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
政府应系统规划影视、演艺、出版、电视台等方面的“走出去”战略,建立文化服务平台,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支持文化“走出去”项目,在文化贸易的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努力降低文化产品出口的支出成本,有效激励文化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南亚消费者形成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和购物需求,实现文化贸易资源共享。